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37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8
本技术提供一种杯子,由于包括:杯体,杯体具有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一容纳开口,第一容纳腔与第一容纳开口连通,第一容纳腔由杯体的侧壁围绕形成;杯体的侧壁具有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控制主板;发热装置,发热装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发热装置与杯体连接,用以加热杯体内的液体;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第一显示单元设于杯体的第一侧,第二显示单元设于杯体的第二侧,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均用以显示杯体内的液体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子


技术介绍

1、咖啡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因性味辛香芳醇,刺激中枢神经,使人头脑清醒,反应活泼灵敏,思考能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提高工作效率,深受上班族的喜爱。日常生活中通常将咖啡煮好后倒入杯子或直接使用速溶咖啡在杯子中冲制后饮用,为了保证其饮用口感,咖啡必需保持适当的温度,温度过高不宜饮用,温度过低口感不佳。因此,市面上急需提供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杯子,以将咖啡加热到适合的温度,以保证咖啡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杯子,包括:

2、杯体,所述杯体具有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一容纳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由所述杯体的侧壁围绕形成;所述杯体的所述侧壁具有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

3、控制主板;

4、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发热装置与所述杯体连接,用以加热所述杯体内的液体;

5、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于所述杯体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于所述杯体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均用以显示所述杯体内的液体温度。

6、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杯体还包括容纳部分以及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容纳部分的底部连接;所述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片以及电池,所述电池以及所述显示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发热片的一侧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发热片的另一侧与所述杯体的底部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以及安装支架,所述下壳具有第二容纳开口,所述安装支架经所述第二容纳开口置入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安装支架的下侧与所述下壳连接,所述发热片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上侧,当所述容纳部分与所述壳体连接时,所述安装支架将所述发热片压紧于所述容纳部分的底部。

8、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隔热棉,且所述隔热棉设于所述发热片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9、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壳体还包括上壳,所述上壳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且所述上壳用以盖合于所述第二容纳开口。

10、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二容纳开口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件,当所述上壳用以盖合于所述第二容纳开口时,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二容纳开口将硅胶密封件挤压。

11、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安装柱与所述下壳连接。

12、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13、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杯垫,所述杯垫具有第一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发热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主板、所述电池、所述发热片以及所述显示装置均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电连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14、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杯体的所述侧壁包括内侧壁以及外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边缘与所述外侧壁的上边缘相连接,且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存有间隙。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杯子,由于包括:杯体,杯体具有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一容纳开口,第一容纳腔与第一容纳开口连通,第一容纳腔由杯体的侧壁围绕形成;杯体的侧壁具有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控制主板;发热装置,发热装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发热装置与杯体连接,用以加热杯体内的液体;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第一显示单元设于杯体的第一侧,第二显示单元设于杯体的第二侧,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均用以显示杯体内的液体温度,使得发热装置可给杯体内的液体加热,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发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值,以便于用户得知杯体内的液体的实时温度值,判断当前液体的温度是否是想要饮用的温度,以便于用户选择是否继续或停止加热。并且由于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杯体的侧壁的第一侧,第二显示单元设置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让左撇子与右撇子用户都可以更好的使用这个产品,而不会因为不同手使用情况下,导致无法查看到显示装置显示的温度值,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还包括容纳部分(14)以及壳体(5),所述壳体(5)与所述容纳部分(14)的底部连接;所述壳体(5)具有第二容纳腔(53),所述发热装置(3)包括发热片(31)以及电池(32),所述电池(32)以及所述显示装置(4)均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53)内;所述发热片(31)的一侧与所述壳体(5)连接,所述发热片(31)的另一侧与所述杯体(1)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包括下壳(51)以及安装支架(52),所述下壳(51)具有第二容纳开口(511),所述安装支架(52)经所述第二容纳开口(511)置入于所述第二容纳腔(53)内,且所述安装支架(52)的下侧与所述下壳(51)连接,所述发热片(31)设于所述安装支架(52)的上侧,当所述容纳部分(14)与所述壳体(5)连接时,所述安装支架(52)将所述发热片(31)压紧于所述容纳部分(1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52)具有安装槽(521),所述安装槽(521)内设置有隔热棉(522),且所述隔热棉(522)设于所述发热片(31)与所述安装支架(5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还包括上壳(54),所述上壳(54)与所述安装支架(52)连接,且所述上壳(54)用以盖合于所述第二容纳开口(5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54)与所述第二容纳开口(511)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件(6),当所述上壳(54)用以盖合于所述第二容纳开口(511)时,所述上壳(54)与所述第二容纳开口(511)将硅胶密封件(6)挤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52)具有安装柱(5211),所述安装支架(52)通过所述安装柱(5211)与所述下壳(5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2)与所述安装支架(5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垫(7),所述杯垫(7)具有第一电源输入端(71)以及第一电源输出端(72),所述发热装置(3)还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33),所述控制主板(2)、所述电池(32)、所述发热片(31)以及所述显示装置(4)均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33)电连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33)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72)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所述侧壁(13)包括内侧壁(133)以及外侧壁(134),所述内侧壁(133)上边缘与所述外侧壁(134)的上边缘相连接,且所述内侧壁(133)与所述外侧壁(134)之间存有间隙(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还包括容纳部分(14)以及壳体(5),所述壳体(5)与所述容纳部分(14)的底部连接;所述壳体(5)具有第二容纳腔(53),所述发热装置(3)包括发热片(31)以及电池(32),所述电池(32)以及所述显示装置(4)均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53)内;所述发热片(31)的一侧与所述壳体(5)连接,所述发热片(31)的另一侧与所述杯体(1)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包括下壳(51)以及安装支架(52),所述下壳(51)具有第二容纳开口(511),所述安装支架(52)经所述第二容纳开口(511)置入于所述第二容纳腔(53)内,且所述安装支架(52)的下侧与所述下壳(51)连接,所述发热片(31)设于所述安装支架(52)的上侧,当所述容纳部分(14)与所述壳体(5)连接时,所述安装支架(52)将所述发热片(31)压紧于所述容纳部分(1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52)具有安装槽(521),所述安装槽(521)内设置有隔热棉(522),且所述隔热棉(522)设于所述发热片(31)与所述安装支架(5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还包括上壳(54),所述上壳(54)与所述安装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达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蓄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