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436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9
本技术涉及电池顶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包括顶盖片,顶盖片上设有凹陷形成的安装槽,上塑胶件安装在安装槽中;安装槽具有多个凹陷形成的下部条形槽,上塑胶件的底部具有多个朝下凸起且嵌入下部条形槽中的下凸条,上塑胶件的顶部具有多个朝上凸起的上凸条;极块的底部具有多个凹陷形成的上部条形槽,上凸条嵌入在上部条形槽中。这样,在安装槽中设有下部条形槽,极块上设有上部条形槽,上塑胶件上设有相互对应的上凸条以及下凸条,通过上凸条嵌入上部条形槽,下凸条嵌入下部条形槽,使得极块与顶盖片之间具有稳定的连接,同时便捷了上塑胶件、顶盖片以及极块之间的装配,且有效的防止外力环境下发生松动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顶盖的,具体而言,涉及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等,这为锂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电池顶盖包括极柱、极块、上塑胶件、顶盖片、下塑胶件、密封圈、连接片等,其中上塑胶件被夹持在极块与顶盖片之间,避免直接接触造成短路。

3、现有技术中,极柱穿过顶盖片,再通过夹紧件确保顶盖片与极柱之间固定,在通过极柱上部的外周套设上塑胶件,且固定住上塑胶件,再将极块安装在极柱顶部的外周,且抵压在上塑胶件上,通过焊接等工艺固定极块,但是,上塑胶件与顶盖片缺少加固连接的装配结构,上塑胶件与极块之间缺少加固连接的装配结构,造成极块、上塑胶件以及顶盖片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固的问题,且上塑胶件以及极块装配时,极易发生易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极块、上塑胶件以及顶盖片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固的问题,且上塑胶件以及极块装配时,极易发生易位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包括顶盖片,所述顶盖片上设有供极柱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穿设有极柱,所述极柱的上部显露在顶盖片的上方;所述极柱的上部的外周设有极块,所述极块与顶盖片之间设有上塑胶件,所述上塑胶件被夹持固定在极块与顶盖片之间;

3、所述顶盖片上设有朝下凹陷形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环绕安装孔布置,且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所述上塑胶件自上而下安装在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的底部上具有多个朝下凹陷形成的下部条形槽,所述下部条形槽呈条形状,多个所述下部条形槽环绕安装孔的外周间隔布置;

4、所述上塑胶件的底部具有多个朝下凸起且嵌入下部条形槽中的下凸条,所述上塑胶件的顶部具有多个朝上凸起的上凸条,所述下凸条与上凸条呈上下对应布置;所述极块的底部具有多个朝上凹陷形成的上部条形槽,所述上凸条嵌入在所述上部条形槽中;

5、所述极柱的下部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极柱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极柱的下部固定、电性连接,所述极柱的上部与极块固定、电性连接;所述顶盖片以及上塑胶件被夹持固定在连接片与极块之间。

6、可选的,所述极柱呈柱状,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极柱包括径向朝外扩展的上部段、中部段以及径向朝内收缩下部段;

7、所述上部段显露在顶盖片的上方,所述中部段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下部段显露在顶盖片的方向,沿着轴向的方向,所述上部段与中部段之间呈台阶状,所述中部段与下部段之间呈台阶状;

8、所述顶盖片上设有爆破孔以及供电解液注入的注液孔,所述爆破孔中安装有防爆片以及用户保护防爆片的保护贴片。

9、可选的,所述极块的中部具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供极柱的上部穿过,所述贯穿孔的上部径向朝外凹陷,形成上部台阶槽,所述上部台阶槽呈环绕状布置;

10、所述上部段嵌入在上部台阶槽中,所述极块与极柱之间配合且固定连接,实现密封。

11、可选的,所述下部段的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朝上布置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具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下部段自上而下穿入所述连接孔,所述下部段与连接片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段的底部面与连接片的下表面之间呈对齐布置。

12、可选的,所述连接孔的上部径向朝外凹陷,形成下部台阶槽,所述上部台阶槽呈环绕状布置;所述中部段的底部嵌入在所述下部台阶槽中,所述下部段嵌入在连接孔的下部中。

13、可选的,所述连接面与顶盖片的下表面之间具有密封间隔,所述密封间隔中布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极柱的外周布置,所述密封圈被夹持固定在密封间隔中。

14、可选的,所述密封间隔中还布设有下塑胶件,所述下塑胶件环绕密封圈的外周布置,所述下塑胶件被夹持固定在密封间隔中。

15、可选的,所述顶盖片具有环绕状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围合形成所述安装孔,所述极柱的外周与所述安装壁之间具有环形间隔,所述密封圈的顶部朝向环形间隔延伸,形成上环圈,所述上环圈嵌入所述环形间隔中,且被夹持固定在极柱与顶盖片之间。

16、可选的,所述连接片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连接孔呈间隔布置,所述下塑胶件的底部具有朝下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相配合。

17、可选的,所述上塑胶件的外周朝上延伸形成上延环,所述上延环沿着上塑胶件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上延环包围形成安装区域;所述极块的底部抵压在上延环上,且所述极块的底部具有朝下凸起并嵌入至安装区域中的下凸部,所述下凸部配合安装在安装区域中防止所述极块易位;

18、所述上凸条形成在包围区域中,所述下凸部的底部形成有所述上部条形槽。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安装槽中设有下部条形槽,极块上设有上部条形槽,上塑胶件上设有相互对应的上凸条以及下凸条,通过上凸条嵌入上部条形槽,下凸条嵌入下部条形槽,使得极块与顶盖片之间具有稳定的连接,同时便捷了上塑胶件、顶盖片以及极块之间的装配,且有效的防止外力环境下发生松动而产生安全隐患。

20、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极柱的立体示意图;

24、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顶盖片的立体示意图;

25、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上塑胶件的立体示意图;

26、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上塑胶件的立体示意图;

27、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极块的立体示意图;

28、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密封圈的立体示意图;

29、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片的立体示意图;

30、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片的立体示意图。

31、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34、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5、参照图1-10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所述顶盖片上设有供极柱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穿设有极柱,所述极柱的上部显露在顶盖片的上方;所述极柱的上部的外周设有极块,所述极块与顶盖片之间设有上塑胶件,所述上塑胶件被夹持固定在极块与顶盖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呈柱状,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极柱包括径向朝外扩展的上部段、中部段以及径向朝内收缩下部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块的中部具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供极柱的上部穿过,所述贯穿孔的上部径向朝外凹陷,形成上部台阶槽,所述上部台阶槽呈环绕状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段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朝上布置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具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下部段自上而下穿入所述连接孔,所述下部段与连接片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段的底部面与连接片的下表面之间呈对齐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上部径向朝外凹陷,形成下部台阶槽,所述下部台阶槽呈环绕状布置;所述中部段的底部嵌入在所述下部台阶槽中,所述下部段嵌入在连接孔的下部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与顶盖片的下表面之间具有密封间隔,所述密封间隔中布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极柱的外周布置,所述密封圈被夹持固定在密封间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间隔中还布设有下塑胶件,所述下塑胶件环绕密封圈的外周布置,所述下塑胶件被夹持固定在密封间隔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具有环绕状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围合形成所述安装孔,所述极柱的外周与所述安装壁之间具有环形间隔,所述密封圈的顶部朝向环形间隔延伸,形成上环圈,所述上环圈嵌入所述环形间隔中,且被夹持固定在极柱与顶盖片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连接孔呈间隔布置,所述下塑胶件的底部具有朝下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胶件的外周朝上延伸形成上延环,所述上延环沿着上塑胶件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上延环包围形成安装区域;所述极块的底部抵压在上延环上,且所述极块的底部具有朝下凸起并嵌入至安装区域中的下凸部,所述下凸部配合安装在安装区域中防止所述极块易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所述顶盖片上设有供极柱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穿设有极柱,所述极柱的上部显露在顶盖片的上方;所述极柱的上部的外周设有极块,所述极块与顶盖片之间设有上塑胶件,所述上塑胶件被夹持固定在极块与顶盖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呈柱状,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极柱包括径向朝外扩展的上部段、中部段以及径向朝内收缩下部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块的中部具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供极柱的上部穿过,所述贯穿孔的上部径向朝外凹陷,形成上部台阶槽,所述上部台阶槽呈环绕状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段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朝上布置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具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下部段自上而下穿入所述连接孔,所述下部段与连接片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段的底部面与连接片的下表面之间呈对齐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上部径向朝外凹陷,形成下部台阶槽,所述下部台阶槽呈环绕状布置;所述中部段的底部嵌入在所述下部台阶槽中,所述下部段嵌入在连接孔的下部中。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生李华覃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瑞德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