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847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该过滤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体顶部设置进水组件,所述箱体底部设置出水组件,所述箱体内部上方设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两侧对称设有缺口,所述过滤室下方设有消毒室,所述过滤室内部设置过滤组件,所述消毒室左侧设置消毒组件,所述箱体两侧对称设有清理组件。本技术与传统的中水回用过滤机构不同的是,本技术设置过滤组件,消毒组件和清理组件,提高了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节省了工作时间,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具体是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


技术介绍

1、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亦故名为中水,中水利用也称作污水回用,但是现在大部分的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功能比较单一,比如专利公告号为cn 211620118 u的专利中记载的中水回用过滤机构,此装置只采用过滤网进行过滤,无法对中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导致过滤不彻底,影响了中水的使用,且过滤网容易堆积杂质更换也比较复杂,影响过滤效果。

2、基于此,现在提供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可以消除现有装置存在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面设置观察窗,所述箱体顶部设置进水组件,所述箱体底部设置出水组件,所述箱体内部上方设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两侧对称设有缺口,所述过滤室下方设有消毒室,所述过滤室内部设置过滤组件,所述消毒室左侧设置消毒组件,所述箱体两侧对称设有清理组件。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5、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进水口的内腔中卡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阀。

6、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出水口的内腔中卡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出水阀。

7、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对称设置在两侧的缺口内部,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传输辊,左侧所述传送带底部的传输辊端部与设置在箱体背面的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右侧所述传送带底部的传输辊端部与设置在箱体背面的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架设置在箱体背面的外壁上,所述电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齿轮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滤室下方设置微孔过滤网,所述微孔过滤网下方设置活性炭吸附层,两个所述传动带的空隙上方设置分水台。

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消毒组件包括加药管,所述加药管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左侧外壁上,所述加药管的一端延伸至消毒室内,所述加药管上设置一块加药管盖,所述加药管下方设置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上的排气管延伸至消毒室内,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多个排气孔。

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设置在过滤室两侧,所述安装杆端部与刮板连接,所述刮板设置在传送带的下方。

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过滤室底部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中活动卡接微孔过滤网,所述观察窗可拆卸,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为过滤网。

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技术中设置过滤组件对中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大型颗粒和杂质并通过清理组件及时将杂质清理出去,同时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对中水进一步的过滤,还可以根据需求加入药物对中水进行消毒过滤,提高了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03),所述箱体(100)顶部设置进水组件,所述箱体(100)底部设置出水组件,所述箱体(100)内部上方设有过滤室(101),所述过滤室(101)两侧对称设有缺口(10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101)下方设有消毒室(102),所述过滤室(101)内部设置过滤组件,所述消毒室(102)左侧设置消毒组件,所述箱体(100)两侧对称设有清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口(202),所述进水口(202)设置在箱体(100)的顶部,所述进水口(202)的内腔中卡接有进水管(200),所述进水管(200)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阀(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口(205),所述出水口(205)设置在箱体(100)的顶部,所述出水口(205)的内腔中卡接有出水管(203),所述出水管(203)的一侧设置有出水阀(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传送带(300),所述传送带(300)对称设置在两侧的缺口(104)内部,所述传送带(30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传输辊(301),左侧所述传送带(300)底部的传输辊(301)端部与设置在箱体(100)背面的主动齿轮(302)固定连接,右侧所述传送带(300)底部的传输辊(301)端部与设置在箱体(100)背面的从动齿轮(303)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02)与所述从动齿轮(303)相啮合,箱体(100)背面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机架(308),所述电机架(308)上设有驱动电机(304),所述主动齿轮(302)一端与驱动电机(3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滤室(101)下方设置有微孔过滤网(305),所述微孔过滤网(305)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306),两个所述传送带(300)的空隙上方设置有分水台(3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组件包括加药管(400),所述加药管(400)固定安装在箱体(100)的左侧外壁上,所述加药管(400)的一端延伸至消毒室(102)内,所述加药管(400)上设置一块加药管盖(401),所述加药管(400)下方设置臭氧发生器(402),所述臭氧发生器(402)上的排气管(403)延伸至消毒室(102)内,所述排气管(403)上设有多个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杆(501),所述安装杆(501)设置在过滤室(101)两侧,所述安装杆(501)端部与刮板(500)连接,所述刮板(500)设置在传送带(300)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101)底部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中活动卡接微孔过滤网(30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103)可拆卸,所述传送带(300)的表面为过滤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03),所述箱体(100)顶部设置进水组件,所述箱体(100)底部设置出水组件,所述箱体(100)内部上方设有过滤室(101),所述过滤室(101)两侧对称设有缺口(10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101)下方设有消毒室(102),所述过滤室(101)内部设置过滤组件,所述消毒室(102)左侧设置消毒组件,所述箱体(100)两侧对称设有清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口(202),所述进水口(202)设置在箱体(100)的顶部,所述进水口(202)的内腔中卡接有进水管(200),所述进水管(200)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阀(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口(205),所述出水口(205)设置在箱体(100)的顶部,所述出水口(205)的内腔中卡接有出水管(203),所述出水管(203)的一侧设置有出水阀(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传送带(300),所述传送带(300)对称设置在两侧的缺口(104)内部,所述传送带(30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传输辊(301),左侧所述传送带(300)底部的传输辊(301)端部与设置在箱体(100)背面的主动齿轮(302)固定连接,右侧所述传送带(300)底部的传输辊(301)端部与设置在箱体(100)背面的从动齿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王衬
申请(专利权)人:朗瀚环保科技烟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