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138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多根支撑柱桩、多段横梁段、钢板桩、多个劲性复合锚固体和多个钢拉杆索;所述多根支撑柱桩沿基坑边缘间隔分布,并竖向设置在基坑边缘的土体内;多段横梁段分别沿基坑边缘方向依次连接在多根支撑柱桩之间,形成一排横梁;至少两排横梁沿基坑深度方向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所述钢板桩竖向设置在基坑边缘的土体内,其前表面紧贴支撑柱桩和横梁段;所述多个劲性复合锚固体设置在基坑外侧的土体内,且各个劲性复合锚固体分别对应位于各根支撑柱桩的正后方预设距离的位置处,每根支撑柱桩与每个劲性复合锚固体之间通过钢拉杆索连接。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复杂,换撑拆撑工序较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基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超宽大尺寸的建筑基坑工程,常采用的支护结构一般为支撑式结构、悬臂式结构、双排桩等结构形式。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遇到特殊岩土、复杂环境、工期紧张、投资限制等特种情况时,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2、对于支撑式结构,往往需要设置若干道内支撑,对大面积基坑支撑形式往往采用较为庞大的桁撑,结构形式复杂,施工繁琐、换撑拆撑工序较多、开挖不便、工期较长、且造价较高。

3、对于悬臂式或双排桩结构,基坑变形不宜控制,当基坑变形或增加开挖深度时,通常需要增大结构尺寸,加大材料用量,从而导致费时费力,经济性较差。

4、综上可知,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结构具有如上所述的缺点,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更好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从而可以解决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复杂,换撑拆撑工序较多的问题,是本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从而可以解决基坑支护结构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支撑柱桩、多段横梁段、钢板桩、多个劲性复合锚固体和多个钢拉杆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劲性复合锚固体包括:加固土体和砼刚架;各根支撑柱桩的正后方预设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有预设体积的加固土体;所述砼刚架竖向设置在加固土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砼刚架包括:至少两根砼柱桩和钢架梁;其中,至少两根砼柱桩沿垂直于基坑边缘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分布,每根砼柱桩的底端竖向穿过加固土体,并设置于稳定土层内,所述钢架梁固定连接在各根砼柱桩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支撑柱桩、多段横梁段、钢板桩、多个劲性复合锚固体和多个钢拉杆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劲性复合锚固体包括:加固土体和砼刚架;各根支撑柱桩的正后方预设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有预设体积的加固土体;所述砼刚架竖向设置在加固土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砼刚架包括:至少两根砼柱桩和钢架梁;其中,至少两根砼柱桩沿垂直于基坑边缘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分布,每根砼柱桩的底端竖向穿过加固土体,并设置于稳定土层内,所述钢架梁固定连接在各根砼柱桩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拉杆索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柱桩的顶部,其另一端固定在靠近支撑柱桩的砼柱桩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拉杆索上设置有内力调节器。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振国傅慧敏周艳红杨占梅山王雪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