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涉及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中压蒸汽制备系统工作过程主要为:1、中压供热给水泵的输送来的给水,分别进入高温二级预热器和中压二级预热器,被高温堆主蒸汽凝结水和主蒸汽凝结水加热后送至高温蒸发器和中压蒸发器制备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汇合后依次进入一、二级过热器,利用高温气冷堆主蒸汽将饱和蒸汽过热,加热至53mpa.a,482℃后进入中压蒸汽集配箱送至厂外蒸汽管道。2、高温气冷堆主蒸汽经过二级过热器后一部分进入一级过热器凝结为过冷水,和蒸汽后凝结为过冷水,经高温二级预热器后与一级过热器出口过冷水汇合,进入公用系统。3、主蒸汽经过中压蒸发器后凝结为饱和水,经过中压二级预热器降温后进入公用系统。
2、中压二级过热器主要作用:从工艺角度上讲,其主要作用是把一级过热器出来的过热蒸汽进一步加热,温度提高到所需过热蒸汽温度,保证过热蒸汽具有足够的过热度进入汽轮机做功。在变工况运行时,保证过热蒸汽温意在安全的允许范围内变动。
3、而发夹式换热器作为常用的换热器之一,发夹式换热器介质流程主要为:壳程入口高温介质进入壳体后,与换热管内介质进行换热,通过壳程出口排出换热器,管内相对低温介质进入设备管束后,与壳程更高温的介质换热后排出换热器,从换热角度上讲,发夹式换热器的介质在换热器内部流动时,采用的是纯逆流形态。与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发夹式换热器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和结构紧凑的特点。
4、如公开号为cn202793096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发夹式换热器,包括
5、又如公开号为cn213984740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卧式发夹式换热器限位支撑装置,于发夹式换热器的其中一个管板端设置一个固定支座,另一个管板端设置一个允许管板轴向位移的滑动支座,于发夹式换热器的u形壳体端设置两个相互分离的滚动支座,固定支座、滑动支座、滚动支座均采用鞍式支座,固定支座的底板安装孔为圆孔,滑动支座的底板安装孔为轴向长圆孔,滚动支座的底部为一对左、右布置的滚轮,每个滚轮对应由限位装置支撑,并安装于限位装置的凹槽中,凹槽布置在换热器的轴线方向。如此,换热器同一端的前后侧均能允许和适应轴向位移,避免轴向摆动,同时限制径向摆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再如公开号为cn21586477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发夹式高效换热器,涉及传热器
,包括壳体a段,所述壳体a段的表面穿设有壳侧出口,所述壳体a段的一端设置有壳侧法兰盘,所述壳体a段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管板,所述第一管板的一侧安装有管侧进口,所述壳体a段外侧套设有滑动支板,所述滑动支板一侧安装有小支板;壳体b段,其设置在所述壳体a段的一侧,所述壳体b段的表面穿设有壳侧进口,所述壳体b段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管板。该种发夹式高效换热器,通过壳体c段与壳侧法兰盘连接处设置橡胶圈,让壳体之间的连接变成柔性连接,可以隔振、减噪声,并能防止位移损坏管道与调整安装误差,还可以减少热应力对换热器壳体的破坏。
7、由上可知,各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发夹式换热器,基础结构均是在u形的壳体里面设置换热管束,在壳体设置有壳程入口和壳程出口。然而随着石油化工采用的发夹式规模越来越大,壳程入口流入的高温介质流量流速较大,对换热管束存在较大的冲击力,直接冲刷换热管束容易产生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包括并列布置的两条直段筒体和将两条直段筒体串联的弯头,从而形成u形的换热外壳,换热外壳内设有换热管束,直段筒体的远离弯头的端部设置有管板,管板设置有封头,换热管束的端部固定于管板并连通封头,封头设置有管程出入口,直段筒体的靠近封头的位置设置有壳程出入口,其特征是:直段筒体的内壁对应壳程出入口处设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外壁与直段筒体的内壁围成环形的导流空间。
4、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直段筒体包括壳本体段、以及靠近封头的内径增大的扩径段,导流筒的端部固定于壳本体段并延伸至扩径段处。
5、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壳本体段与扩径段之间的壳壁倾斜布置。
6、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导流筒的端部与壳本体段的内壁相焊接。
7、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导流筒的内壁与壳本体段的内壁相持平。
8、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换热外壳内设置有多块折流板,换热管束穿过多块折流板,多块折流板分布于壳本体段和导流筒内,且/或弯头中设置有多块防震支撑板,换热管束穿过多块防震支撑板。
9、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壳本体段和扩径段为相互一体成型结构,或为相互焊接结构。
10、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管程出入口相对直段筒体的轴向倾斜布置。
11、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换热管束为呈u形的多条管体。
12、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两条直段筒体之间设置有支撑座。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技术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直段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导流筒,壳程出入口流入的介质冲刷导流筒后才流向换热管束,避免了直接冲击换热管束带来的震动。而且导流筒设置在直段筒体的内部,整体结构紧凑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包括并列布置的两条直段筒体和将两条直段筒体串联的弯头,从而形成U形的换热外壳,换热外壳内设有换热管束,直段筒体的远离弯头的端部设置有管板,管板设置有封头,换热管束的端部固定于管板并连通封头,封头设置有管程出入口,直段筒体的靠近封头的位置设置有壳程出入口,其特征是:直段筒体的内壁对应壳程出入口处设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外壁与直段筒体的内壁围成环形的导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直段筒体包括壳本体段、以及靠近封头的内径增大的扩径段,导流筒的端部固定于壳本体段并延伸至扩径段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壳本体段与扩径段之间的壳壁倾斜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导流筒的端部与壳本体段的内壁相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导流筒的内壁与壳本体段的内壁相持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型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壳本体段和扩径段为相互一体成型结构,或为相互焊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管程出入口相对直段筒体的轴向倾斜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换热管束为呈U形的多条管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两条直段筒体之间设置有支撑座。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包括并列布置的两条直段筒体和将两条直段筒体串联的弯头,从而形成u形的换热外壳,换热外壳内设有换热管束,直段筒体的远离弯头的端部设置有管板,管板设置有封头,换热管束的端部固定于管板并连通封头,封头设置有管程出入口,直段筒体的靠近封头的位置设置有壳程出入口,其特征是:直段筒体的内壁对应壳程出入口处设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外壁与直段筒体的内壁围成环形的导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直段筒体包括壳本体段、以及靠近封头的内径增大的扩径段,导流筒的端部固定于壳本体段并延伸至扩径段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壳本体段与扩径段之间的壳壁倾斜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型中压二级过热器的发夹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导流筒的端部与壳本体段的内壁相焊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娣,黄嗣罗,苏燕兵,林进华,王纯杰,刘恒,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重力石化装备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