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
2、厌氧氨氧化工艺,相比传统硝化反硝化可节省60%以上的曝气量,节省100%的碳源投加,实现了污水处理的绿色低碳,但目前主要应用于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当中,应用于主流城市污水处理厂常面临基质浓度低、水质波动大、污水温度低的难题,导致厌氧氨氧化菌不易富集,启动周期长,启动成功之后厌氧氨氧化菌也面临持续退化的风险,难以实现长久稳定运行。因此实现主流城市污水处理的厌氧氨氧化过程仍为行业难题。
3、当前为实现主流市政污水处理的厌氧氨氧化启动与运行,现有技术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4、cn113735264a公开了一种泥膜混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自养脱氮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其首先接种短程硝化絮状污泥,投加悬浮填料,构成mbbr反应器,在常温下,控制进水氨氮浓度和亚氮浓度的比例,在较高曝气量下维持短程,适当增加缺氧时间,成功富集厌氧氨氧化菌。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后逐渐减少曝气量降低do,增加曝气时间,诱导好氧氨氧化菌和anaob在曝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第一反应池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第一闸门,第二反应池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第二闸门,第三反应池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第三闸门,第四反应池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第四闸门,通过打开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第三闸门或第四闸门,可以使得对应的反应池内的悬浮载体流向下一反应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池和第五反应池通过过水廊道连接,在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第一反应池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第一闸门,第二反应池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第二闸门,第三反应池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第三闸门,第四反应池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第四闸门,通过打开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第三闸门或第四闸门,可以使得对应的反应池内的悬浮载体流向下一反应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池和第五反应池通过过水廊道连接,在第一反应池的过水廊道侧设置有第一过水闸门,在第五反应池的拦截筛网的前端和后端过水廊道侧分别设置第二过水闸门和第三过水闸门,第五反应池中的搅拌装置安装在第二过水闸门的相对侧,在第五反应池的拦截筛网后设置有可提升出水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曝气装置为穿孔曝气,开孔直径为4~6mm;所有反应池的mlss<500mg/l,悬浮载体的平均空隙直径>5mm,所述的悬浮载体填充率为30%~6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反应池搅拌装置的安装高度高于水深的50%处且不超出液面;所述的可提升出水堰提升高度大于第二过水闸门高度的50%;每个反应池内拦截筛网的孔径为对应的悬浮载体直径的5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中搅拌装置的功率密度为5~15w/m3;所述的第三反应池do为6~8mg/l,第四反应池、第五反应池的do均为4~6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迁移式生物膜自养脱氮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启,吴迪,周家中,韩文杰,魏强,程丽洁,管锐建,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