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是一种大型建筑物屋面预应力结构。
技术介绍
1、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材,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前,先人为地对它施加压力,由此产生的预应力状态用以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即借助于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来弥补其抗拉强度的不足,达到推迟受拉区混凝土开裂的目的。以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结构,因以张拉钢筋的方法来达到预压应力,所以也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2、目前在建造大型建筑物屋顶结构时,因屋顶横梁跨度较大,为避免梁体自重导致混凝土过早开裂,强度降低,大量采用预应力结构;现有的预应力结构大多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即在预应力钢绞线上做了涂包层,不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便于张拉,但在使用时存在与混凝土握裹力不足,容易松动的问题。而另一种大量使用的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则是预应力钢绞线直接与混凝土接触,没有外包层,与混凝土握裹力较强,但是张拉操作难度大,不易进行,难以满足施工需要。
3、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介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建筑物屋面预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物屋面预应力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梁(1)和混凝土柱(5)组合而成框架结构,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1)内部呈抛物线设置有缓粘结预应力筋(2),且缓粘结预应力筋(2)在混凝土柱(5)轴线处距预应力混凝土梁(1)顶面的距离h1、缓粘结预应力筋(2)在预应力混凝土梁(1)跨中处距预应力混凝土梁(1)底面的距离h2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梁(1)的高度H满足如下关系:h1=h2,1/10≤h2/H≤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建筑物屋面预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2)包括预应力钢绞线(21)、涂敷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建筑物屋面预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物屋面预应力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梁(1)和混凝土柱(5)组合而成框架结构,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1)内部呈抛物线设置有缓粘结预应力筋(2),且缓粘结预应力筋(2)在混凝土柱(5)轴线处距预应力混凝土梁(1)顶面的距离h1、缓粘结预应力筋(2)在预应力混凝土梁(1)跨中处距预应力混凝土梁(1)底面的距离h2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梁(1)的高度h满足如下关系:h1=h2,1/10≤h2/h≤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建筑物屋面预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2)包括预应力钢绞线(21)、涂敷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缓凝粘合剂层(22)以及包覆在缓凝粘合剂层外的外包护套(23),所述外包护套(23)表面等距设置有多道肋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型建筑物屋面预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1)为由19根直径不同钢丝捻制而成的直径为21.8mm的预应力钢绞线;缓凝粘合剂层(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芳,张鹏飞,张鹏举,王佳媛,罗中源,刘露,刘志,刘彦龙,何武强,马春阳,宋强,许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建投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