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3965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包括安装于联动杆和主控制装置,联动杆的中段设有联动杆控制段,联动杆控制段上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主控制装置包括压簧、移动座和主控盒,移动座置于主控盒内,移动座设有伸缩舌板,移动座上设有移动通槽,联动杆控制段能够置于移动通槽内并轴向移动,移动座上设有移动段,移动段位于移动通槽与所述移动座的第二端之间。本技术能够实现平开悬窗在外开和悬开两种状态下把手不能旋转、在窗扇完全关闭后把手才能旋转的可靠防误操作功能,不需要人为调节干预,有效避免了防误操作功能错乱而需要厂家派人维修、费时费力并影响产品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平开悬窗的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1、平开悬窗是对既能水平旋转启闭又能竖向旋转启闭的窗子的总称,从功能区分可以有外开上悬、外开下悬、内开上悬和内开下悬这四种基本形式,但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外开上悬窗和内开下悬窗是市场上的两种主流平开悬窗。其中,外开上悬窗具有一侧向外旋转平开和下部向外旋转悬开两种开启方式,实际应用中也常被误称为外开下悬窗,但根据相关行业标准,旋转铰链(一般为上支撑组件的一部分)在上端的外开悬窗称为外开上悬窗,而不是外开下悬窗;内开下悬窗具有一侧向内旋转平开和上部向内旋转悬开两种开启方式,实际应用中也常被称为内开内倒窗。

2、如图1和图2所示,以外开上悬窗为例,其包括窗框3和窗扇1,窗扇1的一侧安装有把手2(有些把手2也安装窗扇1的下侧),窗扇1上靠近把手2的一侧安装有与把手2连接的传动组件(图中未标记,为常规结构),窗扇1的上侧安装有上支撑组件(图中未标记),所述上支撑组件同时与窗框3的上侧连接,窗扇1的下侧安装有下支撑组件(图中不可视),所述下支撑组件同时与窗框3的下侧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组件连接并通过弹性条(图中未标记,为常规结构)实现90°转向传动功能,所述传动组件的下端与所述下支撑组件连接并通过弹性条实现90°转向传动功能。旋转把手2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控制所述上支撑组件和所述下支撑组件动作,实现对应的外开(如图1所示)、悬开(如图2所示)和锁闭(图中未示出)功能,一般情况是:当把手2处于向下状态时,窗扇1处于关闭且与窗框3锁定的状态即锁闭状态(图中未示出),当把手2处于水平状态时,窗扇1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窗扇1的把手侧可以向外旋转开启即外开(如图1所示),当把手2处于向上状态时,窗扇1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窗扇1的下侧可以向外旋转开启即悬开(如图2所示)。内开下悬窗(即内开内倒窗)与上述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3、目前,平开悬窗因为具有平开和悬开两种开启方式,所以存在一个问题:当窗扇处于平开或悬开任意一种状态时,如果有人旋转把手,则可能使窗扇的启闭控制结构发生错乱而不能实现正常的启闭操作,需要专业人员重新调节后才能正常使用,所以需要一种防误操作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在窗扇上与平开铰链相对的一侧安装防误操作装置,该防误操作装置采用竖向斜点弹簧式管控,在窗扇处于平开或悬开任意一种状态时,用户将该防误操作装置锁定后,用户不能旋转把手,只有在通过该防误操作装置解除锁定后,用户才能旋转把手,从而实现防误操作功能。

5、上述传统的防误操作装置存在如下缺陷:其一,该防误操作装置采用的传动杆活动范围较大,控制精度较低,且竖向斜点卡位较小,当通过把手用力拉动传动机构时,斜点卡位处于严重紧绷状态,弹簧稍有让性或弹开时,传动机构就成为错乱状态,从而失去防误操作功能,只有重新调回到原有状态才能正常再开关,而一旦该防误操作装置出现错乱状态,则需要厂家派人维修,非常费时费力,并影响产品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精确、不会错乱的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平开悬窗的窗扇上并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平开悬窗的把手连接的联动杆,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平开悬窗的窗扇上的主控制装置,所述联动杆的中段设有联动杆控制段,所述联动杆控制段上设有在所述联动杆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在所述联动杆的径向贯通,所述主控制装置包括压簧、移动座和主控盒,所述主控盒安装于所述窗扇上,所述移动座置于所述主控盒内,所述移动座两端中的第一端设有能够伸出所述主控盒外的伸缩舌板,所述压簧设于所述移动座两端中的第二端并使所述移动座具有向其第一端方向移动的弹力,所述移动座的两端之间连线方向与所述联动杆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移动通槽,所述移动通槽在与所述联动杆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贯通,所述联动杆控制段能够置于所述移动通槽内并能够在所述联动杆的轴向移动,所述移动座上靠近所述移动通槽的位置设有移动段,所述移动段在所述联动杆的轴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所述移动段位于所述移动通槽与所述移动座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移动段的一端端面为所述移动通槽的一侧槽壁表面。

4、作为优选,为了对移动座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并便于加工,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在与所述联动杆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贯通,所述移动通槽和所述移动段均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5、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安装且便于对移动座的移动极限位置进行更加可靠的调节,所述移动座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簧安装柱,所述压簧套装在所述压簧安装柱外,所述压簧安装柱的长度小于所述压簧的常态长度,所述压簧安装柱的外端面设有内六角沉孔。

6、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安装并实现可靠动作,所述主控盒上与所述窗扇连接的一侧开口,所述主控盒的两个侧壁上与所述联动杆控制段对应的位置设有主控盒通槽,所述联动杆控制段穿过所述主控盒通槽,所述压簧安装柱通过所述主控盒上的对应缺口伸出所述主控盒外。

7、作为优选,为了能够与其它部件配合实现更可靠的防误操作功能,所述主控盒上与所述伸缩舌板对应的一端外壁上设有驱动板。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9、本技术通过设计相互配合的联动杆控制段和主控制装置,使平开悬窗能够实现如下功能:当平开悬窗的把手处于锁定状态(一般为竖向向下)时,联动杆控制段与主控制装置互不影响,联动杆可以自由移动;当平开悬窗的把手处于外开解锁状态(一般为横向)时,联动杆控制段的其中一个卡槽与主控制装置的移动座的移动段对应,此时移动段能够在移动座的两端连线方向移动,所以窗扇能够被顺利外开,在窗扇外开(外开角度超过一个很小的极限角度即可)后,在压簧的作用下,移动座向靠近辅控制装置的方向移动,使移动段穿过联动杆控制段的对应卡槽,此时联动杆不能移动,确保在窗扇外开状态下把手不能旋转,实现防误操作功能;当平开悬窗的把手处于悬开状态(一般为竖向向上)时,联动杆控制段的另一个卡槽与主控制装置的移动座的移动段对应,此时移动段能够在移动座的两端连线方向移动,所以窗扇能够被顺利悬开,在窗扇悬开(悬开角度超过一个很小的极限角度即可)后,在压簧的作用下,移动座向靠近辅控制装置的方向移动,使移动段穿过联动杆控制段的对应卡槽,此时联动杆不能移动,确保在窗扇悬开状态下把手不能旋转,实现防误操作功能;综上,本技术能够实现平开悬窗在外开和悬开两种状态下把手不能旋转、在窗扇完全关闭后把手才能旋转的可靠防误操作功能,不需要人为调节干预,有效避免了防误操作功能错乱而需要厂家派人维修、费时费力并影响产品正常使用的问题。

10、另外,本技术的所有部件可安装于平开悬窗的悬开铰链端,在平开悬窗处于悬开状态时,其开启角度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平开悬窗的窗扇上并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平开悬窗的把手连接的联动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平开悬窗的窗扇上的主控制装置,所述联动杆的中段设有联动杆控制段,所述联动杆控制段上设有在所述联动杆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在所述联动杆的径向贯通,所述主控制装置包括压簧、移动座和主控盒,所述主控盒安装于所述窗扇上,所述移动座置于所述主控盒内,所述移动座两端中的第一端设有能够伸出所述主控盒外的伸缩舌板,所述压簧设于所述移动座两端中的第二端并使所述移动座具有向其第一端方向移动的弹力,所述移动座的两端之间连线方向与所述联动杆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移动通槽,所述移动通槽在与所述联动杆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贯通,所述联动杆控制段能够置于所述移动通槽内并能够在所述联动杆的轴向移动,所述移动座上靠近所述移动通槽的位置设有移动段,所述移动段在所述联动杆的轴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所述移动段位于所述移动通槽与所述移动座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移动段的一端端面为所述移动通槽的一侧槽壁表面。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在与所述联动杆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贯通,所述移动通槽和所述移动段均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簧安装柱,所述压簧套装在所述压簧安装柱外,所述压簧安装柱的长度小于所述压簧的常态长度,所述压簧安装柱的外端面设有内六角沉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盒上与所述窗扇连接的一侧开口,所述主控盒的两个侧壁上与所述联动杆控制段对应的位置设有主控盒通槽,所述联动杆控制段穿过所述主控盒通槽,所述压簧安装柱通过所述主控盒上的对应缺口伸出所述主控盒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盒上与所述伸缩舌板对应的一端外壁上设有驱动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平开悬窗的防误操作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平开悬窗的窗扇上并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平开悬窗的把手连接的联动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平开悬窗的窗扇上的主控制装置,所述联动杆的中段设有联动杆控制段,所述联动杆控制段上设有在所述联动杆的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在所述联动杆的径向贯通,所述主控制装置包括压簧、移动座和主控盒,所述主控盒安装于所述窗扇上,所述移动座置于所述主控盒内,所述移动座两端中的第一端设有能够伸出所述主控盒外的伸缩舌板,所述压簧设于所述移动座两端中的第二端并使所述移动座具有向其第一端方向移动的弹力,所述移动座的两端之间连线方向与所述联动杆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移动通槽,所述移动通槽在与所述联动杆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贯通,所述联动杆控制段能够置于所述移动通槽内并能够在所述联动杆的轴向移动,所述移动座上靠近所述移动通槽的位置设有移动段,所述移动段在所述联动杆的轴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所述移动段位于所述移动通槽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志冯科文耿力耿家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欧玻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