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702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2
本申请提供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包括芬顿加药槽、芬顿反应槽、PH调整槽、絮凝反应槽、泥斗组件,所述芬顿加药槽和芬顿反应槽流体连通,所述芬顿反应槽又和所述PH调整槽流体连通,所述PH调整槽又和所述絮凝反应槽流体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槽又和所述泥斗组件流体连通,即,按照废水的流动途径,废水经所述芬顿加药槽流向所述芬顿反应槽后流向所述PH调整槽,后又流入到所述絮凝反应槽反应后经过所述泥斗组件进行沉淀;所述泥斗组件包括第一泥斗、第二泥斗和平流区,所述第一泥斗、所述第二泥斗与所述平流区之间相互流体连通,当原废水流入到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中并且装满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后流入到所述平流区之中,然后经过沉淀后所述平流区之中的水流入到下一个环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废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工厂的大量生产建设,以及对环境,尤其是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磷化废水主要来自于冶金、电镀等预处理工序的加工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其危害性大。另外,废水中酸性物质较强,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出,将对城市管网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2、公开号为cn 21551698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芬顿反应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反应槽和沉淀槽,且沉淀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沉淀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沉淀物进行处理的处理机构,且沉淀槽靠近出水管的侧壁设置有集水组件,所述沉淀槽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该种基于芬顿反应的废水处理装置,能够在排泥时,对泥斗的侧壁进行连续敲击,避免沉淀物粘附在侧壁上及堆积在泥斗的底部,从而避免泥斗堵塞,同时,提高排泥效率,并且,在沉淀时,对废水起到缓冲作用,减缓废水流速的同时,增加废水的行程,从而使得对废水的沉淀效果更好,保证废水处理效果。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废水中还是容易因为涡流而残留较高含量的沉淀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包括芬顿加药槽、芬顿反应槽、ph调整槽、絮凝反应槽、泥斗组件,所述芬顿加药槽和芬顿反应槽流体连通,所述芬顿反应槽又和所述ph调整槽流体连通,所述ph调整槽又和所述絮凝反应槽流体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槽又和所述泥斗组件流体连通,即,按照废水的流动途径,废水经所述芬顿加药槽流向所述芬顿反应槽后流向所述ph调整槽,后又流入到所述絮凝反应槽反应后经过所述泥斗组件进行沉淀;所述泥斗组件包括第一泥斗、第二泥斗和平流区,所述第一泥斗、所述第二泥斗与所述平流区之间相互流体连通,当原废水流入到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中并且装满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后流入到所述平流区之中,然后经过沉淀后所述平流区之中的水流入到下一个环节。

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中在所述芬顿加药槽和所述芬顿反应槽之间开设有第一过水孔,在所述芬顿反应槽和所述ph调整槽之间开设有第二过水孔,在所述ph调整槽和所述絮凝反应槽之间开设有第三过水孔,在所述絮凝反应槽和所述第一泥斗之间开设有第四过水孔,从而可以使得废水从所述芬顿加药槽经所述第一过水孔流入到所述芬顿反应槽内进行反应,后又经所述第二过水孔流入到所述ph调整槽,在所述ph调整进行酸碱度调整后又经所述第三过水孔流入到所述絮凝反应槽,后又经过所述第四过水孔流入到所述第一泥斗中。

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中还包括沉淀槽,所述沉淀槽设置与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间,并且所述沉淀槽既和所述第一泥斗流体连通,又和所述第二泥斗流体连通,废水经过所述第一泥斗流入到所述沉淀槽中沉淀后又流入到所述第二泥斗。

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中还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和所述第二泥斗流体连通,废水经所述第二泥斗沉淀一段时间后流入到所述集水槽内。

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中还包括第一排泥管、第二排泥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一排泥管安装在所述第一泥斗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泥管安装在所述第二泥斗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泥管用以排出所述第一泥斗内沉淀的污泥,所述第二排泥管用以排出所述第二泥斗内沉淀的污泥;所述出水管和所述集水槽流体连通,以此排出掉所述集水槽内的集水。

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中所述集水槽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呈预设的夹角,所述第二斜面也与水平面呈预设的夹角,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交在一起,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0度-90度,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90度-180度。

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中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中所述泥斗组件还包括刮泥机、横梁,所述横梁搭设在所述平流区的上方并且被固定在预设位置,所述刮泥机滑动式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刮泥机可以沿着所述横梁地长度方向来回滑动,在所述刮泥机的前端还装有刮泥片,所述刮泥片一端和所述刮泥机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和所述平流区的底部接触。

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中所述泥斗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的上方,当原废水流入到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中时,会挡住原废水直接流过,同时还可以避免涡流。

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中所述泥斗组件还包括污泥管,所述污泥管和所述第一泥斗的第一排泥管和所述第二泥斗的第二排泥管连通,经所述第一排泥管和所述第二排泥管排出的污泥流入到所述污泥管中后由所述污泥管统一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芬顿加药槽、芬顿反应槽、PH调整槽、絮凝反应槽、泥斗组件,所述芬顿加药槽和芬顿反应槽流体连通,所述芬顿反应槽又和所述PH调整槽流体连通,所述PH调整槽又和所述絮凝反应槽流体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槽又和所述泥斗组件流体连通,即,按照废水的流动途径,废水经所述芬顿加药槽流向所述芬顿反应槽后流向所述PH调整槽,后又流入到所述絮凝反应槽反应后经过所述泥斗组件进行沉淀;所述泥斗组件包括第一泥斗、第二泥斗和平流区,所述第一泥斗、所述第二泥斗与所述平流区之间相互流体连通,当原废水流入到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中并且装满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后流入到所述平流区之中,然后经过沉淀后所述平流区之中的水流入到下一个环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芬顿加药槽和所述芬顿反应槽之间开设有第一过水孔,在所述芬顿反应槽和所述PH调整槽之间开设有第二过水孔,在所述PH调整槽和所述絮凝反应槽之间开设有第三过水孔,在所述絮凝反应槽和所述第一泥斗之间开设有第四过水孔,从而可以使得废水从所述芬顿加药槽经所述第一过水孔流入到所述芬顿反应槽内进行反应,后又经所述第二过水孔流入到所述PH调整槽,在所述PH调整进行酸碱度调整后又经所述第三过水孔流入到所述絮凝反应槽,后又经过所述第四过水孔流入到所述第一泥斗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槽,所述沉淀槽设置与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间,并且所述沉淀槽既和所述第一泥斗流体连通,又和所述第二泥斗流体连通,废水经过所述第一泥斗流入到所述沉淀槽中沉淀后又流入到所述第二泥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和所述第二泥斗流体连通,废水经所述第二泥斗沉淀一段时间后流入到所述集水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排泥管、第二排泥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一排泥管安装在所述第一泥斗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泥管安装在所述第二泥斗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泥管用以排出所述第一泥斗内沉淀的污泥,所述第二排泥管用以排出所述第二泥斗内沉淀的污泥;所述出水管和所述集水槽流体连通,以此排出掉所述集水槽内的集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呈预设的夹角,所述第二斜面也与水平面呈预设的夹角,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交在一起,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0度-90度,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90度-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组件还包括刮泥机、横梁,所述横梁搭设在所述平流区的上方并且被固定在预设位置,所述刮泥机滑动式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刮泥机可以沿着所述横梁地长度方向来回滑动,在所述刮泥机的前端还装有刮泥片,所述刮泥片一端和所述刮泥机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和所述平流区的底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的上方,当原废水流入到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中时,会挡住原废水直接流过,同时还可以避免涡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组件还包括污泥管,所述污泥管和所述第一泥斗的第一排泥管和所述第二泥斗的第二排泥管连通,经所述第一排泥管和所述第二排泥管排出的污泥流入到所述污泥管中后由所述污泥管统一排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芬顿加药槽、芬顿反应槽、ph调整槽、絮凝反应槽、泥斗组件,所述芬顿加药槽和芬顿反应槽流体连通,所述芬顿反应槽又和所述ph调整槽流体连通,所述ph调整槽又和所述絮凝反应槽流体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槽又和所述泥斗组件流体连通,即,按照废水的流动途径,废水经所述芬顿加药槽流向所述芬顿反应槽后流向所述ph调整槽,后又流入到所述絮凝反应槽反应后经过所述泥斗组件进行沉淀;所述泥斗组件包括第一泥斗、第二泥斗和平流区,所述第一泥斗、所述第二泥斗与所述平流区之间相互流体连通,当原废水流入到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中并且装满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后流入到所述平流区之中,然后经过沉淀后所述平流区之中的水流入到下一个环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芬顿加药槽和所述芬顿反应槽之间开设有第一过水孔,在所述芬顿反应槽和所述ph调整槽之间开设有第二过水孔,在所述ph调整槽和所述絮凝反应槽之间开设有第三过水孔,在所述絮凝反应槽和所述第一泥斗之间开设有第四过水孔,从而可以使得废水从所述芬顿加药槽经所述第一过水孔流入到所述芬顿反应槽内进行反应,后又经所述第二过水孔流入到所述ph调整槽,在所述ph调整进行酸碱度调整后又经所述第三过水孔流入到所述絮凝反应槽,后又经过所述第四过水孔流入到所述第一泥斗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槽,所述沉淀槽设置与所述第一泥斗和所述第二泥斗之间,并且所述沉淀槽既和所述第一泥斗流体连通,又和所述第二泥斗流体连通,废水经过所述第一泥斗流入到所述沉淀槽中沉淀后又流入到所述第二泥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芬顿反应沉淀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和所述第二泥斗流体连通,废水经所述第二泥斗沉淀一段时间后流入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美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