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分离共沸体系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分离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分离共沸体系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分离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9028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提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分离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与共沸破坏剂混合,分离得到含醇类化合物相和含酯类化合物相;b、脱除所述含酯类化合物相中的共沸破坏剂后,进行第一精馏分离得到酯类化合物;c、脱除所述含醇类化合物相中的共沸破坏剂后,进行第二精馏分离得到醇类化合物;其中,所述共沸破坏剂为水。该方法能够实现酯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的高效回收,显著提高分离产物的回收率以及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提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分离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异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良溶剂,在制药、涂料、化妆品、香料及日用化工等领域均有重要的运用。乙酸乙酯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精细化工产品、可用作工业提取剂和生产香料的原料等。在卞胺和一些聚合物生产过程中会大量使用的乙酸乙酯和异丙醇。因而会产生大量的乙酸乙酯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

2、作为两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对其分离和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且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提升溶剂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

3、然而,针对乙酸乙酯和异丙醇的分离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乙酸乙酯和异丙醇存在共沸,使得采用常规的分离手段很难实现乙酸乙酯和异丙醇的分离。现有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变压精馏、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

4、变压精馏是通过精馏塔之间操作压力的不同来实现破除乙酸乙酯-异丙醇共沸的方式。共沸精馏是通过加入共沸剂,使得共沸组成中的一种溶剂与共沸剂结合更为紧密,从而精馏塔的塔顶蒸出,实现破共沸的目的。而萃取精馏则是通过加入萃取剂来增加共沸体系的相对挥发度,从而实现破共沸的目的。针对乙酸乙酯和异丙醇的分离,萃取精馏是最为常用的分离方式,常用的萃取剂有乙二醇、dmso、新型溶剂离子液体。萃取精馏虽然都能实现乙酸乙酯和异丙醇的分离,但是现有萃取精馏过程中的萃取剂沸点较高,且价格昂贵,不绿色环保。因此,开发一套绿色、高效、简化的乙酸乙酯、异丙醇混合溶液的分离回收方法及其系统,特别是能有效破除共沸,实现分离回收得到乙酸乙酯和异丙醇产品的方法,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分离技术存在的分离回收率低以及分离产品纯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分离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分离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分离回收率高以及分离产品纯度高的特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3、a、将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与共沸破坏剂混合,分离得到含醇类化合物相和含酯类化合物相;

4、b、脱除所述含酯类化合物相中的共沸破坏剂后,进行第一精馏分离得到酯类化合物;

5、c、脱除所述含醇类化合物相中的共沸破坏剂后,进行第二精馏分离得到醇类化合物;

6、其中,所述共沸破坏剂为水。

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离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8、共沸破坏单元,用于将所述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与共沸破坏剂混合,分离得到含醇类化合物相和含酯类化合物相;

9、与共沸破坏单元的含酯类化合物相物流出口依次连通的第一膜分离单元和第一精馏分离单元,用于所述含酯类化合物相在第一膜分离单元中脱除共沸破坏剂后,在第一精馏分离单元进行第一精馏分离;

10、与共沸破坏单元的含醇类化合物相物流出口依次连通的第二膜分离单元和第二精馏分离单元,所述含醇类化合物相在第二膜分离单元脱除共沸破坏剂后,在第二精馏分离单元进行第二精馏分离;

11、优选在含醇类化合物相物流出口与第二膜分离单元之间设置精馏脱共沸破坏剂单元;

12、优选地,所述共沸破坏单元的共沸破坏剂进料口位于共沸破坏单元的共沸体系进料口的上方,更优选所述共沸破坏单元的共沸破坏剂进料口位于共沸破坏单元的顶部,所述共沸破坏单元的共沸体系进料口位于共沸破坏单元的底部。

1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分离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在所述的系统中进行,包括:

14、a、将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从共沸破坏单元底部的共沸体系进料口进料与来自共沸破坏单元顶部的共沸破坏剂进料口进料的水逆流混合,分离得到含异丙醇相和含乙酸乙酯相;

15、b、所述含乙酸乙酯相通入第一膜分离单元中脱除水后,送入第一精馏分离单元分离得到乙酸乙酯和塔顶物流,塔顶物流经过共沸破坏单元的共沸体系进料口返回共沸破坏单元;

16、c、所述含异丙醇相通入精馏脱共沸破坏剂单元中脱水提浓,提浓后的含异丙醇相送入第二膜分离单元中脱水,再送入第二精馏分离单元得到异丙醇和塔顶物流,塔顶物流经过共沸破坏单元的共沸体系进料口返回共沸破坏单元。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8、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针对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的分离,通过醇类化合物在共沸破坏剂中的溶解度与酯类化合物在共沸破坏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特点,结合破共沸-脱共沸剂-精馏的技术组合方案,能够实现酯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的高效回收,显著提高分离产物的回收率以及纯度。

19、本专利技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的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脱除所述含酯类化合物相中的共沸破坏剂或脱除所述含醇类化合物相中的共沸破坏剂的方式包括膜过滤,优选所述膜过滤采用分子筛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沸体系中酯类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5-95wt%,醇类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5-95wt%;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沸体系选自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乙酸正丙酯-正丙醇的混合溶液,乙酸乙酯-乙醇的混合溶液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共沸体系选自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8.一种分离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系统,其中,

10.一种分离含乙酸乙酯-异丙醇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中进行,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含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的共沸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脱除所述含酯类化合物相中的共沸破坏剂或脱除所述含醇类化合物相中的共沸破坏剂的方式包括膜过滤,优选所述膜过滤采用分子筛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沸体系中酯类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5-95wt%,醇类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5-95wt%;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磊陈亮沈帅君刘颖斌蔡立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