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以及面板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963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6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以及面板模组,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中,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安装面和安装开口,第一安装面位于容置空间内,安装开口与容置空间连通,用于将待安装件安装至容置空间内;多个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每个第二固定件均与第一安装面可拆卸连接,每个第二固定件用于安装一个待安装件。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每次更换前I/O面板模组配置时都需要重新设计并生产机架,导致无法实现配置之间的快速切换,影响生成本和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以及面板模组


技术介绍

1、前i/o面板模组为离散、模拟和特殊模块的总称,这些模块都可以安装在带有多个插槽的机架上,机架具有不同规格,插槽数分为4、8、12不等。

2、在前i/o面板模组的实际应用中,一种规格的前i/o面板模组经常要适应各种配重之间的快速切换,即一个机架内的各个模块需要安装实际需要进行不同顺序的排列,在现有技术的生产中,机架需要对每一个模块进行分隔和固定,每当模块的型号和排列顺序改变时,都需要按照对机架进行重新设计和制作,才能保证模块可以快速稳定的安装到机架中,不影响前i/o面板模组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3、但是,每次改变模块型号和排列顺序时,都对机架进行重新设计和制作的做法,每种机架只能适应一种前i/o面板模组,适用性低,而且每次发生配重改变都需要耗费设计成本,还会因为前期设计耽误生产时间,不能实现配置之间的快速切换,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以及面板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每次更换前i/o面板模组配置时都需要重新设计并生产机架,导致无法实现配置之间的快速切换,影响生成本和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安装面和安装开口,第一安装面位于容置空间内,安装开口与容置空间连通,用于将待安装件安装至容置空间内;多个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每个第二固定件均与第一安装面可拆卸连接,每个第二固定件用于安装一个待安装件。

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面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孔;每个第二固定件靠近第一安装面的侧部均具有至少一个插入件,每个插入件均与一个安装孔卡接。

5、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安装孔具有相互连通的插入孔和卡接孔,插入孔的直径大于卡接孔的直径;插入件具有插杆和卡头,插杆的一端与第二固定件连接,卡头与插杆背离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连接,卡头的直径小于插入孔的直径且大于卡接孔的直径,插杆的直径小于卡接孔的直径。

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面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磁吸区域,磁吸区域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容置空间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对齐,第二固定件至少与磁吸区域对应的部分采用铁制材料。

7、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安装开口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安装面相对,第二开口与第一安装面相连。

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该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固定件,第三固定件位于第一开口,第三固定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第三固定件用于与第一安装面配合固定第二固定件。

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三固定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螺接有多个螺栓;螺栓依次螺接于第三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或螺栓依次螺接于第三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

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固定件背离第一安装面的一侧具有第二安装面。

11、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件之间相互贴合且相互可拆卸连接。

1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面板模组,该面板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结构,先将每个待安装件都安装到第二固定件中,再将第二固定件分别安装固定到第一固定件中,不仅可以使每一个待安装件都能得到稳定的固定结构,还能适应不同的模块配置,实现不同配置之间的快速切换,对比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体式的机架对模块进行固定安装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能够适应生产需求,不需要再针对每一种模块配置进行机架设计和生产,也能实现待安装件的快速安装和固定,可以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双义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