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习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84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2
本技术提供一种学习筷,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筷子本体和第二筷子本体,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一端为第一夹持端、第二筷子本体的第一端为第二夹持端;连接主体,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和第二筷子本体的第二端均与连接主体连接,第一筷子本体能够在连接主体上转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第二筷子本体;弹件,连接主体上设有凹槽;弹件的第一端设于凹槽内并与连接主体连接,弹件的第二端向第一筷子本体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一筷子本体接触;弹件使第一筷子本体远离第二筷子本体,本技术公开一种学习筷,技术能够对处于学习阶段的儿童提供辅助工具,从而使儿童更快的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整体结构合理,便于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学习筷


技术介绍

1、筷子是一种用于夹取食物并将食物送入口中的食具,通常由两根细长的杆状部件组成并配合使用。用筷子时需要手部进行一系列复杂而又精细的动作;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儿童而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形成筷子的使用姿势,为了让儿童快速的形成正确的用筷姿势,市面上出现一些儿童筷子,没有将辅助和训练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儿童在使用时会过于依赖筷子的辅助功能,从而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习筷,实现了辅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学习筷,包括:第一筷子本体和第二筷子本体,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一端为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第一端为第二夹持端;连接主体,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第二端均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能够在所述连接主体上转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弹件,所述连接主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弹件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弹件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接触;所述弹件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

3、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连接端和支撑面;所述连接主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连接主体的下部,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使用者的拇指。

4、进一步地,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所述抵接部的左侧具有用于支撑使用者食指的第一受力面,所述使用者的食指向所述第一受力面施力时,所述第一夹持端向靠近所述第二夹持端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受力面为曲面,所述抵接部的左侧为背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侧。

5、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的左侧包括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至所述第一夹持端方向顺序连接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凸起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凸起向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和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受力面由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夹持端的一面和所述第一延伸段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面组成。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当所述抵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时,所述第一凸起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外表面相接触/配合。

7、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还包括: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位于所述抵接部的后侧,所述第三凸起向远离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邻,所述抵接部的后侧与所述抵接部的左侧相邻并且与所述使用者的中指抵接;

8、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一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夹持端之间的距离;

9、所述第三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夹持端的一面和所述抵接部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受力面,所述第二受力面用于与所述使用者的中指配合。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块,所述连接主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贯通所述连接主体;所述固定块插入至所述开口中,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凹槽内的弹件连接;所述固定块裸露在连接主体外的表面均连接有盖板,并且,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主体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盖板分别覆盖所述开口的两端。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设有凸块,所述凹槽内设有插槽,所述凸块伸入至所述插槽内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绕所述连接主体转动;所述连接主体上还包括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开设于所述凹槽的表面且与所述插槽连接,所述引导槽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筷子本体向所述插槽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主体上与所述插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塞孔,所述塞孔内插有塞柱,所述盖板覆盖所述塞柱。

13、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包括相邻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弹件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4、进一步地,所述弹件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

15、进一步地,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连接;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用于插入使用者的第一手指,所述第二圆环用于插入所述使用者的第二手指;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均位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侧。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环经过第一筷子本体轴线的直径和第二圆环经过第一筷子本体轴线的直径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0度-110度。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轴线共同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圆环经过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轴线的直径之间的夹角为0度-15度。

18、分析可知,本技术公开一种学习筷,技术能够对处于学习阶段的儿童提供辅助工具,从而使儿童更快的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整体结构合理,便于生产加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所述抵接部的左侧具有用于支撑使用者食指的第一受力面,所述使用者的食指向所述第一受力面施力时,所述第一夹持端向靠近所述第二夹持端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受力面为曲面,所述抵接部的左侧为背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的左侧包括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至所述第一夹持端方向顺序连接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凸起和第二延伸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当所述抵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时,所述第一凸起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外表面相接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裸露在连接主体外的表面均连接有盖板,并且,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主体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盖板分别覆盖所述开口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上与所述插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塞孔,所述塞孔内插有塞柱,所述盖板覆盖所述塞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包括相邻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弹件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弹件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学习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经过第一筷子本体轴线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圆环经过第一筷子本体轴线的直径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0度-11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轴线共同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圆环经过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轴线的直径之间的夹角为0度-15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所述抵接部的左侧具有用于支撑使用者食指的第一受力面,所述使用者的食指向所述第一受力面施力时,所述第一夹持端向靠近所述第二夹持端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受力面为曲面,所述抵接部的左侧为背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的左侧包括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第二端至所述第一夹持端方向顺序连接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凸起和第二延伸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当所述抵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时,所述第一凸起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外表面相接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习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裸露在连接主体外的表面均连接有盖板,并且,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晨
申请(专利权)人:世喜母婴用品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