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70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3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包括加热主机,加热主机上设置有发热部件和风机组件,发热部件和风机组件分别电连接电控板;还包括支承座、及形态可变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分别连接加热主机和支承座,支承座上设置有多功能容器;空气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保持形态一,加热主机位于支承座上方,且彼此之间形成加热区域,发热部件和风机组件配合作业并向加热区域吹送热风,以对加热区域中的食材加热;实体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保持形态二,支承座位于加热主机上方,发热部件靠近或接触多功能容器,以对多功能容器上的食材加热。本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至少具备空气炸、煎烤和火锅功能,且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具体是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文献cn218246899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具体公开了“包括下机座和上机体,下机座上具有用于放置烹饪锅的工作腔,上机体上具有控制模块和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机体可旋转的安装在下机座的正上方,空气加热装置可面向下方与烹饪锅配合使用或面向上方与烧烤组件配合使用;下机座包括至少一根立柱,上机体通过与立柱连接可旋转的安装在下机座的正上方”。可见,该空气炸锅通过单独翻转上机体,即可切换空气炸功能和煎烤功能,然而,当应用煎烤功能时,上机体定位于立柱顶部,重心较高导致其容易倾倒,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烧烤组件放置位置较高导致操作不便。因此,需要对此类产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本设备至少具备空气炸、煎烤、火锅功能,且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可靠。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包括加热主机,加热主机上设置有发热部件和风机组件,发热部件和风机组件分别电连接电控板;还包括支承座、及形态可变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分别连接加热主机和支承座,支承座上设置有多功能容器;空气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保持形态一,加热主机位于支承座上方,且彼此之间形成加热区域,发热部件和风机组件配合作业并向加热区域吹送热风,以对加热区域中的食材加热;实体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保持形态二,支承座位于加热主机上方,发热部件靠近或接触多功能容器,以对多功能容器上的食材加热。

4、作为一具体方案,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一端连接加热主机,第二支撑柱一端连接支承座,第一支撑柱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柱另一端彼此伸缩式插接;形态一,支架组件整体伸展;形态二,支架组件整体收缩。

5、作为又一具体方案,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定位部,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有定位扣,定位扣随第二支撑柱相对第一支撑柱活动,定位部在定位扣的活动轨迹上;当定位扣与定位部相配合时,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保持稳定的位置关系。

6、作为又一具体方案,多功能容器上的内侧壁和内底壁共同围成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相对内底壁反向设置的外底壁朝向加热主机;实体导热工况下,发热部件靠近或接触外底壁。

7、作为又一具体方案,多功能容器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烹饪腔开口端的盖板,盖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空气导热工况下,盖板封闭烹饪腔开口端,第一支撑结构支承于置物面上。

8、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支承座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部,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部,第一防脱部与第二防脱部紧配,使盖板至少在倒置状态下不会脱落。

9、作为又一具体方案,加热主机上设置有热风面和第二支撑结构,热风面朝向外底壁,发热部件设置于热风面上;实体导热工况下,第二支撑结构支承于置物面上。

10、作为又一具体方案,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还包括用于装载食材的加热容器,加热容器可拆卸式设置于加热区域上,热风面封闭加热容器开口端,发热部件所在的腔室连通加热容器内腔。

11、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支架组件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电连接电控板;当支架组件保持形态一或形态二时,感应开关被触发,以至于感应开关产生对应的信号并反馈电控板,电控板由此识别实时工况。

12、作为又一具体方案,加热主机上设置有电连接电控板的总控制面板,总控制面板设置有用于控制空气导热工况的第一控制模式、用于控制实体导热工况的第二控制模式;根据感应开关反馈的信号,电控板允许控制面板以第一控制模式或第二控制模式作业;

13、或者,

14、加热主机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空气导热工况的第一控制面板和用于控制实体导热工况的第二控制面板,第一控制面板和第二控制面板分别电连接电控板;根据感应开关反馈的信号,电控板允许第一控制面板或第二控制面板作业。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6、加热主机与支承座之间通过形态可变的支架组件相互连接;空气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保持形态一,加热主机位于支承座上方,且彼此之间形成加热区域,发热部件和风机组件配合作业并向加热区域吹送热风,以对加热区域中的食材加热,实现空气炸功能;实体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保持形态二,发热部件靠近或接触多功能容器,以对多功能容器上的食材加热,翻转整体使支承座位于加热主机上方,此工况下可实现煎烤涮和火锅等功能;实体导热工况下,加热主机与支承座相互靠近,使产品整体高度减小,避免其容易倾倒,进而提高安全性,同时方便用户实施煎烤涮和火锅等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包括加热主机(100),加热主机(100)上设置有发热部件(12)和风机组件(13),发热部件(12)和风机组件(13)分别电连接电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座(400)、及形态可变的支架组件(200),支架组件(200)分别连接加热主机(100)和支承座(400),支承座(400)上设置有多功能容器(41);空气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200)保持形态一,加热主机(100)位于支承座(400)上方,且彼此之间形成加热区域(A),发热部件(12)和风机组件(13)配合作业并向加热区域(A)吹送热风,以对加热区域(A)中的食材加热;实体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200)保持形态二,发热部件(12)靠近或接触多功能容器(41),以对多功能容器(41)上的食材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架组件(200)包括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第一支撑柱(21)一端连接加热主机(100),第二支撑柱(22)一端连接支承座(400),第一支撑柱(21)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柱(22)另一端彼此伸缩式插接;形态一,支架组件(200)整体伸展;形态二,支架组件(200)整体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柱(21)上设置有定位部(23),第二支撑柱(22)上设置有定位扣(24),定位扣(24)随第二支撑柱(22)相对第一支撑柱(21)活动,定位部(23)在定位扣(24)的活动轨迹上;当定位扣(24)与定位部(23)相配合时,第一支撑柱(21)与第二支撑柱(22)之间保持稳定的位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容器(41)上的内侧壁(4101)和内底壁(4102)共同围成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B),相对内底壁(4102)反向设置的外底壁(4103)朝向加热主机(100);实体导热工况下,发热部件(12)靠近或接触外底壁(4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容器(41)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烹饪腔(B)开口端的盖板(42),盖板(42)上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4201);空气导热工况下,盖板(42)封闭烹饪腔(B)开口端,第一支撑结构(4201)支承于置物面(C)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承座(400)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部(4301),盖板(42)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部(4202),第一防脱部(4301)与第二防脱部(4202)紧配,使盖板(42)至少在倒置状态下不会脱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主机(100)上设置有热风面(1101)和第二支撑结构(1102),热风面(1101)朝向外底壁(4103),发热部件(12)设置于热风面(1101)上;实体导热工况下,第二支撑结构(1102)支承于置物面(C)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装载食材的加热容器(300),加热容器(300)可拆卸式设置于加热区域(A)上,热风面(1101)封闭加热容器(300)开口端,发热部件(12)所在的腔室连通加热容器(300)内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架组件(200)上设置有感应开关(25),感应开关(25)电连接电控板;当支架组件(200)保持形态一或形态二时,感应开关(25)被触发,以至于感应开关(25)产生对应的信号并反馈电控板,电控板由此识别实时工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主机(100)上设置有电连接电控板的总控制面板(14),总控制面板(14)设置有用于控制空气导热工况的第一控制模式、用于控制实体导热工况的第二控制模式;根据感应开关(25)反馈的信号,电控板允许控制面板以第一控制模式或第二控制模式作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包括加热主机(100),加热主机(100)上设置有发热部件(12)和风机组件(13),发热部件(12)和风机组件(13)分别电连接电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座(400)、及形态可变的支架组件(200),支架组件(200)分别连接加热主机(100)和支承座(400),支承座(400)上设置有多功能容器(41);空气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200)保持形态一,加热主机(100)位于支承座(400)上方,且彼此之间形成加热区域(a),发热部件(12)和风机组件(13)配合作业并向加热区域(a)吹送热风,以对加热区域(a)中的食材加热;实体导热工况下,支架组件(200)保持形态二,发热部件(12)靠近或接触多功能容器(41),以对多功能容器(41)上的食材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架组件(200)包括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第一支撑柱(21)一端连接加热主机(100),第二支撑柱(22)一端连接支承座(400),第一支撑柱(21)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柱(22)另一端彼此伸缩式插接;形态一,支架组件(200)整体伸展;形态二,支架组件(200)整体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柱(21)上设置有定位部(23),第二支撑柱(22)上设置有定位扣(24),定位扣(24)随第二支撑柱(22)相对第一支撑柱(21)活动,定位部(23)在定位扣(24)的活动轨迹上;当定位扣(24)与定位部(23)相配合时,第一支撑柱(21)与第二支撑柱(22)之间保持稳定的位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多功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容器(41)上的内侧壁(4101)和内底壁(4102)共同围成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b),相对内底壁(4102)反向设置的外底壁(4103)朝向加热主机(100);实体导热工况下,发热部件(12)靠近或接触外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涛朱恭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千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