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53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柱桩支撑架、多个顶部横框梁、多个下部横框梁、钢板桩和张拉系统;所述多个柱桩支撑件沿基坑的边缘间隔预设的距离设置;所述多个顶部横框梁分别横向连接在多个柱桩支撑架之间,并位于柱桩支撑架的上部;所述多个下部横框梁分别横向连接在多个柱桩支撑架之间,并设置在顶部横框梁的正下方预设距离的位置处;各个顶部横框梁和/或下部横框梁上分别设置有张拉系统;所述钢板桩竖向设置在基坑边缘的土体中,其前表面紧贴顶部横框梁和下部横框梁。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扩大基坑支护结构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地,可以减少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工期,同时大大降低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基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或三级,以及超宽大尺寸的建筑基坑工程,常采用的支护结构一般为锚拉式结构、支撑式结构、悬臂式结构、双排桩等结构形式。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遇到特殊岩土、复杂环境、工期紧张、投资限制等特种情况时,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2、对于锚拉式结构,锚杆一般不宜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和高水位的碎石土、砂土层,适用范围较小;而且,遇到既有管道、建构筑物时,锚杆类支护结构不易避让;另外,锚杆类支护结构易受用地红线制约,要求锚杆不得出用地红线,从而使得施工难度增大。

3、对于支撑式结构,往往需要设置若干道内支撑,对大面积基坑支撑形式往往采用较为庞大的桁撑,结构形式复杂,施工繁琐、换撑拆撑工序较多、开挖不便、工期较长、且造价较高。

4、对于悬臂式结构,基坑变形不宜控制,当基坑变形或增加开挖深度时,通常需要增大结构尺寸,加大材料用量,从而导致费时费力,经济性较差。

5、综上可知,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结构具有如上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柱桩支撑架、多个顶部横框梁、多个下部横框梁、钢板桩和张拉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柱桩支撑架包括:前柱桩、中柱桩、后柱桩和顶梁;所述前柱桩竖向设置在基坑边缘的土体中,中柱桩和后柱桩依次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在前柱桩正后方远离基坑的土体中;所述顶梁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在前柱桩、中柱桩和后柱桩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柱桩上与顶部横框梁或下部横框梁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预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拉紧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柱桩支撑架、多个顶部横框梁、多个下部横框梁、钢板桩和张拉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柱桩支撑架包括:前柱桩、中柱桩、后柱桩和顶梁;所述前柱桩竖向设置在基坑边缘的土体中,中柱桩和后柱桩依次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在前柱桩正后方远离基坑的土体中;所述顶梁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在前柱桩、中柱桩和后柱桩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柱桩上与顶部横框梁或下部横框梁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预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拉紧钢筋和固定板;所述拉紧钢筋沿基坑边缘方向设置在前柱桩内,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固定板,固定板与顶部横框梁或下部横框梁的端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振国傅慧敏杨占周艳红梅山王雪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