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1391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1)、身高检测单元(2)、警示单元(3)、通讯单元(4)和电梯控制单元(5),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用来识别进入电梯的人员身份,所述身高检测单元(2)用来检测进入电梯的人员身高;所述电梯控制单元(5)用来控制电梯的轿门和厅门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所述通讯单元(4)用来当进入电梯的人员仅为儿童时,根据识别到的儿童身份,通知儿童的监护人;所述警示单元(3)用来根据险情发出警示声音。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儿童乘梯安全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梯作为现代化建筑中垂直运动的交通工具,由门系统、轿厢系统、对重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等组成。为了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电梯内设置了机械保护装置,例如护栏装置、限速装置、缓冲装置,以及电气保护装置,例如短路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安全防护设施。但是当电梯内存在儿童时,由于儿童的好奇心强,容易误操作电梯,遇到紧急情况也无法及时进行呼救,若无监护人看管或者监护人看管不利,电梯对于儿童而言仍然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

2、为此,现有的申请号为201710819703.0,公开日为2018.02.0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厢式电梯内儿童单独乘坐的报警方法,报警系统包括深度视频采集单元、乘客属性分析单元、告警逻辑单元及多媒体提示单元。报警方法采用上述的报警系统并包括:采集电梯轿厢内的深度视频信息,对深度视频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报警,播放提醒和安抚媒体。既能够准确检测出电梯中有儿童乘坐,又能够确认儿童单独乘坐,不会发生儿童和成人同时乘梯时的多余报警情况。

3、但是上述专利申请的方案中,当儿童单独乘梯时,只能通过报警的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无法干扰儿童对电梯随意操作带来的危险性,无法对外与儿童的监护人进行联系,无法及时联系儿童的监护人来避免儿童单独乘梯和随意操作的情况。因此,现有的电梯,对于儿童乘梯的安全性还无法较好地进行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儿童乘梯安全性的特点。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身高检测单元、警示单元、通讯单元和电梯控制单元,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用来识别进入电梯的人员身份,所述身高检测单元用来检测进入电梯的人员身高;所述电梯控制单元用来控制电梯的轿门和厅门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所述通讯单元用来当进入电梯的人员仅为儿童时,根据识别到的儿童身份,通知儿童的监护人;所述警示单元用来根据险情发出警示声音。

3、前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所述人脸识别单元包括人脸采集单元、人脸对比单元和人脸数据库。

4、前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所述通讯单元包括信息发送单元和通讯数据库,所述通讯数据库与人脸数据库信息交互。

5、前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所述身高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在电梯光幕上的左光电传感器和右光电传感器,左光电传感器和右光电传感器左右对应分布,且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1.4m。

6、前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所述电梯安全控制系统还包括门区检测单元和门缝防护装置,所述门区检测单元分别与门缝防护装置和电梯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门区检测单元用来检测门上是否存在阻挡物,且阻挡物随着开门动作而向侧边门缝移动;所述门缝防护装置用来遮挡侧边门缝。

7、前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所述门区检测单元还包括物品感应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图像提取单元和图像对比单元,所述物品感应单元用来检测开门过程中电梯门上是否始终存在阻挡物,图像采集单元用来采集开门过程中门区的图像,图像提取单元用来提取门区阻挡物距离门缝的间距,图像对比单元用来对比开门过程中间距的变化情况。

8、前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所述物品感应单元包括安装在电梯门的表面的弹性薄膜,弹性薄膜的表面设有若干应变电阻器,应变电阻器经测量电路与电梯控制单元连接。

9、前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所述物品感应单元还包括上光电传感器和下光电传感器,上光电传感器与下光电传感器上下对应分布在门缝入口处形成检测通路,且与门缝入口处的水平距离为1~3cm。

10、前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所述门缝防护装置包括活动安装在门框内并根据门区检测情况伸出门框,阻挡在门缝处的安全挡板,安全挡板与门框侧边沿的水平距离为1~3mm。

11、前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所述门框的内部设有磁性层,所述门框在门缝入口处设有供安全挡板伸出的开口;所述安全挡板包括依次分布的电磁铁层和电磁屏蔽层,电磁铁层与磁性层相对应,安全挡板上设有与门框活动连接的连杆,连杆上套设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安全挡板连接,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门框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结合人脸识别单元和身高检测单元来检测识别进入电梯的人员是否存在儿童;当检测到进入电梯内的人员仅为儿童时,人脸识别单元将儿童信息与儿童监护人信息进行匹配,通讯单元将电梯所在位置信息发送给儿童监护人,监护人可以及时找到儿童,以免儿童单独乘梯或者走失;同时警示单元发出警示声音,电梯控制单元控制电梯门保持打开的状态,并屏蔽电梯按键信号;当检测到进入电梯内的人员存在儿童和大人时,电梯系统正常操作,电梯门正常关闭,提高儿童乘梯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单元(1)、身高检测单元(2)、警示单元(3)、通讯单元(4)和电梯控制单元(5),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用来识别进入电梯的人员身份,所述身高检测单元(2)用来检测进入电梯的人员身高;所述电梯控制单元(5)用来控制电梯的轿门和厅门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所述通讯单元(4)用来当进入电梯的人员仅为儿童时,根据识别到的儿童身份,通知儿童的监护人;所述警示单元(3)用来根据险情发出警示声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包括人脸采集单元(11)、人脸对比单元(12)和人脸数据库(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4)包括信息发送单元(41)和通讯数据库(42),所述通讯数据库(42)与人脸数据库(13)信息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高检测单元(2)包括安装在电梯光幕上的左光电传感器(21)和右光电传感器(22),左光电传感器(21)和右光电传感器(22)左右对应分布,且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1.4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安全控制系统还包括门区检测单元(6)和门缝防护装置(7),所述门区检测单元(6)分别与门缝防护装置(7)和电梯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门区检测单元(6)用来检测门上是否存在阻挡物,且阻挡物随着开门动作而向侧边门缝(84)移动;所述门缝防护装置(7)用来遮挡侧边门缝(8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区检测单元(6)还包括物品感应单元(61)、图像采集单元(62)、图像提取单元(63)和图像对比单元(64),所述物品感应单元(61)用来检测开门过程中电梯门(8)上是否始终存在阻挡物,图像采集单元(62)用来采集开门过程中门区的图像,图像提取单元(63)用来提取门区阻挡物距离门缝(84)的间距,图像对比单元(64)用来对比开门过程中间距的变化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感应单元(61)包括安装在电梯门(8)的表面的弹性薄膜,弹性薄膜的表面设有若干应变电阻器,应变电阻器经测量电路与电梯控制单元(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感应单元(61)还包括上光电传感器(611)和下光电传感器(612),上光电传感器(611)与下光电传感器(612)上下对应分布在门缝(84)入口处形成检测通路,且与门缝(84)入口处的水平距离为1~3c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缝防护装置(7)包括活动安装在门框(81)内并根据门区检测情况伸出门框(81),阻挡在门缝(84)处的安全挡板,安全挡板与门框(81)侧边沿的水平距离为1~3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81)的内部设有磁性层,所述门框(81)在门缝(84)入口处设有供安全挡板伸出的开口;所述安全挡板包括依次分布的电磁铁层(71)和电磁屏蔽层(72),电磁铁层(71)与磁性层相对应,安全挡板上设有与门框(81)活动连接的连杆(73),连杆(73)上套设有连接弹簧(74),连接弹簧(74)的一端与安全挡板连接,连接弹簧(74)的另一端与门框(81)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单元(1)、身高检测单元(2)、警示单元(3)、通讯单元(4)和电梯控制单元(5),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用来识别进入电梯的人员身份,所述身高检测单元(2)用来检测进入电梯的人员身高;所述电梯控制单元(5)用来控制电梯的轿门和厅门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所述通讯单元(4)用来当进入电梯的人员仅为儿童时,根据识别到的儿童身份,通知儿童的监护人;所述警示单元(3)用来根据险情发出警示声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包括人脸采集单元(11)、人脸对比单元(12)和人脸数据库(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4)包括信息发送单元(41)和通讯数据库(42),所述通讯数据库(42)与人脸数据库(13)信息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高检测单元(2)包括安装在电梯光幕上的左光电传感器(21)和右光电传感器(22),左光电传感器(21)和右光电传感器(22)左右对应分布,且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1.4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安全控制系统还包括门区检测单元(6)和门缝防护装置(7),所述门区检测单元(6)分别与门缝防护装置(7)和电梯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门区检测单元(6)用来检测门上是否存在阻挡物,且阻挡物随着开门动作而向侧边门缝(84)移动;所述门缝防护装置(7)用来遮挡侧边门缝(8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区检测单元(6)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