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盈电连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52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盈电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及其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用于与储能单体极柱对应套装的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两连接孔,连接孔处开设有一个贯穿孔壁和孔外侧端面且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断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片在连接孔处设置断缝使连接孔在缝处可以弹性扩张,不需要对单体和连接片进行预处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可通过工装或装备连接到单体上,实现各储能单体之间的常温连接,避免了传统连接方式对单体和模块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各单体之间通过接触面摩擦可以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降低接触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盈电连接片
技术介绍
在高能量或大功率领域的应用中,作为储能元件的超级电容器和电池都很少使用 单只单体。随着科技的进步,个人化的电子产品日益增加,为了更大的提升这些储能产品的 使用范围,一般都组装成模块使用。在模块的组装过程中,连接片是关键因素,它不仅关系 到接触电阻的大小,而且连接片的装配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模块的性能,连接片的装配 环境温度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该环境温度却又对模块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连 接孔的加工精度和装配工具也有较高的要求,装配条件比较苛刻。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电连接片结构,在连接片本体1上对应连接储能单体极柱处 的两边各有一连接孔2,用于将连接片套在极柱上。现有方式储能单体的连接分为间隙连接 和过盈连接两种。间隙连接容易实现,但存在连接不可靠、易松脱的缺陷。采用过盈连接方 式,连接可靠,尺寸紧凑,在有振动的环境和防松要求高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过盈 连接连接到的结合面采用过盈配合,一般只能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通过热装或冷装 的方式进行装配。在连接过程中,由于温升过高或温降过大会造成单体性能发生变化,且变 化具有不确定性;其次,采用这样的热装或冷装方式连接时需要对连接孔的精度进行精确 控制,增加了加工难度;第三,安装前需要分别对储能单体和连接片分别进行降温或升温预 处理,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安装成本;另外,如果安装效果不好,连接片与储能单体之间 出现接触不良或其他问题,可能这种情况在安装时不容易发现,但是在储能模块使用过程 中大电流放电时,既有可能因为连接片与储能单体的接触不好出现严重问题,或会出现烧 毁储能模块的情况。因此,采用目前结构的电连接片组装的模块的性能是靠前面各个环节的精确控制 来保证的,任何一处操作的疏忽就会影响整个储能模块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盈电连接片,以解决现有连接片过盈连接中所必须采 用的热装或冷装连接方式所造成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盈电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 及其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用于与储能单体极柱对应套装的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两连接孔,所 述连接孔处开设有一个贯穿孔壁和孔外侧端面且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断缝。所述两连接孔处开设有至少一个自孔壁向孔内侧的本体延伸的贯通连接片顶底 面的通缝。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片在连接孔处设置断缝使连接孔在缝处可以弹性扩张,不需要对 单体和连接片进行预处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断缝的设置可 以降低对连接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连接孔与极柱之间可进行自适应性调整,提高了它们之间的压接力度和贴合程度;另外,可通过简单的工装或装备连接到单体上,实现各单体之间 的常温连接,避免了传统连接方式对单体和模块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各单体之间通过接 触面摩擦可以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降低接触电阻。通缝的设置可以使安装更为简单方便,实现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电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过盈电连接片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连接片 本体1及其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用于与储能单体极柱对应套装的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连接 孔2,两连接孔处开设有一个贯穿孔壁和孔外侧端面且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断缝3,本实施 例的通缝延伸至连接片本体的侧面,并贯通连接孔侧面,形成单开口连接片。图2所示的断 缝3位于两连接孔中心的延长线上,该结构为比较优化的结构;图3所示的断缝3则位于该 连接片环状体外侧处的任意一处。如图4 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片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2 3不同 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片除设有一个贯穿孔壁和孔外侧端面且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断 缝3外,还在其朝向本体中心方向设置了一个非贯通通缝4,形成双开口连接片。图4所示 的断缝3和通缝4均位于两连接孔中心的延长线上,连接片装配受力时所能承受的扩张力 最大,不易变形,因此该结构的实效效果最为理想;图5所示的通缝4处于两连接孔中心的 延长线上,而断缝3的位置与通缝4的延长线不重合;图6所示的通缝4和断缝3均不在两 连接孔中心的延长线上。图2 6所提供的实施例的连接片本体为侧面两端是弧形的条状体,且在其两端 处设置圆形的连接孔。这样的设置能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省材料,且使 用也更为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片所用来连接的单体可以是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等任何储能元件, 这种电连接片在连接孔处设置开口,利用金属的弹性变形原理以及过盈量实现单体之间的 可靠连接,通过工装或装备连接到单体上,可以实现各单体之间的常温连接,避免了传统连 接方式对单体和模块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各单体之间通过接触面摩擦可以更紧密的结合 在一起,从而降低接触电阻。采用此种连接片组装的模块,若其中某个单体对模块整体性能 有较大影响,还可对其进行任意拆换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模块内阻可以稳定控制在要求范 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片在连接孔处设置断缝使连接孔在缝处可以弹性扩张,不需要对4单体和连接片进行预处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断缝的设置可以降低对连接 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连接孔与极柱之间可进行自适应性调整,提高了它们之间的压接力度 和贴合程度;另外,可通过简单的工装或装备连接到单体上,实现各单体之间的常温连接, 避免了传统连接方式对单体和模块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各单体之间通过接触面摩擦可以 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降低接触电阻。 另外,本专利技术电连接片的选用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及附图中所提到的条状,它可以 是任意几何形状和结构的金属片、金属条或金属块;且通缝所设置的个数和位置不限定,可 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以上,断缝虽只设置一个,但是其位置可以是一定范围内的任意 一处,其凡类似的形状变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盈电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及其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用于与储能单体极柱对应套装的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两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连接孔处开设有一个贯穿孔壁和孔外侧端面且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断缝。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过盈电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及其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用于与储能单体极柱对应套装的贯通连接片顶底面的两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连接孔处开设有一个贯穿孔壁和孔外侧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栋庄淑君孙贯英袁召刘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凯迈嘉华洛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