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植固定器械及其使用方法、移植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828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植固定器械,包括:支架,支架包括伞骨部及伞柄部;伞骨部由多个柔性伞骨交叉弯曲形成,多个柔性伞骨围合以在伞骨部的内侧形成可收纳消化道上皮的组织凹面;伞柄部的一端与伞骨部的内侧在多个柔性伞骨的交叉位置处可转动连接,伞柄部可贯穿消化道上皮;支架输送器,支架输送器可将支架输送至预定移植面;支架输送器包括牵引钢丝部、柔性管体部及操作部;牵引钢丝部的一端与伞骨部的外侧可分离连接,牵引钢丝部的另一端与操作部连接;柔性管体部可穿过内窥镜的器械通道,柔性管体部形成有管内腔,牵引钢丝部延伸设置在管内腔;操作部可控制牵引钢丝部在管内腔前后移动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移植固定器械及其使用方法、移植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1、消化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早期消化道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esd能够对大面积的病变进行一次性整块切除,能提供准确的病理分期,并且使术后局部复发率更低。

2、消化道狭窄是es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粘膜缺损大于四分之三(3/4)环周、切除纵向长度大于5cm是术后消化道狭窄的高危因素。例如,术后创面瘢痕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消化道的管腔直径变小,影响消化道内容物正常通过,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因此,临床实践中,消化道大面积esd术后通常会对患者采取狭窄预防措施。

3、现有技术中,处理esd术后狭窄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1)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但长期应用容易产生全身性的不良反应;(2)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3)单纯内镜治疗方法(支架、扩张、放射状切开),短期内明显减轻狭窄症状,但易反复且支架移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较多,反复治疗成本较高;(4)组织工程方法,细胞的治疗应用少,成本高。总体上,现有技术针对e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部的外侧设置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为具有开口端的开环孔;所述牵引钢丝部的一端设置卡接栓,所述卡接栓与所述开环孔可分离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操作手柄及推拉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安装器,所述支架安装器包括直筒段及锥形筒段,所述锥形筒段从靠近所述直筒段的一端逐渐扩径延伸形成,所述直筒段及所述锥形筒段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内腔及第二安装内腔,所述第一安装内腔及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部的外侧设置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为具有开口端的开环孔;所述牵引钢丝部的一端设置卡接栓,所述卡接栓与所述开环孔可分离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操作手柄及推拉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安装器,所述支架安装器包括直筒段及锥形筒段,所述锥形筒段从靠近所述直筒段的一端逐渐扩径延伸形成,所述直筒段及所述锥形筒段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内腔及第二安装内腔,所述第一安装内腔及所述第二安装内腔相互连通,所述支架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内腔及所述第二安装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伞骨由一体形成且呈弧形弯曲,多个所述柔性伞骨在中央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伞骨的两端向内弯曲形成倒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伞骨包括第一柔性半伞骨和第二柔性半伞骨,所述第一柔性半伞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半伞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半伞骨和所述第二柔性半伞骨均呈弧形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半伞骨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柔性半伞骨的另一端分别向内弯曲形成倒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移植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伞骨由形状记忆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本松林新林徐美东沈笠王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