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及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及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0352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包括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根据地层测试温度并结合岩性纵向规律,在纵向模型上拟合热储温度场;将横向模型分割成多个计算单元,根据纵向模型和拟合的热储温度场,确定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和热储温度,并基于所确定的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和热储温度计算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通过汇总各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得到待评价区域的总热储资源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提高地储资源评价精度及热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资源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以及一种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新能源,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评价是指导区域地热资源开发规划及热井方案编制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地热取灌井网设计的关键。常规地热资源评价未考虑热储地质规律。传统水文地质方法是对拟定区域内的地热田进行拟三棱柱单元剖分,然后对每一个棱柱单元进行计算,最后对其求和得出总的热储资源量。该方法因棱柱单元大,未考虑实际构造、沉积等地质规律,精度偏低,并且尚未实践综合区域热储资源量的个性化地热取灌井网设计。

2、鉴于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状,依托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一种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以及一种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地储资源评价精度及热利用率的目的。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包括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所述纵向模型表征所述热储层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的纵向展布规律;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所述横向模型表征所述热储层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的横向展布规律;根据地层测试温度并结合岩性纵向规律,在所述纵向模型上拟合热储温度场;将所述横向模型分割成多个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纵向模型和拟合的热储温度场,确定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和热储温度,并基于所确定的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和热储温度计算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通过汇总各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得到所述待评价区域的总热储资源量。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包括: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地热地质概念模型,所述地热地质概念模型表征待评价区域的基础地热要素展布规律,所述基础地热要素展布规律包括盖层展布规律、热储层展布规律以及通道展布规律,其中,基于所述热储层展布规律确定所述热储层的纵向模型。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利用所述待评价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和/或三维地震资料来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地热地质概念模型。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包括:依托区域沉积认识,识别热储层中的沉积相,所述沉积相包括河道间泥相和热储砂体相,所述横向模型体现所述河道间泥相和所述热储砂体相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的横向展布规律。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计算热储资源量时,仅计算沉积相为热储砂体相的区域的热储资源量,沉积相为河道间泥相的区域的热储资源量视为零。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层测试温度根据所述待评价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获得。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根据热储法计算。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温度为每个计算单元的平均热储温度,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为基于所述纵向模型确定的平均热储厚度。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

11、qr=cad(t1-t0)

12、

13、其中,qr为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单位为j,

14、a为每个计算单元的面积,单位为m2;

15、d为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单位为m;

16、tr为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平均温度,单位为℃;

17、t0为所述待评价区域所在地的年平均气温,单位为℃;

18、c为热储岩石和水的平均比热容,单位为j/m3·℃;

19、ρr为热储岩石密度,单位为kg/m3;

20、cr为热储岩石比热,单位为j/kg·℃;

21、ρw为地热水密度,单位为kg/m3;

22、cw为水的比热,单位为j/kg·℃;

23、为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岩石的空隙度,无量纲。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网格法将横向模型分割成多个计算单元。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三棱柱法将横向模型分割成多个计算单元。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包括部署井和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所述纵向模型表征所述热储层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的纵向展布规律;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包括部署井和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所述横向模型表征所述热储层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的横向展布规律;根据地层测试温度并结合岩性纵向规律,在所述纵向模型上拟合热储温度场;根据所述纵向模型以及拟合的热储温度场,预测所述部署井处对应的热储厚度以及热储温度,并据此预测所述部署井处的热储资源量。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建立包括部署井和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包括:建立包括部署井和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区域的地热地质概念模型,所述地热地质概念模型表征所述区域的基础地热要素展布规律,所述基础地热要素展布规律包括盖层展布规律、热储层展布规律以及通道展布规律,其中,基于所述热储层展布规律确定所述热储层的纵向模型。

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利用所述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和/或三维地震资料来建立所述区域的地热地质概念模型。

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所述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包括:依托区域沉积认识,识别热储层中的沉积相,所述沉积相包括河道间泥相和热储砂体相,所述横向模型体现所述河道间泥相和所述热储砂体相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的横向展布规律。

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层测试温度根据所述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确定。

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部署井处的热储资源量根据热储法预测。

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部署井处对应的热储温度为所述部署井处对应的平均热储温度,所述部署井处对应的热储厚度为基于所述纵向模型确定的部署井处的平均热储厚度。

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包括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所述纵向模型表征所述热储层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的纵向展布规律;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所述横向模型表征所述热储层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的横向展布规律;根据地层测试温度并结合岩性纵向规律,在所述纵向模型上拟合热储温度场;将所述横向模型分割成多个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纵向模型和拟合的热储温度场,确定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和热储温度,并基于所确定的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和热储温度计算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依据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设计取灌井网。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待评价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和/或三维地震资料来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地热地质概念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热储资源量时,仅计算沉积相为热储砂体相的区域的热储资源量,沉积相为河道间泥相的区域的热储资源量视为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储层中的沉积相依据所述待评价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测试温度根据所述待评价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根据热储法计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温度为每个计算单元的平均热储温度,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为基于所述纵向模型确定的平均热储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网格法将横向模型分割成多个计算单元。

11.一种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包括部署井和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和/或三维地震资料来建立所述区域的地热地质概念模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所述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测试温度根据所述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署井处的热储资源量根据热储法预测。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署井处对应的热储温度为所述部署井处对应的平均热储温度,所述部署井处对应的热储厚度为基于所述纵向模型确定的部署井处的平均热储厚度。

18.一种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热储资源量时,仅计算沉积相为热储砂体相的区域的热储资源量,沉积相为河道间泥相的区域的热储资源量视为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纵向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待评价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和/或三维地震资料来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地热地质概念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区域沉积认识建立所述待评价区域的热储层的横向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热储资源量时,仅计算沉积相为热储砂体相的区域的热储资源量,沉积相为河道间泥相的区域的热储资源量视为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储层中的沉积相依据所述待评价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测试温度根据所述待评价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完钻井的录井资料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资源量根据热储法计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温度为每个计算单元的平均热储温度,每个计算单元的热储厚度为基于所述纵向模型确定的平均热储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热储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网格法将横向模型分割成多个计算单元。

11.一种部署井地热热储资源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中阔马宏斌孙洪军李洪海李蔓邱树立姜越季静刘慧史海涛刘洁苏鸣久曲美静周羿李鑫王熙琼黄思琪任天晓程亮王炳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