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回油管和接头的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77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1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回油管和接头的装配工装,包括底板,底板上从左至右分别设有油管定位夹持机构、接头定位机构和杠杆压装机构,油管定位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板和下夹座,上夹板后端通过合页铰接在下夹座上,下夹座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左立柱,左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上夹板和下夹座之间设有相连通的油管定位孔和油管夹持孔,油管夹持孔由上夹持半孔和下夹持半孔组成,油管定位孔由上定位夹持半孔和下定位半孔组成,上夹持半孔和上定位夹持半孔成型在上夹板的下端面上。本工装能手动便捷的将接头上的宝塔插头插接固定在回油管内,能有效提高回油管总成的组装效果,同时能有效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装工装的,更具体地说涉及柴油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回油管和接头的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目前输油泵输送的燃油数量无法做到定量所需,一般要多于喷油泵的需要量,尽管喷油器针阀耦件制造非常精密,然而喷油器工作时,从针阀与针阀体之间、针阀体上端面与喷油器体下端面之间仍然有燃油泄漏,这些燃油在喷油器内腔越积越多,当油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针阀升起困难、无规律喷油甚至卡死针阀,设置回油管并导出多余的燃油后,就能消除上述不良现象,确保柴油机正常工作。目前的回油管总成由回油胶管和回油接头构成,两者为分体结构,需要自行进行组装,所以需要人工将回油胶管插套到回油接头的宝塔插头上,但为了避免回油胶管和回油接头之间发生泄漏,回油胶管内孔与回油接头的宝塔插头之间配合十分紧密,在回油接头上手工安装回油胶管较为困难,所以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回油管总成组装的辅助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柴油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回油管和接头的装配工装,其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柴油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回油管和接头的装配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上从左至右分别设有油管定位夹持机构(2)、接头定位机构(3)和杠杆压装机构(4),其特征在于:油管定位夹持机构(2)包括上夹板(21)和下夹座(22),上夹板(21)后端通过合页(23)铰接在下夹座(22)上,下夹座(2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左立柱(24),左立柱(24)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上夹板(21)和下夹座(22)之间设有相连通的油管定位孔和油管夹持孔,油管夹持孔由上夹持半孔(211)和下夹持半孔(221)组成,油管定位孔由上定位夹持半孔(212)和下定位半孔(222)组成,上夹持半孔(211)和...

【技术特征摘要】

1.柴油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回油管和接头的装配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上从左至右分别设有油管定位夹持机构(2)、接头定位机构(3)和杠杆压装机构(4),其特征在于:油管定位夹持机构(2)包括上夹板(21)和下夹座(22),上夹板(21)后端通过合页(23)铰接在下夹座(22)上,下夹座(2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左立柱(24),左立柱(24)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上夹板(21)和下夹座(22)之间设有相连通的油管定位孔和油管夹持孔,油管夹持孔由上夹持半孔(211)和下夹持半孔(221)组成,油管定位孔由上定位夹持半孔(212)和下定位半孔(222)组成,上夹持半孔(211)和上定位夹持半孔(212)成型在上夹板(21)的下端面上,下夹持半孔(221)和下定位半孔(222)成型在下夹座(22)的上端面上;所述上夹板(21)前侧的中部成型有定位卡口(213),定位卡口(213)内插设有竖向的定位螺柱(25),定位螺柱(25)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定位螺柱(25)的上端螺接有锁紧压盘(26),锁紧压盘(26)压靠在上夹板(21)的上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回油管和接头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41)内侧的压装轴(44)外壁成型有挡圈(442),挡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正陈金富陈以林张旭峰王越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