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78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3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包括底座和通孔,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座、支撑杆、电动推杆,所述升降座固定于底座的顶端,所述升降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充电桩机体,所述充电桩机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板。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升降结构,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会带动支撑杆上下移动,同时支撑杆会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在滑槽的作用下,起到导向的作用,增强了支撑杆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升降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在使用时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1、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现有的充电桩通过雨棚能够起到挡雨的效果,充电桩在充不同型号的车时,车高度不同,因此会用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

2、为此,公开号为cn20802124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设置在充电桩本体外的机壳,所述机壳与充电桩本体的四周之间具有贯通回路状态的散热通道,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与机壳之间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顶部对应充电桩本体两侧的散热通道位置处设置有鼓风口,机壳顶部两端侧对应鼓风口处设置有透风板,机壳顶部位于透风板上侧处架设有遮雨板。本技术在充电桩本体内设置鼓风机和散热通道,能够有效降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温度;

3、上述中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由于其不便升降,在日常使用过程不便充不同高度的车,使得其在使用时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用以解决现有的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不便升降的缺陷。

3、(二)
技术实现思路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包括底座和通孔;

5、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座、支撑杆、电动推杆,所述升降座固定于底座的顶端,所述升降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充电桩机体,所述充电桩机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板,所述充电桩机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尘网;

6、所述充电桩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结构;

7、所述散热结构的两端位于充电桩机体的内壁设置有通孔。

8、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设置有升降结构,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升降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在使用时的适用性;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实现了该装置便于拆卸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在使用时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有散热结构,实现了该装置便于散热的功能,从而延长了该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9、优选的,所述升降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座内部的底端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会带动支撑杆上下移动,同时支撑杆会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在滑槽的作用下,起到导向的作用,增强了支撑杆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充电桩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和支撑杆通过滑槽构成滑动连接设计。

11、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安装座、卡接槽、卡接块、连接杆以及固定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充电桩机体顶端的两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有固定座。移动固定座,使固定座带动卡接块的一端与卡接槽部的一端相抵触,同时固定座会带动挡雨板,进而使充电桩机体起到挡雨的作用,按动固定座,固定座会通过连接杆带动卡接块移至卡接槽的内部,使卡接块和卡接槽相互卡接,进而使固定座和安装座相互固定。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卡接块通过安装座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安装座在充电桩机体的顶端呈等间距分布。

13、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固定杆、驱动电机以及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充电桩机体的底部,所述散热风扇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内部贯穿有散热风扇。通过设置有散热结构,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会带动卡接块转动,使冷空气从通孔排出,进入充电桩机体的内部,从而加快了充电桩内部的散热速度,将驱动电机和固定杆进行拆装使散热风扇便于清洗。

14、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与充电桩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15、(三)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优点在于:

17、通过设置有升降结构,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会带动支撑杆上下移动,同时支撑杆会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在滑槽的作用下,起到导向的作用,增强了支撑杆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升降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在使用时的适用性;

18、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移动固定座,使固定座带动卡接块的一端与卡接槽部的一端相抵触,同时固定座会带动挡雨板,进而使充电桩机体起到挡雨的作用,按动固定座,固定座会通过连接杆带动卡接块移至卡接槽的内部,使卡接块和卡接槽相互卡接,进而使固定座和安装座相互固定,实现了该装置便于拆卸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19、通过设置有散热结构,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会带动卡接块转动,使冷空气从通孔排出,进入充电桩机体的内部,从而加快了充电桩内部的散热速度,将驱动电机和固定杆进行拆装使散热风扇便于清洗,实现了该装置便于散热的功能,从而延长了该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包括底座(1)和通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30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04),所述升降座(301)内部的底端固定有电动推杆(303),所述电动推杆(303)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2)的顶端与充电桩机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301)和支撑杆(302)通过滑槽(304)构成滑动连接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5)包括安装座(501)、卡接槽(502)、卡接块(503)、连接杆(504)以及固定座(505),所述安装座(501)固定于充电桩机体(4)顶端的两侧,所述安装座(501)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502),所述卡接槽(502)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接块(503),所述卡接块(50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504),所述连接杆(504)的顶端均固定有固定座(5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04)和卡接块(503)通过安装座(501)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安装座(501)在充电桩机体(4)的顶端呈等间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8)包括固定杆(801)、驱动电机(802)以及散热风扇(803),所述散热风扇(803)设置于充电桩机体(4)的底部,所述散热风扇(803)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802),所述驱动电机(802)的内部贯穿有散热风扇(8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803)和驱动电机(802)的输出端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固定杆(801)的两端与充电桩机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包括底座(1)和通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30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04),所述升降座(301)内部的底端固定有电动推杆(303),所述电动推杆(303)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2)的顶端与充电桩机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301)和支撑杆(302)通过滑槽(304)构成滑动连接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共享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5)包括安装座(501)、卡接槽(502)、卡接块(503)、连接杆(504)以及固定座(505),所述安装座(501)固定于充电桩机体(4)顶端的两侧,所述安装座(501)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502),所述卡接槽(502)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华叶自龙姜飞程元华张留杰鲁明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池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