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61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成型模块和脱料模块,所述成型模块包括安装底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顶部的下模、扣合于所述下模顶部的上模、安装于所述上模两侧的两个平衡顶板。本技术中,两个液压缸配合,上模压铸下模内的工件成型,然后在上模上升时,跟随上模运动的板体先拉着工字形杆上升,然后工字形杆将气囊、两个弹簧拉长,进气管向变形后的气囊输送更多空气,然后在弹簧拉长至极致时,工字形杆从开口处脱离,然后弹簧失去限制,猛然带着气囊复形,然后气囊内的空气从三个出气管处喷出,然后下模内的工件被吹出,有效避免工件脱料时损坏,提高产品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2、注塑模具在使用前,各项参数都会经过严格的调试,这也使得每样加工出的产品,成品效果都很好,但是在涉及到脱料方面时,由于脱料需要接触刚成型的产品,导致产品极容易损坏、变形,这里面塑料制品尤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成型模块和脱料模块,所述成型模块包括安装底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顶部的下模、扣合于所述下模顶部的上模、安装于所述上模两侧的两个平衡顶板、连接于所述安装底板和平衡顶板之间的液压缸,所述脱料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顶部的气囊、安装于所述气囊内部的两个弹簧、与所述气囊连接且连通的两个进气管、安装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气囊连接且连通的三个出气管、安装于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二单向阀、与所述上模后侧连接的板体、开设于所述板体上的两个开口、活动贯穿于所述开口并且与所述气囊连接的工字形杆。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液压缸配合,上模压铸下模内的工件成型,然后在上模上升时,跟随上模运动的板体先拉着工字形杆上升,然后工字形杆将气囊、两个弹簧拉长,进气管向变形后的气囊输送更多空气,然后在弹簧拉长至极致时,工字形杆从开口处脱离,然后弹簧失去限制,猛然带着气囊复形,然后气囊内的空气从三个出气管处喷出,然后下模内的工件被吹出,有效避免工件脱料时损坏,提高产品良品率。

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液压缸串联,所述液压缸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结构设计,本装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和智能。

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气囊贴合于下模后侧,所述气囊设置为o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布局设计,气囊不会影响到上模的升降。

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进气管分别位于两个弹簧后侧,两个进气管与三个出气管交错排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排列方式,气囊进气、出气互补干扰,提高气囊的工作稳定性。

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工字形杆分别位于两个弹簧顶部,所述工字形杆顶端直径大于开口直径,所述工字形杆由橡胶材料制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尺寸设计,板体能够拉着工字形杆上升至足够高度,又能使工字形杆及时脱离,保证脱料作业的稳定性。

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底板顶部安装有缓坡,所述缓坡贴合于下模前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坡,可以防止成型工件摔坏。

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坡顶部安装有软垫,所述软垫呈倾斜设置,并且软垫后侧顶部与下模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软垫,可以防止工件滑落时被磨伤。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技术中,两个液压缸配合,上模压铸下模内的工件成型,然后在上模上升时,跟随上模运动的板体先拉着工字形杆上升,然后工字形杆将气囊、两个弹簧拉长,进气管向变形后的气囊输送更多空气,然后在弹簧拉长至极致时,工字形杆从开口处脱离,然后弹簧失去限制,猛然带着气囊复形,然后气囊内的空气从三个出气管处喷出,然后下模内的工件被吹出,有效避免工件脱料时损坏,提高产品良品率。

19、2.本技术中,从下模内脱出的成品工件,直接落在被缓坡支撑的软垫上,工件从软垫上滑落,有效避免工件被摔伤、磨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良品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液压缸(150)串联,所述液压缸(150)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10)贴合于下模(120)后侧,所述气囊(210)设置为O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进气管(230)分别位于两个弹簧(220)后侧,两个进气管(230)与三个出气管(250)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工字形杆(290)分别位于两个弹簧(220)顶部,所述工字形杆(290)顶端直径大于开口(280)直径,所述工字形杆(290)由橡胶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10)顶部安装有缓坡(300),所述缓坡(300)贴合于下模(120)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坡(300)顶部安装有软垫(400),所述软垫(400)呈倾斜设置,并且软垫(400)后侧顶部与下模(120)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液压缸(150)串联,所述液压缸(150)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10)贴合于下模(120)后侧,所述气囊(210)设置为o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伤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进气管(230)分别位于两个弹簧(220)后侧,两个进气管(230)与三个出气管(250)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楚荣张勇帆张盛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晨晏塑胶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