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9775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属于稻飞虱防治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稻飞虱室内种群建立,饲用水稻苗批量生产,稻飞虱低龄若虫批量生产;还包括稻飞虱室内种群复壮,周期为1‑2年;所述稻飞虱选自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的一种。所产稻飞虱若虫质量稳定,相对统一,筛选出抗稻飞虱水稻品种对于控制稻飞虱危害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可以实现低龄若虫的大量收集并用于表型鉴定工作,为其提供稳定的虫源,从而大大降低人工采集成本及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稻飞虱防治,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稻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量大、危害时间长,其种类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已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通过刺吸水稻汁液、传播病毒等方式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全国每年危害面积均在数亿亩次,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及品质。

2、目前防治稻飞虱的方法主要是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但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易产生抗药性,而生物农药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筛选抗稻飞虱水稻品种,利用抗稻飞虱基因培育抗虫水稻新品种是控制稻飞虱危害最经济且绿色的途径之一。国内外水稻品种数以万计,并且每年都有大量水稻新品种被培育出来并进行生产,需要对这些品种进行抗稻飞虱表型鉴定,在抗稻飞虱水稻表型鉴定及筛选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低龄稻飞虱若虫。因此,稳定的稻飞虱虫源对抗稻飞虱水稻表型鉴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抗稻飞虱水稻表型鉴定及筛选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低龄稻飞虱若虫而导致的缺乏稳定虫源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稻飞虱室内种群建立:从户外水稻田中收集活体稻飞虱若虫在饲养室内用tn1水稻苗饲养至性成熟后进行交配产卵,收集所产卵并放置于同一养虫笼内进行孵化、生长发育,自由交配并繁殖,用tn1水稻苗续代饲养5代以上;

5、饲用水稻苗批量生产:在育苗室中,tn1水稻种子在水中浸泡并遮光催芽,将露白的tn1水稻种子均匀播撒在水培网格盘内,将网格盘放入盛水盘内,放入育苗室内,种子立针后去掉黑色遮光保湿盖,将盛水盘内的清水替换为营养液,水稻苗生长期间定期补充更换营养液;

6、稻飞虱低龄若虫批量生产:收集所述养虫笼内羽化后并已受孕的稻飞虱短翅雌性成虫,并将其放入内置有饲用水稻苗盆的养虫笼内,当雌性成虫在水稻苗上产卵后将其清除,仅保留带稻飞虱卵的饲用水稻苗在养虫笼内继续培育,定期更换补充饲用水稻苗盆内的营养液。

7、其中:8-9天后,饲用水稻苗内的稻飞虱卵陆续孵化为一龄若虫并在苗上栖息、取食并发育;继续饲养2天后,部分若虫蜕皮为二龄,此时可用于抗稻飞虱性鉴定。按照每株饲用水稻苗平均产出20头稻飞虱若虫,一盆饲用水稻苗可生产1-2龄稻飞虱若虫6000-8000头,由于对时间等条件的严格控制,所产稻飞虱若虫质量稳定,相对统一,与室外稻飞虱种群比较,更适用于可重复性的抗稻飞虱水稻表型鉴定工作。

8、tn1水稻:台中本地1号(taichungnative 1);不携带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经过严格抗虫性鉴定并得到行业公认的高感褐飞虱水稻材料。

9、进一步地,所述稻飞虱室内种群建立还包括稻飞虱室内种群复壮:从距离所述户外水稻田较远的另一户外稻田中收集活体稻飞虱若虫在饲养室内用tn1水稻苗饲养至成虫,雌雄分离后分别饲养至性成熟,分别接入室内种群中的异性性成熟稻飞虱成虫,进行交配产卵,收集所产卵并全部放置于同一养虫笼内进行孵化、生长发育,自由交配并繁殖。

10、进一步地,所述稻飞虱室内种群复壮周期为1-2年。

11、其中:由于室内种群长时间的续代饲养,容易产生近交衰退现象,会出现种群繁殖不稳定的情况,需要每1-2年引进室外的稻飞虱若虫,对室内种群进行复壮。

12、进一步地,所述饲养室的条件为: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室内温度控制在28±1℃,室内光照采用全光谱led灯,光照强度为以光量子通量密度在0-300umol/m2/s内可控,每日光照强度随时间呈抛物线变化,早晨和傍晚时段光照强度低,中午时段光照强度达到峰值,每日北京时间5:00-19:00光照,光照周期14l∶10d。

13、进一步地,所述育苗室的条件为: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室内温度控制在28±1℃;室内光照采用全光谱led灯,光照强度为以光量子通量密度在0-1000umol/m2/s内可控,每日光照强度随时间呈抛物线变化,早晨和傍晚时段光照强度低,中午时段光照强度达到峰值,每日北京时间5:00-19:00光照,光照周期14l∶10d。

14、进一步地,所述饲用水稻苗批量生产方式为水培,包括以下步骤:在育苗室中,取tn1水稻种子,用28-32℃清水浸泡36小时,期间换水1-2次,在40℃恒温箱内遮光催芽6小时;将露白的tn1水稻种子均匀播撒在水培网格盘内;将网格盘放入盛水盘内,网格盘上部边缘挂于盛水盘上壁,往盛水盘内注入清水至网格盘底部但不没过种子,盖上黑色遮光保湿盖,放入育苗室内,无光照条件下培育24-48小时,种子立针后去掉黑色遮光保湿盖,将盛水盘内的清水替换为营养液,水稻苗生长期间定期补充更换营养液,7天后水稻苗长至一叶一心。

15、进一步地,所述网格盘的内部尺寸为29cm×22cm×4.5cm,网格盘上部边缘加宽0.8cm,网格小孔的孔径小于tn1种子宽度;所述盛水盘的内部尺寸为32cm×26cm×11.5cm。

16、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液的成份为1.26g/l的霍格兰通用营养液、0.945g/l的四水合硝酸钙,ph值为6.5。

17、进一步地,所述稻飞虱低龄若虫批量生产中,养虫笼的孔径为80目,产卵时间为48h,继续培育时间为8-11天。

18、其中,上述养虫笼的孔径均为80目;霍格兰通用营养液为市售,成份为:硝酸钾607mg/ml,磷酸二氢铵115mg/ml,硫酸镁493mg/ml,edta铁钠盐20mg/ml,硫酸亚铁15mg/ml,硼酸2.86mg/ml,硼砂4.5mg/ml,硫酸锰2.13mg/ml,硫酸铜0.05mg/ml,硫酸锌0.22mg/ml,硫酸铵0.02mg/ml。

19、进一步地,所述稻飞虱选自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的任一种。

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21、1、采用led光源进行光照培养可模拟自然光环境,为稻飞虱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提高稻飞虱若虫的存活率及生长速度;

22、2、所产稻飞虱若虫质量稳定,相对统一,筛选出抗稻飞虱水稻品种对于控制稻飞虱危害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可以实现低龄若虫的大量收集并用于表型鉴定工作,为其提供稳定的虫源,从而大大降低人工采集成本及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飞虱室内种群建立还包括稻飞虱室内种群复壮:从距离所述户外水稻田较远的另一户外稻田中收集活体稻飞虱若虫在饲养室内用TN1水稻苗饲养至成虫,雌雄分离后分别饲养至性成熟,分别接入室内种群中的异性性成熟稻飞虱成虫,进行交配产卵,收集所产卵并全部放置于同一养虫笼内进行孵化、生长发育,自由交配并繁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飞虱室内种群复壮周期为1-2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室的条件为: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室内温度控制在28±1℃,室内光照采用全光谱LED灯,光照强度为以光量子通量密度在0-300umol/m2/s内可控,每日光照强度随时间呈抛物线变化,早晨和傍晚时段光照强度低,中午时段光照强度达到峰值,每日北京时间5:00-19:00光照,光照周期14L∶1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室的条件为: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室内温度控制在28±1℃;室内光照采用全光谱LED灯,光照强度为以光量子通量密度在0-1000umol/m2/s内可控,每日光照强度随时间呈抛物线变化,早晨和傍晚时段光照强度低,中午时段光照强度达到峰值,每日北京时间5:00-19:00光照,光照周期14L∶10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用水稻苗批量生产方式为水培,包括以下步骤:在育苗室中,取TN1水稻种子,用28-32℃清水浸泡36小时,期间换水1-2次,在40℃恒温箱内遮光催芽6小时;将露白的TN1水稻种子均匀播撒在水培网格盘内;将网格盘放入盛水盘内,网格盘上部边缘挂于盛水盘上壁,往盛水盘内注入清水至网格盘底部但不没过种子,盖上黑色遮光保湿盖,放入育苗室内,无光照条件下培育24-48小时,种子立针后去掉黑色遮光保湿盖,将盛水盘内的清水替换为营养液,水稻苗生长期间定期补充更换营养液,7天后水稻苗长至一叶一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盘的内部尺寸为29cm×22cm×4.5cm,网格盘上部边缘加宽0.8cm,网格小孔的孔径小于TN1种子宽度;所述盛水盘的内部尺寸为32cm×26cm×11.5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的成份为1.26g/L的霍格兰通用营养液、0.945g/L的四水合硝酸钙,pH值为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飞虱低龄若虫批量生产中,养虫笼的孔径为80目,产卵时间为48h,继续培育时间为8-11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飞虱选自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的任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飞虱室内种群建立还包括稻飞虱室内种群复壮:从距离所述户外水稻田较远的另一户外稻田中收集活体稻飞虱若虫在饲养室内用tn1水稻苗饲养至成虫,雌雄分离后分别饲养至性成熟,分别接入室内种群中的异性性成熟稻飞虱成虫,进行交配产卵,收集所产卵并全部放置于同一养虫笼内进行孵化、生长发育,自由交配并繁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飞虱室内种群复壮周期为1-2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室的条件为: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室内温度控制在28±1℃,室内光照采用全光谱led灯,光照强度为以光量子通量密度在0-300umol/m2/s内可控,每日光照强度随时间呈抛物线变化,早晨和傍晚时段光照强度低,中午时段光照强度达到峰值,每日北京时间5:00-19:00光照,光照周期14l∶1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室的条件为: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室内温度控制在28±1℃;室内光照采用全光谱led灯,光照强度为以光量子通量密度在0-1000umol/m2/s内可控,每日光照强度随时间呈抛物线变化,早晨和傍晚时段光照强度低,中午时段光照强度达到峰值,每日北京时间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龙清董萌解振兴姜照伟朱永生吴春珠连玲张居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