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基坑支护,适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隧道工程及其他建(构)筑物设计施工。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隧道工程及其他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中,基坑支护往往需要设置内支撑体系,基坑内支撑体系在基坑开挖深度较深的情况下,通常需增加内支撑,以保证支护体系的结构稳定。但是,在大面积基坑中,增加对撑会产生大量临时性结构材料废弃,必然会提高工程成本;同时,增加内撑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开挖工作面,影响基坑开挖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相关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既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又避免在基坑内使用大量内支撑杆件,保证基坑中具有较大的挖土空间,还具有整体可拆卸、可复用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包括:
4、基坑围护结构件,所述基坑围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围护结构件包括支护墙体或支护桩体形式的围护结构,一个所述冠梁和若干个所述围檩梁与所述围护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支护墙体采用装配式地下连续墙,所述支护桩体采用钢板桩或预制混凝土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锚固件包括多个沿所述基坑长度方向和深度方向同时均布排列的可回收预应力拉杆,所述可拆卸预应力锚杆的一端通过锚固钢管固定于岩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围护结构件包括支护墙体或支护桩体形式的围护结构,一个所述冠梁和若干个所述围檩梁与所述围护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支护墙体采用装配式地下连续墙,所述支护桩体采用钢板桩或预制混凝土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锚固件包括多个沿所述基坑长度方向和深度方向同时均布排列的可回收预应力拉杆,所述可拆卸预应力锚杆的一端通过锚固钢管固定于岩土体中,其另一端通过锚头锁定在所述围檩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管包括钢管主体及设置在所述钢管主体上的开槽和拆卸锁止键,所述可回收预应力拉杆的端部转动设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穿过所述开槽并于所述钢管主体内部通过所述拆卸锁止键约束相对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平行于所述钢管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可接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开槽的长度,所述拆卸锁止键固定在所述钢管主体的内壁上且垂直于其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拆卸锁止键沿所述开槽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在宽度方向上交错排列,同时两个所述拆卸锁止键均与横置后的所述卡接板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基坑中无内撑的装配式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主体内部的若干个加劲板,所述加劲板固定连接在设有所述开槽的钢管主体内壁上,并且沿所述开槽的长度方向两侧对称分布。
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卓华,任宝双,郁志伟,郑永飞,孙瑜,赵义鹏,毛五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