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雾化机构及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581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雾化机构及雾化器,属于液滴雾化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具有螺旋件和外壳,螺旋件安装于外壳内,螺旋件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进液口与出液口联通;外壳的第一端具有进气口,外壳的第二端具有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联通;出液口靠近出气口设置,且形成雾化口;螺旋件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有气槽,气槽或其延长线偏离于螺旋件的中轴心;进液口用于连接装有精油的容器瓶,精油进入螺旋件后从出液口流出;进气口用于连接气泵,气泵内的高压气体从进气口流动至出气口;气体从进气口经过气槽,通过气槽缩小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管道大小,增加气体流动的速度,加速后的高压气体将液滴吹散,液滴被喷成雾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体雾化的,具体涉及一种螺旋雾化机构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1、在生活中往往会用到精油,以改善周围环境或进行医疗;如进行杀菌、消毒、改变环境气味等。在使用精油时,会使用到雾化器,以对精油进行雾化,便于人员吸收,或方便扩散到环境中。然而现有的雾化方式雾化的气体中精油液滴较大,雾化性能较差,这些液滴被喷出时会产生大量精油浪费。

2、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202011167969.x,其公开了一种精油雾化器,其采用加热器用于通过加热油本身或加热流入油中的气体来提高被雾化的油的温度,雾化器可以具有改善的性能,尤其是对于具有高粘度和分子量的精油。然而,电加热丝加热雾化,利用其产生的热量将精油雾化,此方法使用寿命短,容易造成短路,而且温度容易过高并会造成改变精油的有效成分。如果取消电加热丝加热雾化,会导致雾化效率降低;因此,现有的精油雾化器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雾化机构及雾化器,实现了在不采用电加热雾化的情况下,还能提高雾化效率。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螺旋雾化机构,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具有螺旋件和外壳,所述螺旋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螺旋件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联通;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具有进气口,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具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联通;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出气口设置,且形成雾化口;

4、其中,所述螺旋件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有气槽,所述气槽或其延长线偏离于所述螺旋件的中轴心。

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槽具有多条,且多条所述气槽围绕所述出液口设置,所述气槽的进口端位于所述螺旋件的侧壁上,所述气槽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螺旋件的端面上,所述气槽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气口联通,所述气槽的出口端靠近所述出气口,并与所述出液口联通。

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旋件的外壁通过连接梁与外壳连接,且在至少其中一个连接梁内设有液道,在所述外壳上设有通液口,所述通液口通过液道与所述进液口相通;

7、所述螺旋件包括座体和旋体,所述座体与所述旋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座体安装于所述连接梁上,所述旋体靠近所述出液口的端面呈螺旋状。

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液口的内径,所述出液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出气口重合。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还具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密封件上,且所述出气口从所述密封件的一侧贯穿于所述密封件的另一侧。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塞和密封盘,所述密封塞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密封盘上,所述密封塞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并用于与外壳的内壁配合;所述密封塞的内壁与螺旋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气道;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密封盘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气道的宽度。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靠近出液口的一端呈椎体状。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旋雾化机构还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管体的长度方向相交。

1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盖、容器瓶以及如上述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所述雾化盖与所述容器瓶的出口螺纹连接,所述螺旋雾化机构安装于所述雾化盖内,所述雾化盖具有排雾口,所述排雾口与所述螺旋雾化机构的雾化口联通;

14、所述容器瓶内形成容纳室,所述容器瓶具有吸管,所述吸管的顶部与所述螺旋雾化机构的第二主体连接。

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盖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三盖体,所述螺旋雾化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内,所述第三盖体套接于所述第一盖体外,所述第二盖体安装于所述第三盖体上;

16、所述第一盖体具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二盖体具有第二通口,所述雾化口、所述第一通口、所述第二通口以及所述排雾口依次联通。

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具有连接座和进气座,所述连接座安装于所述雾化盖的顶部,所述连接座具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排雾口联通;所述进气座安装于所述雾化盖的侧壁上,且所述进气座的第一端与所述螺旋雾化机构的第一主体联通,所述进气座的第二端具有气泵连接通口。

18、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9、1、采用螺旋件安装于外壳内,进液口用于连接装有精油的容器瓶,精油进入螺旋件后从出液口流出;进气口用于连接气泵,气泵内的高压气体从进气口流动至出气口;由于出液口靠近出气口设置,使高压气体集中在雾化口处,并使雾化口形成负压,出液口的液滴与出气口的气体相遇后,高压气体将液滴吹散,液滴受到空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从而雾化出较小的颗粒物,使液滴消耗慢,且提升雾化效率延长雾化时间。而且,螺旋件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有气槽,气槽或其延长线偏离于螺旋件的中轴心;气体从进气口经过气槽,通过气槽缩小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管道大小,增加气体流动的速度,气槽用于缩小高压气体进入出气口的宽度,高压气体经过气槽加速后喷向出气口,提高雾化效率,使该螺旋雾化机构在不采用电加热雾化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原有的雾化效率。

20、2、采用多条气槽,且多条气槽围绕出液口设置,使外壳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多条气槽汇聚,高压气体经过气槽后实现加速,外壳内的气体会通过气槽的进口端进行汇聚,然后统一集中流向气槽的出口端,并朝向出气口喷出,以提高出气口的瞬时速度,使螺旋件具有加速气体流速的功能,多条气槽的高压气体统一朝向出气口喷出,对出液口的液滴进行冲击,进一步提高雾化口的雾化效率。

21、3、通过连接梁提高螺旋件与外壳连接的稳定性,且在连接梁设有液道,外壳的通液口通过液道与进液口相通,从而可以在外壳的外壁上连接液体管道,提高螺旋雾化机构的适应性;还通过旋体靠近出液口的端面呈螺旋状,螺旋状可以使气体在旋体集中汇聚后喷向出气口,高速气体冲击出液口的液滴,将出液口的液滴吹散,进一步提高雾化口的雾化效率。

22、4、此出气口的内径大于出液口的内径,出液口的至少部分与出气口重合,如此设置,可以使出气口的气体量大于出液口的液滴量,大量的高压气体会覆盖出液口的液滴,使液滴完全被高压气体吹散,避免部分液滴无法被高压气体作用到,避免导致无法被吹散的液滴回流或滴落至容器瓶内,从而进一步提高雾化口的雾化效率。

23、5、采用密封件密封外壳的第二端,从而使外壳的第二端的高压气体全部集中至出气口排出,从而使雾化口形成负压环境,并将出液口的液滴吹散,已形成雾化状的精油喷雾。

24、6、采用密封塞用于密封外壳的第二端,并与外壳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密封塞的内壁与螺旋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气道,避免气道的气体从外壳的第二端泄漏;出气口与出液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气道的宽度,用于减少气道的高压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具有螺旋件和外壳,所述螺旋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螺旋件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联通;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具有进气口,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具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联通;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出气口设置,且形成雾化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槽具有多条,且多条所述气槽围绕所述出液口设置,所述气槽的进口端位于所述螺旋件的侧壁上,所述气槽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螺旋件的端面上,所述气槽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气口联通,所述气槽的出口端靠近所述出气口,并与所述出液口联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的外壁通过连接梁与外壳连接,且在至少其中一个连接梁内设有液道,在所述外壳上设有通液口,所述通液口通过液道与所述进液口相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液口的内径,所述出液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出气口重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还具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密封件上,且所述出气口从所述密封件的一侧贯穿于所述密封件的另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塞和密封盘,所述密封塞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密封盘上,所述密封塞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并用于与外壳的内壁配合;所述密封塞的内壁与螺旋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气道;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密封盘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气道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靠近出液口的一端呈椎体状。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雾化机构还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管体的长度方向相交。

9.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盖、容器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所述雾化盖与所述容器瓶的出口螺纹连接,所述螺旋雾化机构安装于所述雾化盖内,所述雾化盖具有排雾口,所述排雾口与所述螺旋雾化机构的雾化口联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盖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三盖体,所述螺旋雾化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内,所述第三盖体套接于所述第一盖体外,所述第二盖体安装于所述第三盖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具有螺旋件和外壳,所述螺旋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螺旋件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联通;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具有进气口,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具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联通;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出气口设置,且形成雾化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槽具有多条,且多条所述气槽围绕所述出液口设置,所述气槽的进口端位于所述螺旋件的侧壁上,所述气槽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螺旋件的端面上,所述气槽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气口联通,所述气槽的出口端靠近所述出气口,并与所述出液口联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的外壁通过连接梁与外壳连接,且在至少其中一个连接梁内设有液道,在所述外壳上设有通液口,所述通液口通过液道与所述进液口相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液口的内径,所述出液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出气口重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还具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密封件上,且所述出气口从所述密封件的一侧贯穿于所述密封件的另一侧。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春卢佳美卢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思纽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