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31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防辐射门本体,且防辐射门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密封条,所述防辐射门本体的底端均匀安装有橡胶凸条,所述橡胶凸条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设置于底座的顶端,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本技术通过防辐射门本体两侧的密封条初步对其进行防护,防止关闭防辐射门本体时电磁辐射从两侧漏出,且在手动关闭防辐射门本体时,带动橡胶凸条同步运动,当将防辐射门本体完全关闭后,在限位槽的配合下将橡胶凸条卡进限位槽的内部,且限位槽的深度小于橡胶凸条的长度,通过限位槽可以对橡胶凸条进行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辐射门,特别涉及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


技术介绍

1、辐射指的是由发射源发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不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在医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时需要安装防辐射门;

2、现有的防辐射门是通过安装在墙体的传动框架带动防护门进行开合,因防护门需要移动,防护门下方就需留一定的门缝,避免防护门与底面摩擦,但现有的防辐射未对门缝进行防护,导致电磁辐射会从门缝射出,从而造成电磁辐射的泄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防辐射门门下缝未安装防护结构,导致电磁辐射泄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防辐射门本体,且防辐射门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密封条,所述防辐射门本体的底端均匀安装有橡胶凸条,所述橡胶凸条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设置于底座的顶端,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两端均安装有撞击球,一组所述撞击球的一侧安装有撞击块,另一组所述撞击球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屏蔽条,所述第二屏蔽条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二密封锥齿,所述第二密封锥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屏蔽条,所述第一屏蔽条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密封锥齿,所述连接块一端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贯穿有铰接组件。

3、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时,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屏蔽条与的相互配合可以初步提高其密封性,且通过密封条、橡胶凸条与限位槽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性,降低电磁辐射从门缝射出。

4、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在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均小于橡胶凸条的高度。

5、优选的,所述橡胶凸条在防辐射门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橡胶凸条呈等间距分布。

6、优选的,所述撞击球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撞击球均为柔性材质。

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截面为半弧形,所述连接块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两组,且呈对称分布。

8、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锥齿与第二密封锥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密封锥齿与第二密封锥齿呈交错分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实现了从多方面提高门缝的密封性,防止电磁辐射泄漏;

10、通过防辐射门本体两侧的密封条初步对其进行防护,防止关闭防辐射门本体时电磁辐射从两侧漏出,且在手动关闭防辐射门本体时,带动橡胶凸条同步运动,当将防辐射门本体完全关闭后,在限位槽的配合下将橡胶凸条卡进限位槽的内部,且限位槽的深度小于橡胶凸条的长度,通过限位槽可以对橡胶凸条进行挤压,从而减小防辐射门本体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即提高了防辐射门本体底端密闭性,防止电磁辐射泄漏;

11、通过关闭防辐射门本体,使得防辐射门本体一侧的撞击块撞击撞击球,在铰接组件的配合下带动连接块翻转并挤压复位弹簧,连接块翻转运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侧的撞击球做同步运动,使得带动撞击球一侧去挤压第一屏蔽条,即使第一密封锥齿卡入到对应的第二密封锥齿中,对防辐射门本体的下方进行进一步的遮挡防护,增强底座与防辐射门本体之间的密封性,通过上述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磁辐射的泄漏,提高了防辐射门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防辐射门本体(3),且防辐射门本体(3)的两侧均安装有密封条(2),所述防辐射门本体(3)的底端均匀安装有橡胶凸条(5),所述橡胶凸条(5)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槽(6),且限位槽(6)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所述底座(1)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安装框(4),所述底座(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两端均安装有撞击球(8),一组所述撞击球(8)的一侧安装有撞击块(9),另一组所述撞击球(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屏蔽条(12),所述第二屏蔽条(12)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二密封锥齿(15),所述第二密封锥齿(15)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屏蔽条(11),所述第一屏蔽条(1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密封锥齿(14),所述连接块(13)一端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7),所述连接块(13)的内部贯穿有铰接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6)在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所述限位槽(6)的深度均小于橡胶凸条(5)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凸条(5)在防辐射门本体(3)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橡胶凸条(5)呈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球(8)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撞击球(8)均为柔性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3)的截面为半弧形,所述连接块(13)在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且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锥齿(14)与第二密封锥齿(15)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密封锥齿(14)与第二密封锥齿(15)呈交错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辐射门的门下缝屏蔽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防辐射门本体(3),且防辐射门本体(3)的两侧均安装有密封条(2),所述防辐射门本体(3)的底端均匀安装有橡胶凸条(5),所述橡胶凸条(5)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槽(6),且限位槽(6)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所述底座(1)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安装框(4),所述底座(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两端均安装有撞击球(8),一组所述撞击球(8)的一侧安装有撞击块(9),另一组所述撞击球(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屏蔽条(12),所述第二屏蔽条(12)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二密封锥齿(15),所述第二密封锥齿(15)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屏蔽条(11),所述第一屏蔽条(1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密封锥齿(14),所述连接块(13)一端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7),所述连接块(13)的内部贯穿有铰接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李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光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