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组件及麦克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75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1
本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组件及麦克风,扬声器组件包括第一外壳、扬声器壳体及扬声器本体,其中:扬声器壳体设置于第一外壳内,并能够相对于第一外壳运动,扬声器壳体设有第一腔体及与第一腔体连通的开口;扬声器本体密封设置于开口处,以与扬声器壳体形成扬声器后腔。扬声器本体与扬声器壳体形成扬声器后腔,使得该扬声器组件具有低音效果,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壳体产生振动时能够相对于第一外壳运动,以抵消振动产生的晃动量,避免出现失真问题;在生产扬声器组件时,能够将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壳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加工测试,评估整体工作时的音频特性,保证音频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扬声器组件的音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特别是一种扬声器组件及麦克风


技术介绍

1、麦克风等设备的内置扬声器通常会借助设备壳体形成扬声器的后腔,使得扬声器具有低音效果。但是,扬声器的低频特性又会产生强烈的共振,振动会直接传导至设备壳体,从而带来严重的失真问题,影响音频效果;并且,在装配扬声器的过程中的装配误差还会影响音频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扬声器组件及麦克风,该扬声器组件能够避免出现失真问题,并且能够提升音频的一致性。

2、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扬声器组件,包括:第一外壳;扬声器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运动,所述扬声器壳体设有第一腔体及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开口;以及,扬声器本体,密封设置于所述开口处,以与所述扬声器壳体形成扬声器后腔。

3、上述扬声器组件中,扬声器本体能够与单独的扬声器壳体形成扬声器后腔,使得该扬声器组件具有低音效果,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壳体产生振动时能够相对于第一外壳运动,以抵消振动产生的晃动量,从而能够避免振动被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组件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限位件(4)及第二限位件(5),所述第一限位件(4)仅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件(5)沿预设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限位柱(41),所述第二限位件(5)设有限位孔(51),所述第二限位件(5)通过所述限位孔(51)套设于所述限位柱(41)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壳体(2)设有卡槽(23)及与所述卡槽(23)连通的槽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组件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限位件(4)及第二限位件(5),所述第一限位件(4)仅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件(5)沿预设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限位柱(41),所述第二限位件(5)设有限位孔(51),所述第二限位件(5)通过所述限位孔(51)套设于所述限位柱(41)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壳体(2)设有卡槽(23)及与所述卡槽(23)连通的槽口(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5)设置为硅胶件,所述卡槽(23)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卡部(53)的外径,所述槽口(24)的尺寸小于所述卡部(53)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及所述第二限位件(5)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二限位件(5)沿所述扬声器壳体(2)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限位件(4)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陈健王胜浩杨国全俞鸣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