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98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2
本技术公开了可燃性试验炉技术领域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包括移动机构,其包括燃烧炉框,所述燃烧炉框内壁前侧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后侧的中部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直齿条,所述燃烧炉框左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C形转动杆,前侧两个所述C形转动杆的竖杆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通过两个挡板带动两个直齿条向两侧张开,带动两个第一齿轮旋转,使得两个第一齿轮通过前侧C形转动杆与皮带带动后侧C形转动杆与第二齿轮旋转,使得第二齿轮通过L形齿条带动T形条前移,带动支撑块与夹条前移,将支撑块移动至燃烧炉框内壁的前侧,对保温建材夹持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燃性试验炉,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


技术介绍

1、保温建材,是通过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保温建材的防火阻燃性能有严格的要求,因而保温建材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可燃性试验,以检测是否具有良好的防火阻燃性能。

2、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216484838u)公开了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包括实验箱体,所述实验箱体的侧面开设有实验腔室,所述实验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箱门,其通过设置有试样夹组件,试样夹组件可以快速地对保温建材固定,这样简化了工作人员在保温建材试样夹持时的步骤,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对保温建材试样固定时的速度,保障了保温建材试样在进行可燃性试验时的效率。但是该技术方案仍存在不足,具体如下:

3、上述装置通过试样夹组件对保温建材进行夹持检测,但其在进行燃烧试验时,由于试样夹组件设于燃烧炉内,因而实验人员在将保温建材夹持于试样夹组件上时,需要在燃烧炉内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夹持工作的操作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能够解决现有的试样夹组件设于燃烧炉内,因而实验人员在将保温建材夹持于试样夹组件上时,需要在燃烧炉内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夹持工作的操作不便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移动机构,其包括燃烧炉框,所述燃烧炉框内壁前侧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后侧的中部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直齿条,所述燃烧炉框左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c形转动杆,前侧两个所述c形转动杆的竖杆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直齿条啮合,后侧两个所述c形转动杆的竖杆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前侧所述c形转动杆与后侧所述c形转动杆的两个竖杆的侧面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通过前侧c形转动杆与后侧c形转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燃烧炉框左右的两侧均开设有l形槽,所述l形槽的两个横槽内壁的侧面均滑动连接有l形齿条,所述l形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4、固定机构,其包括t形条,所述t形条的横条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l形齿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t形条的横条的侧面与l形槽的竖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t形条的竖条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面与燃烧炉框内壁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条,两个所述滑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滑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将支撑块移动至燃烧炉框内壁的前侧,对保温建材夹持较为方便,且便于工作人员对燃烧炉框内壁的杂质进行清理。

6、可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形状为直角梯形。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直角梯形的前侧较为锋利,方便对燃烧炉框内壁底面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理。

8、可选的,所述夹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条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齿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齿槽增加了夹条对保温建材夹持的稳定性,使夹持完成的保温建材不会在两个夹条相对的一侧滑动。

10、可选的,所述滑槽内壁侧面横截面的形状与滑块横截面的形状均为t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t形的滑块与内壁侧面为t形的滑槽使滑块不会从滑槽内壁侧面移动出来。

12、可选的,所述燃烧炉框左右两侧的前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侧面与挡板的侧面滑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两个挡板能够通过两个通槽向左右两侧移动,将燃烧炉框打开。

14、可选的,所述挡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c形板,两个所述c形板的两个竖板的后侧活动插接有c形块,所述c形块的右侧竖块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与右侧c形板的竖板的后侧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c形板、弹簧与c形块能够将两个挡板打开且能够将两个c形块固定。

16、可选的,所述l形齿条的长度与l形槽的横槽内壁侧面的长度相等。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在对保温建材进行燃烧测试时,通过l形齿条能够对l形槽进行密封,使烟气不会从l形槽内部飘散出来。

18、可选的,所述燃烧炉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出烟筒。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燃烧炉框内壁燃烧时产生烟能够通过出烟筒飘散出来。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通过两个挡板带动两个直齿条向两侧张开,带动两个第一齿轮旋转,使得两个第一齿轮通过前侧c形转动杆与皮带带动后侧c形转动杆与第二齿轮旋转,使得第二齿轮通过l形齿条带动t形条前移,带动支撑块与夹条前移,将支撑块移动至燃烧炉框内壁的前侧,对保温建材夹持较为方便;

21、2、通过挡板带动直齿条移动,直齿条通过前侧c形转动杆与第一齿轮旋转,使皮带通过后侧c形转动杆与第二齿轮带动t形条与支撑块前移,通过支撑块将燃烧炉框内壁底面残留的烟灰等杂质向前刮动,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燃烧炉框内壁的杂质进行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02)的形状为直角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条(2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条(20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齿槽(205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3)内壁侧面横截面的形状与滑块(204)横截面的形状均为T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框(101)左右两侧的前侧均开设有通槽(101a),所述通槽(101a)内壁的侧面与挡板(102)的侧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C形板(102a),两个所述C形板(102a)的两个竖板的后侧活动插接有C形块(102b),所述C形块(102b)的右侧竖块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弹簧(102c),所述弹簧(102c)的前端与右侧C形板(102a)的竖板的后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齿条(1010)的长度与L形槽(109)的横槽内壁侧面的长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框(10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出烟筒(101b)。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02)的形状为直角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条(2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条(20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齿槽(205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3)内壁侧面横截面的形状与滑块(204)横截面的形状均为t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建材可燃性试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框(101)左右两侧的前侧均开设有通槽(101a),所述通槽(101a)内壁的侧面与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来平代丽珍牛菊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举节能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