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320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包括:换热器本体单元,包括壳体和多组固定连接在壳体下方的支撑脚,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管箱和浮头;分流管道单元,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两端的两个管板,两个所述管板之间固定连通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一分流管,每两个所述第一分流管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分流管,每个所述第二分流管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分流管管壁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分流管靠近冷流进液管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引导槽。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分流管内设置第二分流管,将第一分流管外的冷流体引流到第一分流管内部流通,提高第一分流管内中心部分的换热效率,使得第一分流管内的热流体能内、外同时与冷流体进行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


技术介绍

1、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它可以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换热器大多为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拥有高度可靠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它在实际应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管壳式换热器都是利用传统的换热方式,即通过换热管壁利用温差进行传热。

2、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大多数管壳式换热器为了提高换热效率,通常是增加分流通道的数量,或增加分流通道的长度,通过增加分流通道管壁面积来提高传热效率,但是,该方法仅能提高分流通道内流体边界层的换热效率,而分流通道内中心部分处的流体换热效率却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适用于解决换热器分流通道内中心部分的流体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包括:

5、换热器本体单元,其包括壳体和多组固定连接在壳体下方的支撑脚,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管箱和浮头,所述管箱和浮头均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管箱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分程隔板,所述管箱上、下两侧壁分别固定连通有热流进液管和热流出液管,所述壳体上、下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冷流进液管和冷流出液管;

6、分流管道单元,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两端的两个管板,两个所述管板之间固定连通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一分流管,每两个所述第一分流管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分流管,每个所述第二分流管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分流管管壁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分流管靠近冷流进液管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引导槽,所述壳体内靠近管箱的管板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分程隔板,所述壳体内壁上和第二分程隔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多组相互错开的折流板。

7、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板靠近浮头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多组第二分流管匹配的连接件。

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箱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浮头内壁上也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分程隔板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靠近管板设置。

1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分流管贯穿第一分流管处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壳体上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气口。

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分流管管口直径小于第一分流管管口直径,所述第二分流管设置成u型结构。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热流体从热流进液管进入管箱上半部分中,热流体穿过过滤网进入上半部分第一分流管中,冷流体从冷流进液管中进入壳体内,部分冷流体从引导槽进入第二分流管中,通过将第二分流管设置在第一分流管内,将第一分流管外的冷流体引流到第一分流管内部流通,来提高第一分流管内中心部分的换热效率,使得第一分流管内的热流体能内、外同时与冷流体进行换热,热流体经过一次换热后进入浮头内,再从下半部分第一分流管流过进入管箱下半部分中,然后从热流出液管流出,通过设置第二分程隔板和多组折流板,增加冷流体流动距离,使冷流体能充分吸收热量,最后从冷流出液管流出,此过程有效提高了分流管道的换热效率。

13、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的分流管道单元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201)靠近浮头(103)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8),所述支撑架(208)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多组第二分流管(203)匹配的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10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11),所述浮头(103)内壁上也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程隔板(109)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10),所述过滤网(110)靠近管板(201)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分流管(203)贯穿第一分流管(202)处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壳体(101)上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管(203)管口直径小于第一分流管(202)管口直径,所述第二分流管(203)设置成U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201)靠近浮头(103)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8),所述支撑架(208)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多组第二分流管(203)匹配的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分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10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11),所述浮头(103)内壁上也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冬齐正荣刘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瀚杰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