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27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涉及滴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滴液装置主体,注入管,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滴液口,防护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机构,拉动第一拉杆,此时第一卡块与转动块顶端的卡槽分离,之后顺时针转动把手,把手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防护板与防护罩转动,当防护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第二卡块与转动块卡合,同时防护罩转动至滴液口的正下方,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使用完毕的滴液装置主体进行防护的操作,避免滴液装置主体内部残留的稀释剂出现由滴液口底端滴出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对滴液口与出液管进行防护的操作,避免外部的灰尘与杂物进入滴液装置主体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滴液设备,具体是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


技术介绍

1、稀释剂是一种为了降低树脂粘度,改善其工艺性能而加入的与树脂混溶性良好的液体物质,分别有活性稀释剂和非活性稀释剂,油漆涂料中热固性树脂需加入稀释剂来降低它的粘度而便于进一步加工,这些稀释剂实际上都是比树脂便宜的有机溶剂,因此也起降低加工成本的致廉作用。

2、目前的稀释剂在使用时,多通过滴液装置搭配进行,进而对稀释剂进行滴液的操作,在滴液装置使用完毕后,滴液装置内壁粘附的部分稀释剂随着重力向下移动,随着时间的增加稀释剂在滴液口堆积,当堆积的稀释剂较多时,稀释剂液体会从滴液口滴出,稀释剂滴出后挥发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被工作人员吸入肺部,进而造成工作人员身体不适,同时滴液装置工作完毕后,外部的灰尘或杂物也会通过滴液口进入装置内部,影响后续滴液装置的滴液操作,为此提供了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滴液装置使用完毕后其内壁粘附的稀释剂通过滴液口滴出挥发而造成工作人员身体不适合和外部灰尘或杂物进入滴液装置内部而影响后续滴液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包括滴液装置主体,所述滴液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注入管,所述滴液装置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滴液口,还包括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出液管一端的固定盒,所述出液管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至固定盒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至出液管的一端,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把手,所述第一直齿轮的外壁啮合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出液管的内部。

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通过焊接固定于转动杆一端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位于固定盒的内部,所述固定盒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底端贯穿至固定盒的内部,所述第一拉杆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卡块,所述固定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一侧贯穿至固定盒的内部,所述第二拉杆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卡块。

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与出液管、固定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出液管、固定盒与转动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柱的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呈对称分布于出液管的两端,并且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栓与出液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的底端设置有与滴液口相匹配的梯台型凹槽,且所述滴液口的底端设置有滴液通槽口。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块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相匹配的卡槽,且所述第一卡块的底端设置为倾斜状,所述第二卡块的一侧设置为倾斜状。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卡块的顶端设置有与固定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于第一拉杆的外壁,所述第二卡块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第二拉杆的外壁。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机构,拉动第一拉杆,此时第一卡块与转动块顶端的卡槽分离,之后顺时针转动把手,把手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防护板与防护罩转动,当防护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第二卡块与转动块卡合,同时防护罩转动至滴液口的正下方,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使用完毕的滴液装置主体进行防护的操作,避免滴液装置主体内部残留的稀释剂出现由滴液口底端滴出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对滴液口与出液管进行防护的操作,避免外部的灰尘与杂物进入滴液装置主体的内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包括滴液装置主体(1),所述滴液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注入管(2),所述滴液装置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液管(3),所述出液管(3)的底端固定有滴液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护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固定于出液管(3)一端的固定盒(408),所述出液管(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401),所述转动杆(401)的一端贯穿至固定盒(408)的内部,所述转动杆(401)的另一端贯穿至出液管(3)的一端,所述转动杆(40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直齿轮(402),所述第一直齿轮(402)的一端固定有把手(403),所述第一直齿轮(402)的外壁啮合有第二直齿轮(404),所述第二直齿轮(404)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柱(405),所述转动柱(40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406),所述转动杆(4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07),所述防护板(407)位于出液管(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还包括固定于转动杆(401)一端的转动块(409),所述转动块(409)位于固定盒(408)的内部,所述固定盒(408)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拉杆(411),所述第一拉杆(411)的底端贯穿至固定盒(408)的内部,所述第一拉杆(411)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卡块(410),所述固定盒(40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拉杆(413),所述第二拉杆(413)的一侧贯穿至固定盒(408)的内部,所述第二拉杆(41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卡块(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01)通过轴承与出液管(3)、固定盒(408)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出液管(3)、固定盒(408)与转动杆(40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405)的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呈对称分布于出液管(3)的两端,并且所述限位块与出液管(3)的外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06)的底端设置有与滴液口(5)相匹配的梯台型凹槽,且所述滴液口(5)的底端设置有滴液通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409)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卡块(410)及第二卡块(412)相匹配的卡槽,且所述第一卡块(410)的底端设置为倾斜状,所述第二卡块(412)的一侧设置为倾斜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410)的顶端设置有与固定盒(408)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于第一拉杆(411)的外壁,所述第二卡块(412)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盒(408)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第二拉杆(413)的外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包括滴液装置主体(1),所述滴液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注入管(2),所述滴液装置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液管(3),所述出液管(3)的底端固定有滴液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护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固定于出液管(3)一端的固定盒(408),所述出液管(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401),所述转动杆(401)的一端贯穿至固定盒(408)的内部,所述转动杆(401)的另一端贯穿至出液管(3)的一端,所述转动杆(40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直齿轮(402),所述第一直齿轮(402)的一端固定有把手(403),所述第一直齿轮(402)的外壁啮合有第二直齿轮(404),所述第二直齿轮(404)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柱(405),所述转动柱(40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406),所述转动杆(4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07),所述防护板(407)位于出液管(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释剂用滴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还包括固定于转动杆(401)一端的转动块(409),所述转动块(409)位于固定盒(408)的内部,所述固定盒(408)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拉杆(411),所述第一拉杆(411)的底端贯穿至固定盒(408)的内部,所述第一拉杆(411)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卡块(410),所述固定盒(40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拉杆(413),所述第二拉杆(413)的一侧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诺尔斯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