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高层建筑减震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对于高烈度区(大于等于8度)、高层高(大于等于10米)的建筑框架结构,由于地震作用较大,建筑结构侧向刚度不足,通过采用减震设计的方法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附加阻尼比降低地震作用,且拥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2、目前对于高层高框架建筑一般采用墙式连接的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是否能够取得理想的减震效果取决于附加阻尼比,而附加阻尼比与阻尼器的变形有关。现有技术中,更多是关注子结构变形与阻尼器变形的关系,对于支撑(悬臂墙)的刚度与阻尼器效率的关系研究较少。《抗震规范》也仅给出了线性阻尼器面内支撑刚度与线性阻尼系数之比的下限取值,对于非线性阻尼器面内、面外刚度取值未进行考虑,不考虑此因素会造成减震设计不安全。现行设计软件,对于上、下悬臂墙,现行软件仅考虑其平面内的相互作用,对其平面外其连接是自由,故无法得出悬臂墙的面外内力,若上、下连接墙变形差异较大时,会造成连接阻尼器的连接板平面外受弯破坏。
3、此外,虽然传统抗震结构和消能减震结构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阻尼器参数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结构在大震时对应的目标连接墙厚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阻尼器参数对所述初始连接墙厚度进行迭代优化,确定优化连接墙厚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所述第一最大阻尼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阻尼器参数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结构在大震时对应的目标连接墙厚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阻尼器参数对所述初始连接墙厚度进行迭代优化,确定优化连接墙厚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所述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以及第二最大阻尼器行程对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进行减震,包括: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斌,张琳,储倩,陈诗学,王泽华,刘乐,曾圳杰,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