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677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3
本技术属于电暖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包括电暖器主体,电暖器主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电暖器主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电暖器主体顶部开设有排风口,电暖器主体顶部位于排风口两侧开设有侧风口,电暖器主体内壁设置有内管,排风口内设置有隔网,电暖器主体两侧开设有通风孔,电暖器主体内部底端设置有通风风扇,电暖器主体内部对应通风风扇的位置开设有输风口,电暖器主体内壁与外侧之间设置有气凝胶填充层。本技术通过排风口、侧风口、内管、隔网、通风孔、通风风扇、气凝胶填充层,避免电暖器主体外侧产生高温,若有易燃物(衣物、纸张、毛发)等靠近电暖器主体时可避免受到高温影响,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暖器,具体为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


技术介绍

1、电暖器,以电能为主要能源,使用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弧加热、电子束加热、红外线加热和介质加热等方式,通过直接接触、暖风对流、远红外线辐射等途径为人体供暖,“智能温度控制功能”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感温单元,二是控制单元。通过自己的感温单元感知室内温度,再通过控制单元智能的作出开机关机的操作,无需人为控制。只需要设定温度值即可。此功能的好处除了方便以外还能有效省电,从而达到智能控制温度以及节能的效果。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技术的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在使用过程中自身一般需要避免与外界易燃物之间保持距离,防止电暖器高温运行产生的高温影响到易燃物,造成安全隐患,当前电暖器外部的隔温效果可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解决了现今存在的使用过程中自身一般需要避免与外界易燃物之间保持距离,防止电暖器高温运行产生的高温影响到易燃物,造成安全隐患,当前电暖器外部的隔温效果可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包括电暖器主体,所述电暖器主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电暖器主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电暖器主体顶部开设有排风口,所述电暖器主体顶部位于排风口两侧开设有侧风口,所述电暖器主体内壁设置有内管,所述排风口内设置有隔网,所述电暖器主体两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电暖器主体内部底端设置有通风风扇,所述电暖器主体内部对应通风风扇的位置开设有输风口,所述电暖器主体内壁与外侧之间设置有气凝胶填充层,所述电暖器主体内部设置感温单元、控制单元、加热单元。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脚共有两组且固定安装在电暖器主体底部,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电暖器主体的一侧。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的安装位置位于电暖器主体内与控制面板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排风口共有若干组且相互靠近并列排序,所述侧风口共有两组。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管为u形且截面为方形,所述内管共有若干组,所述通风风扇的数量与内管一致,所述内管底部开设有开口与输风口相连通。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凝胶填充层固定嵌入设置在电暖器主体内壁与外侧之间。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风口、侧风口、通风孔内均固定设有相同的隔网。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单元、感温单元均与控制单元之间存在电性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该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通过设置排风口、侧风口、内管、隔网、通风孔、通风风扇、气凝胶填充层,电暖器主体内的加热单元产生温度时,部分温度将通过电暖器主体的外壳向外界扩散,在此过程中气凝胶填充层可有效阻隔温度,避免电暖器主体外侧产生高温,若有易燃物(衣物、纸张、毛发)等靠近电暖器主体时可避免受到高温影响,降低安全隐患,气凝胶填充层阻隔温度的过程中,通风风扇输出风力通过输风口向内管中进行输送,输出的风力在内管中进行输送,最终从侧风口排出带出内部聚集的温度,避免因气凝胶填充层的隔温效果而产生电暖器主体内部热量过高影响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暖器主体(1),所述电暖器主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电暖器主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电暖器主体(1)顶部开设有排风口(4),所述电暖器主体(1)顶部位于排风口(4)两侧开设有侧风口(5),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壁设置有内管(6),所述排风口(4)内设置有隔网(7),所述电暖器主体(1)两侧开设有通风孔(8),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通风风扇(9),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部对应通风风扇(9)的位置开设有输风口(10),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壁与外侧之间设置有气凝胶填充层(11),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部设置感温单元(12)、控制单元(13)、加热单元(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共有两组且固定安装在电暖器主体(1)底部,所述控制面板(3)固定安装在电暖器主体(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3)的安装位置位于电暖器主体(1)内与控制面板(3)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排风口(4)共有若干组且相互靠近并列排序,所述侧风口(5)共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6)为U形且截面为方形,所述内管(6)共有若干组,所述通风风扇(9)的数量与内管(6)一致,所述内管(6)底部开设有开口与输风口(10)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填充层(11)固定嵌入设置在电暖器主体(1)内壁与外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4)、侧风口(5)、通风孔(8)内均固定设有相同的隔网(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14)、感温单元(12)均与控制单元(13)之间存在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暖器主体(1),所述电暖器主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电暖器主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电暖器主体(1)顶部开设有排风口(4),所述电暖器主体(1)顶部位于排风口(4)两侧开设有侧风口(5),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壁设置有内管(6),所述排风口(4)内设置有隔网(7),所述电暖器主体(1)两侧开设有通风孔(8),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通风风扇(9),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部对应通风风扇(9)的位置开设有输风口(10),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壁与外侧之间设置有气凝胶填充层(11),所述电暖器主体(1)内部设置感温单元(12)、控制单元(13)、加热单元(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共有两组且固定安装在电暖器主体(1)底部,所述控制面板(3)固定安装在电暖器主体(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