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陶然专利>正文

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1253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部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净化箱左侧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净化箱右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净化箱上方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部和搅拌部;所述喷淋部位于搅拌部上方;所述喷淋部包括水箱、通气管、出水管、洒水管和喷头,所述水箱顶面贯通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面与净化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位于水箱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对使用后的溶液进PH进行检测,并对使用后的溶液进行PH调节,以达到可以二次利用的效果,同时对调节箱中的溶液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便于对混合后溶液的二次使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xx,具体为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


技术介绍

1、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在使用过程中总会产生大量的含硫粉尘,若直接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地污染。

2、为了解决锅炉除含硫粉尘的问题,中国专利网公布了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公开号为cn215389987u,包括干式除尘箱、湿式除尘箱、搅拌机构和双轴搅拌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箱、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箱设置在干式除尘箱和湿式除尘箱的底部,通过输料管分别与干粉集尘斗和湿粉集尘斗连通,所述输料管与湿粉集尘斗之间还设有湿泥阀门,所述电机安装在搅拌箱内,其下端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机箱的上端设有与落料口连通的入料口,耐磨内壳和保温外壳之间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对机箱进行加热。本方案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对灰尘烟气进行二次除尘,大大提高了除尘质量,同时将干粉和湿粉进行混合,减少了后续对粉尘的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3、但是现有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湿式除尘箱中溶液与剩余的烟气接触面积较小,且接触时间较短,导致对灰尘烟气的净化不够充分。

4、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对使用后的溶液进ph进行检测,并对使用后的溶液进行ph调节,以达到可以二次利用的效果,同时对调节箱中的溶液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便于对混合后溶液的二次使用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部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净化箱左侧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净化箱右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净化箱上方设置有循环机构;

3、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部和搅拌部;

4、所述喷淋部位于搅拌部上方;

5、所述喷淋部包括水箱、通气管、出水管、洒水管和喷头,所述水箱顶面贯通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面与净化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位于水箱内部,所述洒水管左右端面与净化箱内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底端面固定贯穿水箱顶面、净化箱和洒水管上表面延伸至洒水管内部,所述喷头位于洒水管下方,所述喷头顶端面固定贯穿洒水管下表面延伸至洒水管内部;

6、所述搅拌部包括双头电机、第一转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搅拌杆,所述双头电机位于净化箱右侧,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搅拌杆均位于净化箱内部。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双头电机左侧面与净化箱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头电机输出杆左端面贯穿净化箱右侧面延伸至净化箱内部,所述双头电机输出杆左端面与第一转动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左端面通过第一轴承座与净化箱内部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内端面与第一转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右端面与第一连接杆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和第一连接杆的转动对净化箱中的溶液进行混合,增大含硫粉尘与溶液的充分接触。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底端面固定贯穿净化箱顶面延伸至净化箱内部,通气管位于第一搅拌杆后侧,便于将第一次除尘后的气体直接与净化箱中的溶液进行接触。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所述除尘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右侧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侧面与除尘箱内部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极,所述净化箱内部设置有两个震动器,两个所述震动器右侧面分别与第一过滤网左侧面和电极左侧面接触,所述通气管左端面固定贯穿除尘箱右侧面延伸至除尘箱内部,所述通气管位于电极右侧,震动器可以将附着的灰尘振落。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净化箱内部和除尘箱内部均设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底端面分别贯穿除尘箱内部底面、净化箱内部底面延伸至除尘箱下方、净化箱下方,所述收集斗底面设置有阀门,通过收集斗方便对粉尘和杂质进行收集。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除尘箱左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右侧面固定贯穿除尘箱左侧面延伸至除尘箱内部,所述进气管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方便将含硫粉尘通入到除尘箱中。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部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左端面左端面固定贯穿调节箱内部左侧面和净化箱右侧面延伸至净化箱内部,所述通水管左侧面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通水管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双头电机输出杆右端面贯穿调节箱左侧面延伸至调节箱内部,所述双头电机输出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调节箱顶面贯通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调节箱内部设置有ph测试器,对调节箱中的溶液进行充分的混合。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底面与水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抽水管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端面固定贯穿调节箱右侧面延伸至调节箱内部,所述进水管外端面设置有第三过滤网,所述水泵出水管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底端面固定贯穿水箱顶面延伸至水箱内部,第三过滤网可以减少杂质进入到水泵内部,提高对水泵的保护。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净化箱内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顶端面固定贯穿净化箱内部顶面延伸至净化箱上方,方便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净化箱。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喷淋机构,经过第一次除尘后的含硫粉尘经过通气管通入到净化箱中并与净化箱中的溶液进行反应,出水管将水箱内部的溶液通入到洒水管中,经过喷头喷洒在净化箱中,开启双头电机,双头电机输出杆带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带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带动连接的第一搅拌杆转动,从而使得对净化箱中的溶液进行搅拌,实现溶液对含硫粉尘紧进行充分接触,提高溶液与含硫粉尘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充分对灰尘烟气进行净化,增强该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的净化效果;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对使用后的溶液进ph进行检测,并对使用后的溶液进行ph调节,以达到可以二次利用的效果,同时对调节箱中的溶液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便于对混合后溶液的二次使用;通过设置有除尘机构,经过第一过滤网将含硫粉尘中的杂质和灰尘进行过滤掉,电极对含硫粉尘中的颗粒较小灰尘进行吸附到电极系统中,震动器震动将第一过滤网表面和电极上的过滤物振落到收集斗中,对锅炉中的含硫粉尘进行首次除尘;通过设置有循环机构,开启水泵,水泵带动进水管将调节箱中混合后的溶液抽出,经过排水管排入到水箱中,实现对净化溶液的重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该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的环保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包括净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内部设置有喷淋机构(2),所述净化箱(1)左侧设置有除尘机构(4),所述净化箱(1)右侧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净化箱(1)上方设置有循环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电机(208)左侧面与净化箱(1)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头电机(208)输出杆左端面贯穿净化箱(1)右侧面延伸至净化箱(1)内部,所述双头电机(208)输出杆左端面与第一转动杆(209)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09)左端面通过第一轴承座与净化箱(1)内部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0)内端面与第一转动杆(209)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211)右端面与第一连接杆(210)左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03)底端面固定贯穿净化箱(1)顶面延伸至净化箱(1)内部,通气管(203)位于第一搅拌杆(211)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4)包括除尘箱(401),所述除尘箱(40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402),所述第一过滤网(402)右侧设置有两个连接板(403),两个所述连接板(403)侧面与除尘箱(401)内部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403)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极(404),所述净化箱(1)内部设置有两个震动器(405),两个所述震动器(405)右侧面分别与第一过滤网(402)左侧面和电极(404)左侧面接触,所述通气管(203)左端面固定贯穿除尘箱(401)右侧面延伸至除尘箱(401)内部,所述通气管(203)位于电极(404)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内部和除尘箱(401)内部均设置有收集斗(8),所述收集斗(8)底端面分别贯穿除尘箱(401)内部底面、净化箱(1)内部底面延伸至除尘箱(401)下方、净化箱(1)下方,所述收集斗(8)底面设置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401)左侧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右侧面固定贯穿除尘箱(401)左侧面延伸至除尘箱(401)内部,所述进气管(3)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箱(501),所述调节箱(501)内部设置有通水管(502),所述通水管(502)左端面左端面固定贯穿调节箱(501)内部左侧面和净化箱(1)右侧面延伸至净化箱(1)内部,所述通水管(502)左侧面设置有第二过滤网(503),所述通水管(502)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双头电机(208)输出杆右端面贯穿调节箱(501)左侧面延伸至调节箱(501)内部,所述双头电机(208)输出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504),所述第二转动杆(504)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05),所述第二连接杆(505)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506),所述调节箱(501)顶面贯通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调节箱(501)内部设置有PH测试器(50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6)包括水泵(601),所述水泵(601)底面与水箱(20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601)抽水管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602),所述进水管(602)外端面固定贯穿调节箱(501)右侧面延伸至调节箱(501)内部,所述进水管(602)外端面设置有第三过滤网(604),所述水泵(601)出水管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603),所述排水管(603)底端面固定贯穿水箱(201)顶面延伸至水箱(201)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内部设置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顶端面固定贯穿净化箱(1)内部顶面延伸至净化箱(1)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包括净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内部设置有喷淋机构(2),所述净化箱(1)左侧设置有除尘机构(4),所述净化箱(1)右侧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净化箱(1)上方设置有循环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电机(208)左侧面与净化箱(1)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头电机(208)输出杆左端面贯穿净化箱(1)右侧面延伸至净化箱(1)内部,所述双头电机(208)输出杆左端面与第一转动杆(209)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09)左端面通过第一轴承座与净化箱(1)内部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0)内端面与第一转动杆(209)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211)右端面与第一连接杆(210)左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03)底端面固定贯穿净化箱(1)顶面延伸至净化箱(1)内部,通气管(203)位于第一搅拌杆(211)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4)包括除尘箱(401),所述除尘箱(40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402),所述第一过滤网(402)右侧设置有两个连接板(403),两个所述连接板(403)侧面与除尘箱(401)内部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403)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极(404),所述净化箱(1)内部设置有两个震动器(405),两个所述震动器(405)右侧面分别与第一过滤网(402)左侧面和电极(404)左侧面接触,所述通气管(203)左端面固定贯穿除尘箱(401)右侧面延伸至除尘箱(401)内部,所述通气管(203)位于电极(404)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除含硫粉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内部和除尘箱(401)内部均设置有收集斗(8),所述收集斗(8)底端面分别贯穿除尘箱(401)内部底面、净化箱(1)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陶然
申请(专利权)人:任陶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