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五类线传送CDMA信号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0322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五类线传送CDMA信号的装置,采用五类线传送CDMA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近端装置和远端装置通过五类线网线相连接;五类线的1、2线芯分别与基带发送端口相连接,五类线的3、6线芯分别与基带接收端口相连接;发送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制成带宽为14MHz,中心频率为20MHz的中频信号;接收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制成带宽为14MHz,中心频率为40MHz的中频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以太网信号和CDMA信号共五类线安全共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五类线应用于CDMA系统,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以 太网信号和CDMA信号共五类线安全共传。
技术介绍
目前CDMA网络已经实现了信号的广覆盖,但是在解决深度覆盖中受制于各种客 观原因,仍然存在不少信号盲区、弱区和导频污染区。现有的以太网只使用了五类线中的 两对芯(1、2、3、6)进行以太网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还空余了两对芯,五类线的工作带宽可达 100MHz,CDMA五类线分布系统通过将射频频段的CDMA无线信号下变频为中心频率为70MHz 和115MHz的中频信号,利用五类线空余的两对芯传送CDMA信号和监控信息,但是由于现有 的以太网信号是采用数字基带信号传输,对应信号的频谱分布范围非常广,高达数百MHz, 严重干扰了在五类线中传输的CDMA中频信号,会造成设备底噪的抬升,如果不加以处理, 将抬升15 30dB以上,而设备底噪,特别是设备上行底噪的抬升将严重影响信源基站的 接收机灵敏度,严重时甚至会使基站瘫痪,无法工作,因此如果不解决以太网信号对CDMA 中频信号干扰的问题,CDMA五类线分布系统将无法实现与以太网信号的共五类线合路传 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五类线传送CDMA信号的装置,克服以太网信号 对CDMA中频信号干扰的问题,实现CDMA信号与以太网信号的合路传输。主要技术方案是采用五类线传送CDMA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近端装置和远端装置通过五类线(网 线)相连接;五类线的1、2线芯分别与基带发送端口相连接,五类线的3、6线芯分别与基带 接收端口相连接;发送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制成带宽为14MHz,中心频率为20MHz的中 频信号;接收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制成带宽为14MHz,中心频率为40MHz的中频信号。在发送端将曼彻斯特编码的以太网信号解码成单极性码的原始信号,到达接收端 后,重新对数据进行曼彻斯特编码。用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作为解调后一码元的参考相位,解调后的输出就是所需要 的数字信号。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以太网信号和CDMA信号共五类线安全共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系统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矩形脉冲波形及对应频谱。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DPSK调制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DPSK差分相干解调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曼彻斯特编码电路。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曼彻斯特解码电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看附图,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为近端装置和远端装置通过五类线(网线)相连接;五类线的1、2线芯分别与基带发送端 口相连接,五类线的3、6线芯分别与基带接收端口相连接;发送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 制成带宽为14MHz,中心频率为20MHz的中频信号;接收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制成带宽 为14MHz,中心频率为40MHz的中频信号。在发送端将曼彻斯特编码的以太网信号解码成单极性码的原始信号,到达接收端 后,重新对数据进行曼彻斯特编码。用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作为解调后一码元的参考相位,解调后的输出就是所需要 的数字信号。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1、在以太网信号发送方向,交换机侧输出的以太网信号首先进入近端装置的下行链 路,通过曼彻斯特解码器将以太网信号转换成单极性码,然后通过DPSK(差分移相键控调 制)调制器,把基带信号调制成中心频率为20MHz的载波信号,调制后的载波信号再通过 中心频率为20MHz,带宽为14MHz的带通滤波器限制信号频谱带宽,最后经过差分转换将信 号转换成差分信号,传送到五类线的1、2线芯上。远端装置上的下行链路则进行相应的逆 过程变换,将接收到的1、2线芯上的信号依次进行差分变换、DPSK解调、曼彻斯特解码,最 后恢复成常规的以太网信号传送给用户电脑。2、在以太网信号接收方向,用户电脑输出的以太网信号首先通过远端装置的上行 链路,接收到的以太网数字基带信号,通过曼彻斯特解码器将以太网信号转换成单极性码, 然后通过DPSK (差分移相键控调制)调制器,把基带信号调制成中心频率为40MHz的载波 信号,调制后的载波信号再通过中心频率为40MHz,带宽为14MHz的带通滤波器限制信号 频谱带宽,最后经过差分转换将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传送到五类线的3、6线芯上。近端 装置的上行链路则进行相应的逆过程变换,将接收到的3、6线芯上的信号依次进行差分变 换、DPSK解调、曼彻斯特解码,最后恢复成常规的以太网信号传送给交换机。3、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解码程序,在以太网数据发送端将曼彻斯特编码的以太网 信号解码成单极性码的原始信号,到达接收端后,重新对数据进行曼彻斯特编码,通过这项 技术,可以减少50%的信号带宽。曼彻斯特编码是采用每个数据码元用两个极性相反的脉 冲表示,如“1”码用正、负脉冲表示,“0”码用负正脉冲表示,这种码型能够完全消除直流分 量,利于基带信号直接传输,但是由于信号的周期变成了原先的一半,对应信号的频率占用 带宽扩展了一半,频谱利用率低。4、采用DPSK差分相干解调技术,用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作为解调后一码元的参 考相位,解调后的输出就是所需要的数字信号,无需进行差分码和绝对码的码变换。常规的 相干解调方法恢复调制的数字信后,还需要再接一个变码器,将差分码转换成绝对码,才能 得到最终的基带数字信号,增加了芯片资源的开销。5、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在其中一对芯线(4、5)上同时传输上行模拟中频差分 信号、下行模拟中频差分信号、IOMHz参考时钟差分信号,减少了芯线的使用和信号的相互 干扰。由于五类线的线芯有限,只有四对线,以太网数据接收发送就占用了 1、2、3、6两对 线,剩余两对线需要传送RS485差分监控信号、上行模拟中频差分信号、下行模拟中频差分 信号、IOMHz参考时钟差分信号一共四种差分信号,每种差分信号如果都占用一对芯线来传 输,显然五类线剩余的两对芯线在数量上根本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另外 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限制每种信号的工作带宽,也减小了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本技术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一、DPSK差分移相键控调制器、解调器传统的以太网信号是直接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基带信号传输,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收、 发两端都无需额外的设备,成本低廉,但是频谱利用率非常低。根据傅里叶变换,当时域信 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五类线传送CDMA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近端装置和远端装置通过五类线网线相连接;五类线的1、2线芯分别与基带发送端口相连接,五类线的3、6线芯分别与基带接收端口相连接;发送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制成带宽为14MHz,中心频率为20MHz的中频信号;接收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制成带宽为14MHz,中心频率为40MHz的中频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采用五类线传送CDMA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近端装置和远端装置通过五类线网线相连接;五类线的1、2线芯分别与基带发送端口相连接,五类线的3、6线芯分别与基带接收端口相连接;发送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制成带宽为14MHz,中心频率为20MHz的中频信号;接收的基带以太网数字信号调制成带宽为14MHz,中心频率为40MHz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建祥赖克中陈群峰潭金生翟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