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框架及其组合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062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框架及其组合置物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各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通过可弯折的连接结构与所述顶板连接。有益效果在于:该组合置物架的模块化框架,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为平铺状态,可堆叠放置,占用空间小,运输方便;组装时仅需要将两侧板沿顶板连接结构翻折90°,折成“Π”形结构即可,然后将多个模块化框架组合,就可以组装任意尺寸的组合置物架,组装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置物架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框架及其组合置物架


技术介绍

1、置物架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生活的用品进行整顿和归置都需要用到置物架。目前市场上的置物架购买的时候或者是一堆结构部件,或者是多个已经弯折成型的框架结构。

2、对于一堆结构部件的置物架,消费者不易组合,费时费力,如公开号为cn219438528u,专利名称为“一种置物架”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包括底层和顶层,其中:所述底层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层的四个角落处均插装有立柱型材,所述立柱型材之间设有中层,最上方的所述立柱型材的顶部设有所述顶层,所述底层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依次贯穿所述底层、所述顶层和所述中层,且所述螺杆插入所述立柱型材内;所述中层具体包括:中横梁型材、中部连接件、中岩板和中贴合板,四个所述中横梁型材通过螺钉将四个所述中部连接件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方形框架”;使用时,采用挤压成型的立柱型材、底横梁型材、顶横梁型材和中横梁型材拼装到一起,拼装十分麻烦。

3、对于已经折弯成型的框架结构,运输十分占用空间。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款便于仓储运输和安装的组合置物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模块化框架及其组合置物架。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模块化框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各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通过可折弯的连接结构与所述顶板连接。

4、采用上述结构的模块化框架,通过可折弯的连接结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顶板之间能够弯折,在生产加工时,采用模具将连接结构、加强部、连接部及底部折边冲压,即可一体成型,不需要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分别加工,输送状态为平铺的板材,便于运输和组装。组装时,安装者仅需要沿着连接结构将其折弯成“π”形模块化框架。

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沿着侧板与顶板交界线长度方向开设的多个微联孔;通过多个微联孔的设计,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翻折非常方便。

6、且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顶板弯折形成“π”形模块化框架。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板与所述微联孔一体成型。

8、作为优选,所述微联孔的长度为10mm-15mm,相邻两个微联孔之间距离为3-6mm。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关于顶板左、右对称;

10、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前、后两侧以及下侧均分别成型有折边;

11、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后折边上下两端均成型有加强部和连接部,上下两端的连接部向内翻折与加强部垂直设置分别用于与侧板下侧的底部折边连接和与顶板固定连接。

12、作为优选,该模块化框架还包括后侧两根交叉设置的支撑条,其中一根支撑条的上端与第一侧板的后侧折边上端的加强部固定连接,下端与第二侧板的后侧折边下端的加强部固定连接,且两根支撑条交叉处固定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顶板靠近两侧板的位置开设至少一个连接插孔。

14、一种采用所述模块化框架的组合置物架,包括多个模块化框架,这些模块化框架左右、上下连接组合;

15、左右相邻的两个模块化框架通过u形卡扣插入相邻连接插孔对应顶板的连接插孔内,将左右相邻两个模块化框架固定连接;

16、上下两个模块化框架通过上层模块化框架的两侧板下侧的连接部和底部折边与下层模块化框架的顶板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17、进一步的,组合置物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组合置物架最下层模块化框架两侧板下侧的连接部和底部折边固定连接。

18、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组合置物架的模块化框架,在仓储或运输时为平铺状态,可堆叠放置,占用空间小,运输方便;组装时仅需要将两侧板和顶板沿着微联孔翻折成“π”形结构,结合底板组装成方形结构即可,多个使用时可以将多个“π”形模块化框架在此基础之上组合安装,组装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顶板(1),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分别各设置于所述顶板(1)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分别通过可弯折的连接结构(6)与所述顶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6)包括沿着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与顶板(1)交界线长度方向开设的多个微联孔(6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顶板(1)与所述微联孔(6a)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联孔(6a)的长度为10-15mm,相邻两个微联孔(6a)之间距离为3-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关于顶板(1)左、右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框架还包括后侧两根交叉设置的支撑条(5),其中一根支撑条(5)的上端与第一侧板(2)的后侧折边上端的加强部(8)固定连接,下端与第二侧板(3)的后侧折边下端的加强部(8)固定连接,且两根支撑条(5)交叉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5或6任一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靠近两侧板的位置开设至少一个连接插孔(7)。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模块化框架的组合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模块化框架,这些模块化框架左右、上下连接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组合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与组合置物架最下层模块化框架两侧板下侧的连接部(9)和底部折边(10)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顶板(1),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分别各设置于所述顶板(1)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分别通过可弯折的连接结构(6)与所述顶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6)包括沿着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与顶板(1)交界线长度方向开设的多个微联孔(6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顶板(1)与所述微联孔(6a)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联孔(6a)的长度为10-15mm,相邻两个微联孔(6a)之间距离为3-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幸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炎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