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017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包括底板,该底板上设置有可相互配合转动的转动座和转台,所述转台的上方设置有下支撑臂,该下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有上摆臂,所述上摆臂与所述下支撑臂转动配合,所述上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端架,该端架与所述上摆臂的端部转动配合,且可沿所述上摆臂端部的周向旋转,所述端架上设置有导向管。有益效果在于:将内镜的端部贯穿导向管后进镜,通过调节转台、下支撑臂、上摆臂和端架的方向及角度,即可对胃镜的进镜方向进行调节和导向,在导向管的导向下,可避免医护人员手部位置不稳定而引起的镜体横向摆动,从而减少对患者咽喉位置的刺激,提高进镜和检查操作的舒适度;调节使用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镜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内镜检查相对于其他影像学如消化道造影、腹部超声、ct等相比,具有能够获取标本进一步做病理检查的优势,可对发生在消化道的炎症、溃疡、良性和恶性肿瘤;肝、胆、胰管道系统的良、恶性病变;腹腔脏器的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在内镜检查时,由于采用经口进镜的方式,在不进行麻醉时会造成患者的不适;并且由于进镜方向完全由医护人员手动控制,在进镜过程中会因手部位置不稳定导致胃镜镜体产生少量的摆动,引起镜体在患者咽喉位置存在横向的摆动,增加了对咽喉位置的刺激,进一步造成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对内镜的进镜提供外部支撑,可使得进镜方向更加稳定,且减少进镜对患者咽喉位置的刺激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包括底板,该底板上设置有可相互配合转动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该底板(1)上设置有可相互配合转动的转动座(2)和转台(3),所述转台(3)的上方设置有下支撑臂(4),该下支撑臂(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摆臂(5),所述上摆臂(5)与所述下支撑臂(4)转动配合,所述上摆臂(5)的另一端设置有端架(6),该端架(6)与所述上摆臂(5)的端部转动配合,且可沿所述上摆臂(5)端部的周向旋转,所述端架(6)上设置有导向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通过螺钉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该螺钉自下而上贯穿所述底板(1)后与所述转动座(2)的底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该底板(1)上设置有可相互配合转动的转动座(2)和转台(3),所述转台(3)的上方设置有下支撑臂(4),该下支撑臂(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摆臂(5),所述上摆臂(5)与所述下支撑臂(4)转动配合,所述上摆臂(5)的另一端设置有端架(6),该端架(6)与所述上摆臂(5)的端部转动配合,且可沿所述上摆臂(5)端部的周向旋转,所述端架(6)上设置有导向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通过螺钉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该螺钉自下而上贯穿所述底板(1)后与所述转动座(2)的底部连接,所述转动座(2)与所述转台(3)之间设置有转动轴和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锁紧件(8)为安装在所述转台(3)上的弹簧柱塞,所述转动座(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匹配所述弹簧柱塞的定位孔,该定位孔在沿以转动座(2)的中心处为圆点的圆弧上均匀分布,所述弹簧柱塞的顶部设置有拉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镜进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勇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市龙马潭区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