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520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其包括浮船:所述浮船的右侧安装有导流板,所述浮船的顶部安装有输送带和料槽,所述料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压滤室,所述料槽的顶部焊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绳索端固定连接有下压块。本技术通过卷扬机将下压块下放并对压滤室内腔的藻草进行压滤,此时藻草中的水分得以经由滤网板和出水管滤出至外界,随后开启气缸通过横杆带动遮板开启,此时下压块继续下移使得藻草团得以经由遮板的表面滚出至料槽的内腔,即可达到可对藻草在捕捞后进行压滤,进而去除其水分且减少空间的占据,从而使得打捞船的载重可最大化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域治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1、水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伴随着工农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容易形成死水,长期以往,会对当地的水生态环境、河道通航、居民宜居适应性、工农业发展等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水草打捞是河道水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不及时地对河道泛滥的水草进行打捞,容易造成藻草共生,给河道环境带来隐患。

2、河湖水域的蓝藻、水草及浮渣的自动打捞多通过打捞船进行,通过传送带的使用对水草及蓝藻进行自动打捞,减少了人工的使用,效率较好,但部分打捞船将藻草直接捕捞至储料槽中,缺乏压滤装置,使得藻草携带的水分无法进一步去除,且蓬松的藻草占据空间较大,导致打捞船的有效载重及储存空间无法最佳利用,因此需要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可对藻草在捕捞后进行压滤,进而去除其水分且减少空间的占据,从而使得打捞船的载重可最大化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通过卷扬机将下压块下放并对压滤室内腔的藻草进行压滤,随后开启气缸通过横杆带动遮板开启,此时下压块继续下移使得藻草团得以滚出至料槽的内腔,可对藻草在捕捞后进行压滤,进而去除其水分且减少空间的占据,从而使得打捞船的载重可最大化利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其包括浮船:所述浮船的右侧安装有导流板,所述浮船的顶部安装有输送带和料槽,所述料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压滤室,所述料槽的顶部焊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绳索端固定连接有下压块,所述立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压滤室左侧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遮板,所述压滤室上设置有滤网板和出水管。

3、优选的,所述浮船左侧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槽板,所述槽板与料槽之间共同螺纹安装有螺栓杆。

4、优选的,所述下压块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立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立杆的表面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5、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后端与遮板之间焊接,所述料槽的前侧开设有与横杆相适配的弧形槽。

6、优选的,所述滤网板与压滤室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滤网板向左下方倾斜,所述出水管与压滤室后侧的底部相连通。

7、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卷扬机将下压块下放并对压滤室内腔的藻草进行压滤,此时藻草中的水分得以经由滤网板和出水管滤出至外界,随后开启气缸通过横杆带动遮板开启,此时下压块继续下移使得藻草团得以经由遮板的表面滚出至料槽的内腔,即可达到可对藻草在捕捞后进行压滤,进而去除其水分且减少空间的占据,从而使得打捞船的载重可最大化利用的目的。

8、2、本技术通过螺栓杆的设置,对槽板与料槽之间进行固定,便于将槽板开启或关闭,且结构简单、经济性较好。

9、3、本技术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对下压块的下移进行限位,避免了下压块在下移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船(1):所述浮船(1)的右侧安装有导流板(2),所述浮船(1)的顶部安装有输送带(3)和料槽(4),所述料槽(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压滤室(7),所述料槽(4)的顶部焊接有立杆(8),所述立杆(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卷扬机(9),所述卷扬机(9)的绳索端固定连接有下压块(10),所述立杆(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杆(14),所述压滤室(7)左侧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遮板(15),所述压滤室(7)上设置有滤网板(17)和出水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船(1)左侧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槽板(5),所述槽板(5)与料槽(4)之间共同螺纹安装有螺栓杆(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块(10)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立杆(8)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立杆(8)的表面开设有与滑块(11)相适配的滑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4)的后端与遮板(15)之间焊接,所述料槽(4)的前侧开设有与横杆(14)相适配的弧形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板(17)与压滤室(7)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滤网板(17)向左下方倾斜,所述出水管(18)与压滤室(7)后侧的底部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船(1):所述浮船(1)的右侧安装有导流板(2),所述浮船(1)的顶部安装有输送带(3)和料槽(4),所述料槽(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压滤室(7),所述料槽(4)的顶部焊接有立杆(8),所述立杆(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卷扬机(9),所述卷扬机(9)的绳索端固定连接有下压块(10),所述立杆(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杆(14),所述压滤室(7)左侧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遮板(15),所述压滤室(7)上设置有滤网板(17)和出水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治理蓝藻水草浮渣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船(1)左侧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槽板(5),所述槽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青盛国平韦迪魏星张晓斌张宏李正浩魏大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华鹿铜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