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tws耳机充电设备的正负输出极性不会随着tws耳机的结构改变而改变,通常采用的是固定正负极性设计;故不允许tws耳机反向插到充电设备上进行充电;如果用户不能按照充电设备正确的正负极方向把tws耳机插到充电设备上,这样就会使得tws耳机充不上电,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故提供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tws耳机需按照固定的正负极性插接到充电设备上进行充电导致用户体验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以便于解决现有技术中tws耳机需按照固定的正负极性插接到充电设备上进行充电导致用户体验度较差的问题。
2、本技术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技术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包括充电器组件,其包括支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组件,其包括支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源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气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侧边的两个充电端子,每个所述充电端子包括四个触点弹片,其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四个所述触点弹片包括两个充电弹片和两个极性检测弹片;两个所述充电弹片相对设置,其两者给相对应的TWS耳机进行充电;两个极性检测弹片和其中一个所述充电弹片进行自动正负极性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包括下支架、上支架、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组件,其包括支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源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气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侧边的两个充电端子,每个所述充电端子包括四个触点弹片,其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四个所述触点弹片包括两个充电弹片和两个极性检测弹片;两个所述充电弹片相对设置,其两者给相对应的tws耳机进行充电;两个极性检测弹片和其中一个所述充电弹片进行自动正负极性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包括下支架、上支架、外包壳体和四个触点弹片;四个所述触点弹片分别为第一触点弹片、第二触点弹片、第三触点弹和第四触点弹片;所述第一触点弹片、所述第二触点弹片、所述第三触点弹和所述第四触点弹片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支架上且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触点弹片和所述第三触点弹相对设置且其两者为充电弹片,所述第二触点弹片、所述第四触点弹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弹片和所述第三触点弹之间且其两者为极性检测弹片;所述第一触点弹片、所述第二触点弹片、所述第四触点弹片相互配合进行tws耳机的自动极性识别;所述上支架为中空腔体,其设置在所述下支架上且把四个触点弹片包裹在内;所述外包壳体包裹在所述下支架和所述上支架的外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壳体的材质为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识别极性的便携式耳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翀,杨明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微正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