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86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3
本技术提供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包括孵化箱,所述孵化箱内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金属网托,所述金属网托的顶部设置有靠近外周边的皿盘,所述皿盘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所述孵化箱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遮阳架,该遮阳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底部设置有喷淋板和位于喷淋板中部的电加热管。本技术具有仿生态孵化功能,提高水蛭卵孵化的成活率,而且还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均匀度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孵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蛭孵化,具体的为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


技术介绍

1、水蛭又名蚂蟥,从水蛭中提取的天然水蛭素是发现的最强的凝血酶天然特异抑制剂;对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循环的作用十分显著;临床上对治疗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动脉血栓等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随着水蛭素的提取加工和医学临床应用,以及中成药的开发,以及自然环境的污染,自然水蛭的总量逐年减少,已经无法供应市场的需求,故将水蛭人工养殖来弥补供应不足。但在野外孵化水蛭时,水蛭孵化率时好时坏,无法保证孵化时间,水蛭品质不能够得到保证,且孵化后的水蛭四处散乱分布,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收集,也易导致水蛭受伤死亡,降低水蛭产量,不利于水蛭的孵化及养殖等的有序进行。

2、鉴于此,公开号为cn215123312u的技术提出了一种水蛭卵茧孵化装置,包括若干孵化池,孵化池设置在封闭的孵化室内,孵化室内设置有恒温装置,孵化池中设置有若干孵化箱,孵化箱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设置在孵化池底部,孵化箱内设置有黄土层,黄土层底部设置有铁网,黄土层上部设置有纱布,水蛭卵茧放置在黄土层和纱布之间,孵化箱上部设置有若干洒水器,孵化箱内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孵化池内设置有若干温传感器,水蛭卵茧孵化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洒水器、恒温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水蛭卵茧的孵化率和水蛭幼苗存活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孵化效果不稳定、幼蛭品质的不确定性和采收水蛭幼苗时的损伤等问题。

3、但是上述孵化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不足:1、水蛭孵化具有喜阴的特性,上述现有技术缺少遮光环境,导致水蛭的孵化成活率降低;2、孵化用的土壤内的温度处于不均匀状态,这就导致土壤中分布的水蛭孵化的速度不均等,孵化效率低下。

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具有仿生态孵化功能,提高水蛭卵孵化的成活率,而且还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均匀度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孵化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包括孵化箱,所述孵化箱内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金属网托,所述金属网托的顶部设置有靠近外周边的皿盘,所述皿盘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所述孵化箱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遮阳架,该遮阳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底部设置有喷淋板和位于喷淋板中部的电加热管。

3、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托的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立管,该立管的外周壁开设有连通内腔的通孔。

4、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托上开设有放置缺口,所述皿盘和放置缺口可拆卸连接且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

5、进一步的,所述皿盘内的底部固定有均匀分布的立杆。

6、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架为门型架结构,所述孵化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靠近两侧的导向轴,所述遮阳架的底部设置有和导向轴滑动配合的导向套。

7、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设置有太阳能板和位于太阳能板下方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和电加热管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孵化箱外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且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水管。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技术通过在金属网托上设置靠近外周的皿盘,皿盘内种植水草,金属网托上放置孵化用的土壤,水草环绕在土壤的外周,然后在孵化箱的顶部设置遮阳板,该种设置向水蛭的孵化提供了生态的阴影环境,大大提高了水蛭的孵化率。

11、2、本技术通过在遮阳板的底部设置电加热管,然后在金属网托上设置均匀分布的立管,立管能将电加热管的热辐射传导至土壤中,提高土壤温度的均匀度,大大提高了水蛭卵孵化的均匀度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包括孵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1)内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部设置有金属网托(3),所述金属网托(3)的顶部设置有靠近外周边的皿盘(4),所述皿盘(4)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43),所述孵化箱(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遮阳架(5),该遮阳架(5)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遮阳板(6),所述遮阳板(6)的底部设置有喷淋板(7)和位于喷淋板(7)中部的电加热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托(3)的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立管(31),该立管(31)的外周壁开设有连通内腔的通孔(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托(3)上开设有放置缺口(32),所述皿盘(4)和放置缺口(32)可拆卸连接且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皿盘(4)内的底部固定有均匀分布的立杆(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架(5)为门型架结构,所述孵化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靠近两侧的导向轴(11),所述遮阳架(5)的底部设置有和导向轴(11)滑动配合的导向套(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6)设置有太阳能板(9)和位于太阳能板(9)下方的蓄电池(101),所述蓄电池(101)与太阳能板(9)和电加热管(8)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1)外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12),且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水管(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包括孵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1)内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部设置有金属网托(3),所述金属网托(3)的顶部设置有靠近外周边的皿盘(4),所述皿盘(4)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43),所述孵化箱(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遮阳架(5),该遮阳架(5)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遮阳板(6),所述遮阳板(6)的底部设置有喷淋板(7)和位于喷淋板(7)中部的电加热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托(3)的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立管(31),该立管(31)的外周壁开设有连通内腔的通孔(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态水蛭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托(3)上开设有放置缺口(32),所述皿盘(4)和放置缺口(32)可拆卸连接且其顶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世格李秀桥李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高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