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929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4
本技术公开了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包括外壳主体和推出组件,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输出装置主体,且用于对输出装置主体进行推动的所述推出组件安装于输出装置主体后端,所述推出组件包括固定块、螺杆、电机、滑块和交叉杆,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末端穿过固定块连接原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与固定块底部固定,且螺杆的外壁套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端转动连接原有交叉杆,所述输出装置主体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该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不仅可以将输出装置主体推出外壳主体内部,提高维修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输出装置主体在外壳主体内部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输出装置,具体为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的主站升级换代,需要逐个对智能变电站内的每一个设备、功能进行实地验证,工作量十分巨大,特别是遥控功能,手工操作很容易出现差错,事后重新校验工作相当困难,相当于实地再做一遍验证工作,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现有旧变电站主站系统因在现场应用多年,稳定可靠性很高,新投运主站系统必须经过大量逐点实地验证工作才能放心使用,耗费大量人力工时,代价和成本十分可观,由于辅助模拟输出装置通过箱式柜体进行保护,若有任何故障,不便于拉出进行拆解维护。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包括外壳主体和推出组件,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输出装置主体,且用于对输出装置主体进行推动的所述推出组件安装于输出装置主体后端,所述推出组件包括固定块、螺杆、电机、滑块和交叉杆,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末端穿过固定块连接原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与固定块底部固定,且螺杆的外壁套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端转动连接原有交叉杆。

3、优选的,所述输出装置主体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且显示面板与输出装置主体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主体的左端转动安装有柜门,且柜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

4、优选的,所述输出装置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边框。

5、优选的,所述边框的整体呈“l”形结构设置,且边框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鳍片。

6、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支架,且支架的整体呈“十”字形结构设置。

7、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涡轮扇。

8、优选的,所述边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后散热片,且后散热片的整体结构与散热鳍片的整体结构一致。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不仅可以将输出装置主体推出外壳主体内部,提高维修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输出装置主体在外壳主体内部的散热能力。

10、1.本技术通过推出组件的设置,使得固定块底部固定的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并通过转动螺杆驱动连接有交叉杆的滑块向上移动,并使交叉杆进行剪切,而交叉杆剪切的同时推动前端滑动连接的输出装置主体移出外壳主体内部,并通过工作人员对输出装置主体故障处进行检修,提高维修效率;

11、2.本技术通过散热鳍片配合涡轮扇的设置,使得散热鳍片配合后散热片将输出装置主体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再通过散热鳍片和后散热片内部共同设置的电动机驱动涡轮扇转动,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输出装置主体顶部进入,并经过输出装置主体后端,最后通过输出装置主体底部的散热鳍片排出,加快输出装置主体周围的空气流动,提高输出装置主体在外壳主体内部的散热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包括外壳主体(1)和推出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输出装置主体(2),且用于对输出装置主体(2)进行推动的所述推出组件(3)安装于输出装置主体(2)后端,所述推出组件(3)包括固定块(301)、螺杆(302)、电机(303)、滑块(304)和交叉杆(305),所述固定块(30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302),且螺杆(302)的末端穿过固定块(301)连接原有电机(303),所述电机(303)的顶部与固定块(301)底部固定,且螺杆(302)的外壁套螺纹连接有滑块(304),所述滑块(304)的右端转动连接原有交叉杆(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主体(2)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4),且显示面板(4)与输出装置主体(2)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的左端转动安装有柜门(5),且柜门(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主体(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且安装槽(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边框(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8)的整体呈“L”形结构设置,且边框(8)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鳍片(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9)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支架(10),且支架(10)的整体呈“十”字形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1),且电动机(11)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涡轮扇(1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8)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后散热片(13),且后散热片(13)的整体结构与散热鳍片(9)的整体结构一致。

...

【技术特征摘要】

1.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包括外壳主体(1)和推出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输出装置主体(2),且用于对输出装置主体(2)进行推动的所述推出组件(3)安装于输出装置主体(2)后端,所述推出组件(3)包括固定块(301)、螺杆(302)、电机(303)、滑块(304)和交叉杆(305),所述固定块(30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302),且螺杆(302)的末端穿过固定块(301)连接原有电机(303),所述电机(303)的顶部与固定块(301)底部固定,且螺杆(302)的外壁套螺纹连接有滑块(304),所述滑块(304)的右端转动连接原有交叉杆(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模拟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主体(2)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4),且显示面板(4)与输出装置主体(2)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的左端转动安装有柜门(5),且柜门(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锋褚书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首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