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用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449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帘用面料,涉及梭织面料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基层由吸湿纬纱、抑菌纬纱、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编织形成,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交替间隔设置,第一经纱相较于第二经纱凸起,吸湿纬纱和抑菌纬纱分别在第一经纱的两侧形成浮线。本技术通过亲水性差异,使吸湿纬纱吸收面料上的水分,吸湿纬纱在面料向阳的一侧形成浮线,并且该浮线向外凸起,增加了吸湿纬纱受到光照的面积,增加了吸湿纬纱的干燥效率,抑菌纬纱增加了面料背阳一侧的抑菌性,海岛纤维束使吸湿纬纱具有较好的吸湿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导湿性,银离子纤维束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性,锦纶纤维束通过了面料的经向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梭织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窗帘用面料


技术介绍

1、窗帘是家纺领域的常见制品,一般采用梭织面料作为原料,在制成窗帘后,面料长期处于一侧背阳的状态,当面料受潮时,背阳的一侧难以干燥,保持较长时间的潮湿,导致面料的抑菌性下降。

2、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用面料。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窗帘用面料,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由吸湿纬纱、抑菌纬纱、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编织形成,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经纱相较于第二经纱凸起,所述吸湿纬纱和抑菌纬纱分别在第一经纱的两侧形成浮线。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经纱的直径大于第二经纱的直径,所述第一经纱的数量大于第二经纱的数量。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纬纱的直径大于抑菌纬纱的直径。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纬纱与抑菌纬纱按1:1的比例交替间隔设置。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纬纱由海岛纤维束加捻而成,所述抑菌纬纱由银离子纤维束缠绕在涤纶纤维束外形成。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均由锦纶纤维束加捻而成。

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亲水性差异,使吸湿纬纱吸收面料上的水分,吸湿纬纱在面料向阳的一侧形成浮线,并且该浮线向外凸起,增加了吸湿纬纱受到光照的面积,增加了吸湿纬纱的干燥效率,抑菌纬纱则在面料背阳的一侧形成浮线,增加了面料背阳一侧的抑菌性,海岛纤维束使吸湿纬纱具有较好的吸湿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导湿性,银离子纤维束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性,锦纶纤维束通过了面料的经向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帘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由吸湿纬纱、抑菌纬纱、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编织形成,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经纱相较于第二经纱凸起,所述吸湿纬纱和抑菌纬纱分别在第一经纱的两侧形成浮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的直径大于第二经纱的直径,所述第一经纱的数量大于第二经纱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纬纱的直径大于抑菌纬纱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纬纱与抑菌纬纱按1:1的比例交替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纬纱由海岛纤维束加捻而成,所述抑菌纬纱由两股捻向相反的银离子纤维束缠绕在涤纶纤维束外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均由锦纶纤维束加捻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由吸湿纬纱、抑菌纬纱、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编织形成,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经纱相较于第二经纱凸起,所述吸湿纬纱和抑菌纬纱分别在第一经纱的两侧形成浮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的直径大于第二经纱的直径,所述第一经纱的数量大于第二经纱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用面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韩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夸盛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