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魏政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33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7
本技术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组件,包括支撑箱、料斗、上料框、调节板、横板、电动推杆以及调节件,所述料斗固定于支撑箱顶部,所述上料框贯穿设置于料斗一侧,所述调节板设置于上料框内部,所述横板固定于上料框一侧,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横板一侧,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横板一侧;以及自检组件,设置于支撑箱一侧。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自检组件,能够对物料的上料重量进行定时检测,方便及时调节上料重量,提高实用性,通过设置调节件,能够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调整上料框内部的原料容纳空间,起到调节上料重量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制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智能制造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制造方式,它涵盖了诸多技术和概念,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通过将传感器、设备和系统连接起来,并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灵活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力依赖,并为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粉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上料设备进行加工。

2、现有技术中的粉料上料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大多采用螺旋输送机对物料进行输送,通过料斗上料,进行填料包装,出料量以及出料速度需要依靠电机进行控制,在上料过程中重量参数出现偏差时,无法进行自主调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粉料上料设备在上料过程中出现参数偏差时,无法进行自主调节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包括,

5、上料组件,包括支撑箱、料斗、上料框、调节板、横板、电动推杆以及调节件,所述料斗固定于支撑箱顶部,所述上料框贯穿设置于料斗一侧,所述调节板设置于上料框内部,所述横板固定于上料框一侧,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横板一侧,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横板一侧;以及</p>

6、自检组件,设置于支撑箱一侧,包括称重筒、称重传感器、驱动电机以及密封板,所述称重筒设置于支撑箱一侧,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于称重筒前侧与后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称重筒一侧,所述密封板固定于驱动电机底部。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称重传感器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与支撑箱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件包括伺服电机和螺纹杆,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横板一侧,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调节板内部。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纹杆一侧贯穿至横板外部并与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通过轴承与横板活动连接。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与上料框内壁滑动连接。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动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与支撑箱固定连接。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箱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柜门,柜门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箱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料板,所述支撑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自检组件,能够对物料的上料重量进行定时检测,方便及时调节上料重量,提高实用性,通过设置调节件,能够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调整上料框内部的原料容纳空间,起到调节上料重量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20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一侧与支撑箱(1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7)包括伺服电机(1071)和螺纹杆(1072),所述伺服电机(1071)固定于横板(105)一侧,所述螺纹杆(1072)螺纹连接于调节板(10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72)一侧贯穿至横板(105)外部并与伺服电机(107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072)表面通过轴承与横板(105)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04)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与上料框(103)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06)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底部与支撑箱(10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101)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柜门,柜门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101)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料板(5),所述支撑箱(10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20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一侧与支撑箱(1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7)包括伺服电机(1071)和螺纹杆(1072),所述伺服电机(1071)固定于横板(105)一侧,所述螺纹杆(1072)螺纹连接于调节板(10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72)一侧贯穿至横板(105)外部并与伺服电机(107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072)表面通过轴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魏政张云李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魏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