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边坡防护的,尤其是涉及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边坡工程在建筑行业占据重要位置,装配式边坡支防护势在必行。
2、针对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前期产品技术,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产品在施工应用时,相邻面层之间采用连接扣连接。因施工效率需求,连接扣布置间距远大于格栅常规肋间距,连接处的抗拉强度远小于面层本身的抗拉强度,故坡面出现滑落土体时,连接处是首先被冲破的地方,也是整个防护体系中最危险的地方,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面层连接薄弱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达到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效果,本申请提供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包括装配式面层,所述装配式面层包括加筋层,所述加筋层包括格栅组件和至少一条加强肋,所述格栅组件设置在加强肋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加强肋的抗拉强度大于格栅组件的抗拉强度。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的抗拉强度大于格栅组件的抗拉强度,从而格栅组件更加牢固,土体不易滑落,使得格栅组件更加稳定,达到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5、可选的,所述加强肋为两条,两条加强肋平行设置,在两条加强肋之间连接有格栅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条加强肋设置在格栅组件的两端,故格栅组件的连接处为加强肋,从而连接处土体不易滑落,使得格栅组件更加稳定,达到提高结
7、可选的,所述加强肋大于等于三条,各加强肋互相平行设置,在相邻加强肋之间设置有格栅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大于等于三条,故除了格栅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加强肋,格栅组件中间位置也设置有加强肋,加强肋的抗拉强度大于格栅组件的抗拉强度,故格栅组件更加稳定,达到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加强肋的宽度和/或厚度大于格栅组件肋的宽度和/或厚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的宽度和/或厚度大于格栅组件肋的宽度和/或厚度,故加强肋的抗拉强度大于格栅组件的抗拉强度,达到加强肋的抗拉强度大于格栅组件的抗拉强度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加强肋内贯穿有金属丝,或者加强肋至少一侧表面附着有金属丝。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内贯穿金属丝,故加强肋的抗拉强度更高,达到提高加强肋的抗拉强度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金属丝为钢丝。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丝为钢丝,加强肋的抗拉强度更高,达到提高加强肋的抗拉强度的效果。
15、可选的,还包括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相邻两块装配式面层,使用时将相邻两块装配式面层的加筋层各自最接近的加强肋放置在一起,通过连接构件将两条所述加强肋约束在一起。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构件的设置,连接两块装配式面层的加强肋,从而连接两块装配式面层,达到连接装配式面层的效果。
17、可选的,所述连接构件为扁卡、绑丝、尼龙绳和自攻螺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自攻螺丝时,相邻两块装配式面层的加筋层各自最接近的加强肋至少叠合或部分叠合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构件可以为多种,且连接构件为自攻螺丝时,相邻两块装配式面层的加筋层各自最接近的加强肋至少部分叠合,达到连接装配式面层的效果。
19、可选的,所述连接构件为扁卡时,相邻两扁卡间隔至少一个格栅组件孔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扁卡连接相邻装配式面层最接近的两个加强肋,间隔格栅组件孔数量变多,从而使用扁卡的数量变少,节约扁卡的使用数量,达到降低扁卡使用数量的效果。
21、可选的,所述装配式面层还包括防护层和/或性能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层起到防护的作用,性能层起到防水等作用,从而装配式面层更加牢固稳定,达到提高装配式面层稳定性的效果。
23、可选的,还包括锚固构件和紧固构件,所述锚固构件至少包括钢筋、钢花管、可回收土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时贯穿所述装配式面层且从加筋层的格栅组件孔穿过并插入边坡;所述紧固构件包括钢卡扣、钢花管套筒、夹片套筒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时将紧固构件安装至锚固构件上,当锚固构件插入边坡后紧固构件压至装配式面层上。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固构件的设置,将格栅组件固定,达到固定格栅组件的效果;紧固构件的设置,使得锚固构件更加牢固,达到提高锚固构件稳定性的效果。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格栅组件以及加强肋的设置,达到提高稳定性的效果;
27、连接构件的设置,达到连接装配式面层的效果;
28、锚固构件的设置,达到固定格栅组件的效果;
29、紧固构件的设置,达到提高锚固构件稳定性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面层,所述装配式面层包括加筋层,所述加筋层包括格栅组件(1)和至少一条加强肋(2),所述格栅组件(1)设置在加强肋(2)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加强肋(2)的抗拉强度大于格栅组件(1)的抗拉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为两条,两条加强肋(2)平行设置,在两条加强肋(2)之间连接有格栅组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大于等于三条,各加强肋(2)互相平行设置,在相邻加强肋(2)之间设置有格栅组件(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的宽度和/或厚度大于格栅组件(1)肋的宽度和/或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内贯穿有金属丝,或者加强肋(2)至少一侧表面附着有金属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钢丝。
7.根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3)为扁卡、绑丝、尼龙绳和自攻螺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连接构件(3)包括自攻螺丝时,相邻两块装配式面层的加筋层各自最接近的加强肋(2)至少叠合或部分叠合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3)为扁卡时,相邻两扁卡间隔至少一个格栅组件(1)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面层还包括防护层和/或性能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构件(4)和紧固构件(5),所述锚固构件(4)至少包括钢筋、钢花管、可回收土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时贯穿所述装配式面层且从加筋层的格栅组件(1)孔穿过并插入边坡;所述紧固构件(5)包括钢卡扣、钢花管套筒、夹片套筒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时将紧固构件(5)安装至锚固构件(4)上,当锚固构件(4)插入边坡后紧固构件(5)压至装配式面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面层,所述装配式面层包括加筋层,所述加筋层包括格栅组件(1)和至少一条加强肋(2),所述格栅组件(1)设置在加强肋(2)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加强肋(2)的抗拉强度大于格栅组件(1)的抗拉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为两条,两条加强肋(2)平行设置,在两条加强肋(2)之间连接有格栅组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大于等于三条,各加强肋(2)互相平行设置,在相邻加强肋(2)之间设置有格栅组件(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的宽度和/或厚度大于格栅组件(1)肋的宽度和/或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内贯穿有金属丝,或者加强肋(2)至少一侧表面附着有金属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钢丝。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构件(3),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焱,杨猛猛,王超,闫会玲,
申请(专利权)人: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