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4249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眩晕康复训练仪,所述眩晕康复训练仪的内侧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安装有座椅,且座椅的一侧安装有脚板,所述转盘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箍,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底端的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本技术通过安装固定座,转动手轮并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进一步带动固定板向下移动,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眩晕康复训练仪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增强了眩晕康复训练仪的实用性,同时通过启动电机带动座椅向下移动,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身高来调节防护的位置,提高使用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眩晕治疗,特别涉及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尤其占神经内科门诊的20%左右,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眩晕症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康复训练装置来进行康复训练;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0467341u公开了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治疗仪本体的左侧设置有转盘,转盘的内侧竖向设置有放置套,放置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座椅本体,放置套正面与背面的右侧均固定 连接有带孔套,座椅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套本体,防护套本体顶部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本技术由带孔套通过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对达到合适高度的防护套本体进行限位,再由限位机构对防护套本体进行压紧固定,从而具备了能够对防护套的高度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眩晕治疗仪的防护套是通过销杆铰接在座椅的外侧,无法对高度进行调节,进而不便于对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防护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眩晕治疗仪的实用性。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对达到合适高度的防护套本体进行限位,再由限位机构对防护套本体进行压紧固定,从而具备了能够对防护套的高度进行调节的优点,但现有的技术方案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仅是对使用者的上半身进行限位固定,并没有考虑到对使用者的脚部位置进行固定,同时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仅是考虑到对使用者的身体进行固定,但防护结构较为简单,若是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从座椅上脱落,则康复训练装置的防护结构难以起到保护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防护结构较为一般且不具备对脚部固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眩晕康复训练仪,所述眩晕康复训练仪的内侧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安装有座椅,且座椅的一侧安装有脚板,所述转盘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箍,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底端的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螺纹套,且第一螺纹套的内侧与座椅相连接,所述脚板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均匀安装有防滑凸起,所述脚板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端均安装有手轮,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内侧均安装有固定板。

3、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时,通过安装固定座,转动手轮并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进一步带动固定板向下移动,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眩晕康复训练仪的安全性能。

4、优选的,所述眩晕康复训练仪的外侧均匀安装有防护座,且防护座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内置槽,且内置槽均设置在座椅的内部,所述内置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底端的内置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内置槽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均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均匀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安装块均通过连接杆与活动杆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防滑凸起的剖面均设置呈半圆形,所述防滑凸起在凹槽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分布。

6、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有六组,且缓冲机构在防护座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分布。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均设置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均与导向块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宽度均与导向块的宽度相等,所述导向槽与导向块均关于固定板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不仅实现了具有对脚部固定的结构,而且实现了提高了防护性能;

10、(1)通过安装固定座,转动手轮并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进一步带动固定板向下移动,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眩晕康复训练仪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增强了眩晕康复训练仪的实用性,同时通过启动电机带动座椅向下移动,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身高来调节防护的位置,提高使用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

11、(2)通过安装防护座和防护垫,并在缓冲机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对外界的力进行一定的缓冲和防护,若是使用者从座椅上脱落则通过四周的防护垫可以对使用者进行初步的缓冲保护,保障了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眩晕康复训练仪(7),其特征在于:所述眩晕康复训练仪(7)的内侧安装有转盘(1),且转盘(1)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内侧安装有座椅(6),且座椅(6)的一侧安装有脚板(5),所述转盘(1)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箍(2),所述安装板(8)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1),且电机(11)底端的安装板(8)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0),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螺纹套(9),且第一螺纹套(9)的内侧与座椅(6)相连接,所述脚板(5)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16),且凹槽(16)的内部均匀安装有防滑凸起(15),所述脚板(5)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固定座(12),且固定座(12)的顶端均安装有手轮(19),所述固定座(1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8),且第二螺纹杆(18)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二螺纹套(17),所述第二螺纹套(17)的内侧均安装有固定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眩晕康复训练仪(7)的外侧均匀安装有防护座(3),且防护座(3)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护垫(4),所述防护垫(4)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21),所述缓冲机构(21)包括内置槽(2101),且内置槽(2101)均设置在座椅(6)的内部,所述内置槽(2101)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动杆(2102),且活动杆(2102)底端的内置槽(2101)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弹簧(2107),所述内置槽(2101)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块(2106),且安装块(2106)的内部均安装有安装杆(2104),所述安装杆(2104)的外侧均匀安装有第一弹簧(2105),所述安装块(2106)均通过连接杆(2103)与活动杆(210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15)的剖面均设置呈半圆形,所述防滑凸起(15)在凹槽(16)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1)设置有六组,且缓冲机构(21)在防护座(3)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的两端均安装有导向块(14),所述固定座(12)的内侧均设置有导向槽(13),且导向槽(13)均与导向块(14)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3)的宽度均与导向块(14)的宽度相等,所述导向槽(13)与导向块(14)均关于固定板(20)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眩晕康复训练仪(7),其特征在于:所述眩晕康复训练仪(7)的内侧安装有转盘(1),且转盘(1)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内侧安装有座椅(6),且座椅(6)的一侧安装有脚板(5),所述转盘(1)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箍(2),所述安装板(8)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1),且电机(11)底端的安装板(8)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0),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螺纹套(9),且第一螺纹套(9)的内侧与座椅(6)相连接,所述脚板(5)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16),且凹槽(16)的内部均匀安装有防滑凸起(15),所述脚板(5)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固定座(12),且固定座(12)的顶端均安装有手轮(19),所述固定座(1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8),且第二螺纹杆(18)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二螺纹套(17),所述第二螺纹套(17)的内侧均安装有固定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眩晕治疗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眩晕康复训练仪(7)的外侧均匀安装有防护座(3),且防护座(3)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护垫(4),所述防护垫(4)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21),所述缓冲机构(21)包括内置槽(2101),且内置槽(2101)均设置在座椅(6)的内部,所述内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军杨春艳盛旻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