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28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装置及空调器。一种减振装置,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管路的振动加速度;控制器,控制器与传感器通信连接;一个或多个的减振组件,减振组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本技术的减振装置减缓空调的室外机管路的振动,有效改善空调外机管路因运行应力导致的管路振动过大噪音或者断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空调的使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空调的室外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传递至管路,使部分管路运行应力过大,造成管路疲劳断裂或噪音超标的现象,影响用户体验。为了保证空调的运行稳定性和个部件的使用寿命,需要将上述管路的振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目前,常用的减振方式主要包括对管路施加约束来进行管路固定,或在管路上增加配重块,来改变管路的振动频率。虽然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振动频率,但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减缓空调的室外机管路的振动,有效改善空调外机管路因运行应力导致的管路振动过大噪音或者断裂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及空调器,减小管路系统运行应力及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3、为此,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

4、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5、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装置,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管路的振动加速度;控制器,控制器与传感器通信连接;一个或多个的减振组件,减振组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6、现有技术中,有关减振装置的传感器,通常根据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来传递信号,以此控制减振组件减缓振动,这种工作方式的减振装置可能会出现减振信号延迟、减振手段不及时等情况。本技术通过设置传感器实时检测管路的振动加速度,将检测到的振动加速度传递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收到信号后控制与其通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的减振组件,实现了实时减缓空调的室外机管路的振动,减振手段更加高效、精准,以此将管路的振动幅度和频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减振组件,第一减振组件用于沿第一方向为管路供应减振动力;第二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用于沿第二方向为管路供应减振动力;其中,传感器用于分别检测管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第一减振组件和第二减振组件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

8、本技术通过减振组件设置第一减振组件和第二减振组件,分别为管路供应减振应力,保证了管路在至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组成的平面上,通过传感器检测到振动加速度,控制器接收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对管路在此平面上的振动应力有效缓解。

9、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减振装置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0、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间接确立了第一减振组件和第二减振组件的位置关系,便于传感器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加速度的实时检测,以及简化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1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减振组件还包括:第三减振组件,第三减振组件用于沿第三方向为管路供应减振动力;其中,传感器还用于检测管路沿第三方向的振动加速度;第三减振组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第三方向、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分别相互垂直。

1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减振组件,向管路供应沿第三方向的减振动力,且第三方向、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分别相互垂直,首先间接确立了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以及第三减振组件对应的位置关系,便于传感器对于管道三维空间方向加速度的实时检测,方便控制器控制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以及第三减振组件。

13、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减振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六面体形状;其中,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减振组件分设于外壳的前后两侧壁,数量为两个的第二减振组件分设于外壳的左右两侧壁,数量为两个的第三减振组件分设于外壳的上下两侧壁。

14、本技术通过设置减振装置具有六面体形状的外壳,并将数量为两个的减振组件分别设于外壳的前后、左右、上下两侧壁,保护减振组件,又便于减振装置在减缓管路振动时更加准确、有效。

15、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传感器和控制器分别设于外壳上。

16、本技术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设置于外壳上,使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加速度为减振装置处的振动加速度,尤其当减振装置的减振组件工作时,管路的振动加速度与减振组件运行的加速度相互作用,此时位于外壳上的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更加精准,避免了因检测位置不同导致的振动加速度信息差而带来过度减振的副作用,从而提高对管路减振装置的控制精度,同时简化减振装置,便于用户维护减振装置。

1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减振装置的外壳,任一相对两侧壁对称设有供管路贯穿的通孔,以使得减振装置通过通孔贯穿连接于管路。

18、本技术通过在外壳的任一相对两侧壁对称设置供管路贯穿的通孔,将减振装置设置于管路上,安装简单。

19、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减振组件的结构包括:电机,电机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平衡杆,平衡杆贯穿连接于电机,以使得电机驱动平衡杆旋转。

20、本技术通过将平衡杆贯穿连接于电机,电机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电机驱动平衡杆旋转来控制减振装置产生与管道相反方向的振动,以此抵消管道的振动应力。

2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减振组件的结构还包括:配重块,配重块滑动连接于平衡杆;其中,数量为偶数个的配重块对称地设于电机的相对两侧。

22、本技术通过在减振组件的平衡杆上滑动连接配重块,调整平衡杆的转动加速度,并在电机两侧对称地设置配重块,均衡控制电机两侧平衡杆的转动加速度,精准的抵消减振装置所处管道的振动加速度。

23、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空调器本体设有室外机,室外机与空调器本体通过管路连接;减振装置,减振装置用于供空调室外机的管路减缓振动。

24、本技术通过将任意数量的减振装置设置在空调器室外机的任意位置,使空调器室外机的运行更平稳,避免了空调室外机运行时带动管路产生的振动应力,使空调器室外机及管路的寿命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100)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管路,所述减振装置(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1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13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10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10)和所述控制器(120)分别设于所述外壳(140)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40)的任一相对两侧壁对称设有供所述管路贯穿的通孔,以使得所述减振装置(100)通过所述通孔贯穿连接于所述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减振组件(130)的结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减振组件(130)的结构还包括: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100)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管路,所述减振装置(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1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13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10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彦达李松吴佳钉孙品品赵天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