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316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包括空气储气罐和氮气储气罐,所述的空气储气罐一侧通过进气管路依次连接A塔、B塔和C塔底部,所述的氮气储气罐一侧通过出气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的A塔、B塔和C塔顶部,所述的进气管路上依次安装有与所述的A塔底部相连通的第一进气阀、与所述的B塔底部相连通的第二进气阀和与C塔底部相连通的第三进气阀,提高了制氮系统,碳分子筛使用效率,可达60%以上,三塔式制氮系统在一个周期内2/3的碳分子筛在进行吸附,1/3的碳分子筛在进行再生,并且不会因为均压导致氮气断供,至少能保证有个塔处于吸附状态,制氮系统受桶的大小和结构,影响碳分子筛的填充量,三塔式结构可以提升制氮系统制取氮气的上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


技术介绍

1、psa制氮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下:采用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任何一种吸附剂在吸附同一气体时,在吸附剂可承受压力范围内,气体压力越高,吸附剂的吸量就越大。反之,压力越低,则吸附量越小。所以当空气压力升高时,碳分子筛将大量吸附氧气、二氧化碳等无用气体。当压力降至常压时,其对氧气、二氧化碳等无用气体的吸附量非常小,所以能对碳分子筛进行解析,常规双塔制氮系统,一个周期中只有一半的碳分子筛在进行吸附,另一半在进行再生,算上均压时间碳分子筛的利用效率不足50%,正常的psa变压吸附制氮系统都为俩个吸附塔结构,当一个吸附塔中的碳分子筛进行吸附制取氮气时,另一个塔则是对碳分子筛进行解析。所以碳分子筛的使用效率不到50%。为了提高psa制氮机的制取效率,提出三塔式制氮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包括空气储气罐和氮气储气罐,所述的空气储气罐一侧通过进气管路依次连接a塔、b塔和c塔底部,所述的氮气储气罐一侧通过出气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的a塔、b塔和c塔顶部,所述的进气管路上依次安装有与所述的a塔底部相连通的第一进气阀、与所述的b塔底部相连通的第二进气阀和与c塔底部相连通的第三进气阀,所述的出气管路上依次安装有与所述的a塔顶部相连通的第一出气阀、与所述的b塔顶部相连通的第二出气阀和与c塔顶部相连通的第三出气阀。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气管路靠所述的a塔末端安装有第一泄放阀,所述的进气管路靠所述的b塔末端安装有第二泄放阀,所述的进气管路靠所述的c塔末端安装有第三泄放阀。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a塔、b塔和c塔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下均压阀、第二下均压阀和第三下均压阀。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出气管路靠所述的a塔末端安装有第一上均压阀,所述的出气管路靠所述的b塔末端安装有第二上均压阀,所述的出气管路靠所述的c塔末端安装有第三上均压阀。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a塔、b塔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旁通阀,所述的b塔与所述的c塔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二旁通阀。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a塔、b塔和c塔一侧均安装有压力表阀。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a塔、b塔和c塔中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相连通的第一中均压阀、第二中均压阀和第三中均压阀。

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末端安装有消音器。

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氮气储气罐靠所述的消音器一侧依次安装有纯度控制泄放阀和纯度控制出气阀,所述的纯度控制出气阀一侧安装有流量计和调压阀。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制氮系统,碳分子筛使用效率,可达60%以上,三塔式制氮系统在一个周期内2/3的碳分子筛在进行吸附,1/3的碳分子筛在进行再生,并且不会因为均压导致氮气断供,至少能保证有个塔处于吸附状态,制氮系统受桶的大小和结构,影响碳分子筛的填充量,三塔式结构可以提升制氮系统制取氮气的上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包括空气储气罐(28)和氮气储气罐(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储气罐(28)一侧通过进气管路(32)依次连接A塔(24)、B塔(25)和C塔(26)底部,所述的氮气储气罐(27)一侧通过出气管路(33)依次连接所述的A塔(24)、B塔(25)和C塔(26)顶部,所述的进气管路(32)上依次安装有与所述的A塔(24)底部相连通的第一进气阀(1)、与所述的B塔(25)底部相连通的第二进气阀(2)和与C塔(26)底部相连通的第三进气阀(3),所述的出气管路(33)上依次安装有与所述的A塔(24)顶部相连通的第一出气阀(16)、与所述的B塔(25)顶部相连通的第二出气阀(17)和与C塔(26)顶部相连通的第三出气阀(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路(32)靠所述的A塔(24)末端安装有第一泄放阀(10),所述的进气管路(32)靠所述的B塔(25)末端安装有第二泄放阀(11),所述的进气管路(32)靠所述的C塔(26)末端安装有第三泄放阀(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塔(24)、B塔(25)和C塔(26)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下均压阀(4)、第二下均压阀(5)和第三下均压阀(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路(33)靠所述的A塔(24)末端安装有第一上均压阀(13),所述的出气管路(33)靠所述的B塔(25)末端安装有第二上均压阀(14),所述的出气管路(33)靠所述的C塔(26)末端安装有第三上均压阀(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塔(24)、B塔(25)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旁通阀(20),所述的B塔(25)与所述的C塔(26)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二旁通阀(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塔(24)、B塔(25)和C塔(26)一侧均安装有压力表阀(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塔(24)、B塔(25)和C塔(26)中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的进气管路(32)和出气管路(33)相连通的第一中均压阀(7)、第二中均压阀(8)和第三中均压阀(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路(32)和出气管路(33)末端安装有消音器(2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气储气罐(27)靠所述的消音器(29)一侧依次安装有纯度控制泄放阀(19)和纯度控制出气阀(21),所述的纯度控制出气阀(21)一侧安装有流量计(30)和调压阀(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包括空气储气罐(28)和氮气储气罐(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储气罐(28)一侧通过进气管路(32)依次连接a塔(24)、b塔(25)和c塔(26)底部,所述的氮气储气罐(27)一侧通过出气管路(33)依次连接所述的a塔(24)、b塔(25)和c塔(26)顶部,所述的进气管路(32)上依次安装有与所述的a塔(24)底部相连通的第一进气阀(1)、与所述的b塔(25)底部相连通的第二进气阀(2)和与c塔(26)底部相连通的第三进气阀(3),所述的出气管路(33)上依次安装有与所述的a塔(24)顶部相连通的第一出气阀(16)、与所述的b塔(25)顶部相连通的第二出气阀(17)和与c塔(26)顶部相连通的第三出气阀(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路(32)靠所述的a塔(24)末端安装有第一泄放阀(10),所述的进气管路(32)靠所述的b塔(25)末端安装有第二泄放阀(11),所述的进气管路(32)靠所述的c塔(26)末端安装有第三泄放阀(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塔(24)、b塔(25)和c塔(26)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下均压阀(4)、第二下均压阀(5)和第三下均压阀(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塔式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东润林培锋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伊普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