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418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9
本技术涉及公交车驾驶模拟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包括控制主仓,所述控制主仓的顶端中部位置滑动连接有中心托杆,且中心托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定框架,所述限定框架的两侧位置均通过一体成型设有辅助支杆,且限定框架的内部两侧均插接有侧连杆,所述侧连杆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齿条,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齿条、限定框架、调节齿轮、侧连杆和靠背本体,在使用装置前,公交员驾驶员会居中依靠一组侧连杆之间,使得后续人体能够受到的推背感更加集中化,防止后续因驾驶员坐立时因位置偏移,导致从靠背后方传来的推背作用力出现分散不集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交车驾驶模拟,具体为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1、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是一种方便公交驾驶员训练驾驶技术的教学设备,而为了使得公交驾驶员,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公交车加速时产生的推背感,公交车驾驶模拟器中的推背感发生装置,会通过伺服电缸启动后的推杆端部实现的向外快速拉伸动作,来模拟公交车猛然加速时,因惯性缘故产生的推背感;

2、实际公交驾驶员在依靠靠背,体验推背感发生装置启动后,因惯性而产生的推背感的过程中,由于装置产生的推背作用力采用的方式为从后往前的方式来实现,在公交驾驶员未正确坐到模拟器上的预留座上的情况下,公交驾驶员所体验的推背感会出现不够集中、且仅是背部局部感受到推背感的问题,影响整个模拟器实际的体验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公交驾驶员未正确坐到模拟器上的预留座上时,会导致受到的推背感不够集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包括控制主仓,所述控制主仓的顶端中部位置滑动连接有中心托杆,且中心托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定框架,所述限定框架的两侧位置均通过一体成型设有辅助支杆,且限定框架的内部两侧均插接有侧连杆,所述侧连杆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辅助支杆的中部位置转动安装有调节齿轮,且调节齿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操作转把,所述操作转把和辅助支杆之间转动连接,一组所述侧连杆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

4、优选的,所述控制主仓的一侧位置相邻设有减震底座,且减震底座的顶部位置设有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的一侧位置设有靠背本体,且靠背本体呈倾斜15°设置。

5、优选的,所述靠背本体的底部连接有托架,且托架的外形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托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滑竿,所述转向滑竿的外形呈“l”型结构设置,且转向滑竿和辅助支杆之间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转向滑竿和控制主仓之间滑动连接,且转向滑竿的垂直端连接有第二伺服电缸,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内嵌安装于控制主仓的内部,所述控制主仓的顶端中部前端卡装有第一伺服电缸,且第一伺服电缸的活动端和中心托杆的一端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岩棉隔层的上表面和阻燃层的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阻燃层的上表面和防水层的下表面之间相互贴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齿条、限定框架、调节齿轮、侧连杆和靠背本体,随着一组侧连杆完成间距调节操作,在一组侧连杆的侧防护限定配合下,公交员驾驶员会居中依靠一组侧连杆之间,使得后续人体能够受到的推背感更加集中化,通过能够在启动装置前,合理地限定公交驾驶员正确坐到模拟器上的预留座上,在居中依靠靠背的情况下,装置可防止后续因驾驶员坐立时因位置偏移,导致从靠背后方传来的推背作用力出现分散不集中的问题,确保公交驾驶员体验到推背感更加集中化,方便装作能够解决在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包括控制主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仓(1)的顶端中部位置滑动连接有中心托杆(2),且中心托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定框架(3),所述限定框架(3)的两侧位置均通过一体成型设有辅助支杆(4),且限定框架(3)的内部两侧均插接有侧连杆(7),所述侧连杆(7)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齿条(8),所述辅助支杆(4)的中部位置转动安装有调节齿轮(9),且调节齿轮(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操作转把(10),所述操作转把(10)和辅助支杆(4)之间转动连接,一组所述侧连杆(7)之间通过弹簧(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仓(1)的一侧位置相邻设有减震底座(13),且减震底座(13)的顶部位置设有坐垫本体(14),所述坐垫本体(14)的一侧位置设有靠背本体(12),且靠背本体(12)呈倾斜1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本体(12)的底部连接有托架(6),且托架(6)的外形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托架(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滑竿(5),所述转向滑竿(5)的外形呈“L”型结构设置,且转向滑竿(5)和辅助支杆(4)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滑竿(5)和控制主仓(1)之间滑动连接,且转向滑竿(5)的垂直端连接有第二伺服电缸(16),所述第二伺服电缸(16)内嵌安装于控制主仓(1)的内部,所述控制主仓(1)的顶端中部前端卡装有第一伺服电缸(15),且第一伺服电缸(15)的活动端和中心托杆(2)的一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齿轮(9)的直径大于辅助支杆(4)的长度,且调节齿轮(9)和齿条(8)之间啮合连接设置,所述侧连杆(7)共设有一组,一组所述侧连杆(7)、一组所述齿条(8)分别和限定框架(3)滑动连接设置,所述弹簧(11)内嵌安装于限定框架(3)的内侧中部,所述辅助支杆(4)的一端和靠背本体(12)的一侧面抵接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包括控制主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仓(1)的顶端中部位置滑动连接有中心托杆(2),且中心托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定框架(3),所述限定框架(3)的两侧位置均通过一体成型设有辅助支杆(4),且限定框架(3)的内部两侧均插接有侧连杆(7),所述侧连杆(7)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齿条(8),所述辅助支杆(4)的中部位置转动安装有调节齿轮(9),且调节齿轮(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操作转把(10),所述操作转把(10)和辅助支杆(4)之间转动连接,一组所述侧连杆(7)之间通过弹簧(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仓(1)的一侧位置相邻设有减震底座(13),且减震底座(13)的顶部位置设有坐垫本体(14),所述坐垫本体(14)的一侧位置设有靠背本体(12),且靠背本体(12)呈倾斜1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驾驶模拟器推背感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本体(12)的底部连接有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钦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西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