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沉底的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80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1
本技术涉及非常黏的液体与固体混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避免沉底的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中空,主体的底部呈锥形,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T形滑动块,第一T形滑动块的下端通过滑动槽延伸进主体的内部,第一T形滑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进第一T形滑动块的内部,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最终实现对主体底壁沉底的物料进行搅拌,解决了在对沥青搅拌的过程因为沥青组成中的石子、砂砾在螺旋搅拌的自有离心作用下则集中向下沉淀,出现物料在搅拌装置底部堆积的问题,该装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机,最终使得第二刮刀在主体的底部进行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非常黏的液体与固体混合,具体为一种避免沉底的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1、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2、而在对沥青搅拌的过程因为沥青组成中的石子、砂砾在螺旋搅拌的自有离心作用下则集中向下沉淀,出现物料在搅拌装置底部堆积的问题,而现有的搅拌装置无法对搅拌装置底部沉底的物料进行搅拌,从而导致搅拌混合的效果不佳,无法达到生产要求,甚至需要再次对其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避免沉底的混合搅拌装置,具备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沉底的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中空,主体(1)的底部呈锥形,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2),滑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T形滑动块(3),第一T形滑动块(3)的下端通过滑动槽(2)延伸进主体(1)的内部,第一T形滑动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进第一T形滑动块(3)的内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5),第一T形滑动块(3)转动套设在转动杆(5)的外表面,转动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6),转动杆(5)的外部设置有横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沉底的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沉底的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中空,主体(1)的底部呈锥形,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2),滑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t形滑动块(3),第一t形滑动块(3)的下端通过滑动槽(2)延伸进主体(1)的内部,第一t形滑动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进第一t形滑动块(3)的内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5),第一t形滑动块(3)转动套设在转动杆(5)的外表面,转动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6),转动杆(5)的外部设置有横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沉底的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的外表面开设有竖槽,横杆(7)与竖槽滑动连接,横杆(7)远离转动杆(5)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t形滑动块(8),主体(1)的内壁开设有t形滑动槽(9),第二t形滑动块(8)与t形滑动槽(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沉底的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张金春胡运平李枝毓陈俊三王涛胡青华杨基顺胡伟丁勇康勇冯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智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