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22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技术公开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包括水产养殖的养殖箱以及用于对养殖箱进行排灌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开设于养殖箱一侧用来提供水产养殖活动空间的养殖腔、开设于养殖箱另一侧用于污水净化的净化腔、设于养殖腔内侧中下部用来过滤残渣和水产粪便的网格板以及设于养殖腔一侧的抽水管,本技术通过养殖箱、网格板、喷头以及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进行多重过滤净化,同时吸附腔中的活性炭对污水进行吸附净化,解决了现有设备进行排灌操作时不能够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不能够将水资源进行重复循环利用,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不能够便捷的对设备底部进行清理,导致水体浑浊对水产的成活率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


技术介绍

1、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和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一般水产养殖箱的结构都很简单,不能够对水资源进行过滤重复使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现有设备进行排灌操作时不能够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不能够将水资源进行重复循环利用,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不能够便捷的对设备底部进行清理,导致水体浑浊对水产的成活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包括水产养殖的养殖箱以及用于对养殖箱进行排灌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开设于养殖箱一侧用来提供水产养殖活动空间的养殖腔、开设于养殖箱另一侧用于污水净化的净化腔、设于养殖腔内侧中下部用来过滤残渣和水产粪便的网格板、设于养殖腔一侧的抽水管、设于净化腔内侧用来支撑的两个固定板、设于净化腔底部的第一水泵、设于第一水泵一侧的供水管、设于固定板顶部且靠近净化腔内侧顶部的第二水泵、设于第二水泵一侧的导水管、设于第二水泵另一侧用来向养殖腔供水的排水管、设于排水管底部均匀排列的多个喷头、设于净化腔另一侧用来排污的排污管、设于净化腔另一侧中上部用来供水的进水管、设于净化腔另一侧中下部用来换水的出水管、设于另一个固定板顶部且位于净化腔中下部用来净化的过滤架、设于过滤架内侧用于污水净化的第一过滤板、设于过滤架内侧且位于第一过滤板一侧的吸附架、开设于吸附架内侧且填充有活性炭的吸附腔以及设于过滤架内侧且位于吸附架顶部的第二过滤板;

3、所述抽水管与净化腔底部连通,所述进水管贯穿固定板且与净化腔连通,所述出水管位置低于过滤架,所述排水管与养殖腔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养殖腔内侧设有用来带动的螺杆,所述养殖箱一侧且位于螺杆一端设有电机,所述螺杆外侧套设有用来移动的带动条,所述带动条顶部设有第一清理刷,所述带动条底部设有用来支撑均匀排列的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部设有用来清理的第二清理刷,所述螺杆与养殖箱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贯穿与带动条且与其螺接。

5、优选的,所述养殖腔内侧且位于螺杆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带动条且与其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吸附腔内侧设有两组均匀排列的多个导流板,两组所述导流板错位排列。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一侧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一过滤槽,所述过滤槽截面为梯形。

8、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两侧分别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过滤槽,所述第二过滤槽截面为弧形,所述第二过滤槽交替排列。

9、优选的,所述养殖腔底部且位于抽水管外侧设有用来过滤的过滤网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通过养殖箱、养殖腔、净化腔、网格板、抽水管、固定板、第一水泵、供水管、第二水泵、导水管、排水管、喷头、排污管、进水管、出水管、过滤架、第一过滤板、吸附架、吸附腔以及第二过滤板,抽水管与净化腔底部连通,进水管贯穿固定板且与净化腔连通,出水管位置低于过滤架,排水管与养殖腔固定连接,网格板能够将养殖腔进行分区,使网格板将水产与残渣或粪便进行分隔,使残渣或者粪便经网格板下落至养殖腔底部,以保持水产生长环境的洁净度,进水管能够向净化腔内进行供水,第二水泵能够通过导水管向排水管进行供水,然后水流经排水管底部的多个喷头对养殖腔进行喷水,第一水泵能够通过抽水管向供水管进行抽水,抽水管将污水抽入净化腔内,然后经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进行多重过滤净化,同时吸附架内侧吸附腔中的活性炭对污水进行吸附净化,能够使水体进行循环利用,避免污水直接排出造成浪费,排污管能够对养殖腔底部污物和残渣进行排出,出水管能够将净化腔内过滤后的污水和杂质进行排出,避免净化腔内污浊程度增加。

12、本技术通过螺杆、电机、带动条、第一清理刷、固定杆以及第二清理刷,螺杆与养殖箱转动连接,螺杆贯穿与带动条且与其螺接,电机能够带动螺杆进行正反向转动,能够使螺杆带动带动条进行往复转动,带动条能够通过固定杆带动第二清理刷进行移动,从而使往复条带动第一清理刷和第二清理刷对养殖腔底部和网格板同时进行清理,避免养殖腔底部的残渣或者粪便对水产的生长环境造成影响,提高水产的成活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包括水产养殖的养殖箱(1)以及用于对养殖箱(1)进行排灌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开设于养殖箱(1)一侧用来提供水产养殖活动空间的养殖腔(101)、开设于养殖箱(1)另一侧用于污水净化的净化腔(102)、设于养殖腔(101)内侧中下部用来过滤残渣和水产粪便的网格板(103)、设于养殖腔(101)一侧的抽水管(11)、设于净化腔(102)内侧用来支撑的两个固定板(12)、设于净化腔(102)底部的第一水泵(13)、设于第一水泵(13)一侧的供水管(14)、设于固定板(12)顶部且靠近净化腔(102)内侧顶部的第二水泵(15)、设于第二水泵(15)一侧的导水管(16)、设于第二水泵(15)另一侧用来向养殖腔(101)供水的排水管(17)、设于排水管(17)底部均匀排列的多个喷头(18)、设于净化腔(102)另一侧用来排污的排污管(19)、设于净化腔(102)另一侧中上部用来供水的进水管(20)、设于净化腔(102)另一侧中下部用来换水的出水管(21)、设于另一个固定板(12)顶部且位于净化腔(102)中下部用来净化的过滤架(22)、设于过滤架(22)内侧用于污水净化的第一过滤板(23)、设于过滤架(22)内侧且位于第一过滤板(23)一侧的吸附架(24)、开设于吸附架(24)内侧且填充有活性炭的吸附腔(25)以及设于过滤架(22)内侧且位于吸附架(24)顶部的第二过滤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腔(101)内侧设有用来带动的螺杆(27),所述养殖箱(1)一侧且位于螺杆(27)一端设有电机(28),所述螺杆(27)外侧套设有用来移动的带动条(29),所述带动条(29)顶部设有第一清理刷(30),所述带动条(29)底部设有用来支撑均匀排列的多个固定杆(31),所述固定杆(31)底部设有用来清理的第二清理刷(32),所述螺杆(27)与养殖箱(1)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7)贯穿与带动条(29)且与其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腔(101)内侧且位于螺杆(27)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限位杆(33),所述限位杆(33)贯穿带动条(29)且与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25)内侧设有两组均匀排列的多个导流板(34),两组所述导流板(34)错位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23)一侧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一过滤槽(231),所述过滤槽截面为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26)两侧分别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过滤槽(261),所述第二过滤槽(261)截面为弧形,所述第二过滤槽(261)交替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腔(101)底部且位于抽水管(11)外侧设有用来过滤的过滤网板(3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包括水产养殖的养殖箱(1)以及用于对养殖箱(1)进行排灌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开设于养殖箱(1)一侧用来提供水产养殖活动空间的养殖腔(101)、开设于养殖箱(1)另一侧用于污水净化的净化腔(102)、设于养殖腔(101)内侧中下部用来过滤残渣和水产粪便的网格板(103)、设于养殖腔(101)一侧的抽水管(11)、设于净化腔(102)内侧用来支撑的两个固定板(12)、设于净化腔(102)底部的第一水泵(13)、设于第一水泵(13)一侧的供水管(14)、设于固定板(12)顶部且靠近净化腔(102)内侧顶部的第二水泵(15)、设于第二水泵(15)一侧的导水管(16)、设于第二水泵(15)另一侧用来向养殖腔(101)供水的排水管(17)、设于排水管(17)底部均匀排列的多个喷头(18)、设于净化腔(102)另一侧用来排污的排污管(19)、设于净化腔(102)另一侧中上部用来供水的进水管(20)、设于净化腔(102)另一侧中下部用来换水的出水管(21)、设于另一个固定板(12)顶部且位于净化腔(102)中下部用来净化的过滤架(22)、设于过滤架(22)内侧用于污水净化的第一过滤板(23)、设于过滤架(22)内侧且位于第一过滤板(23)一侧的吸附架(24)、开设于吸附架(24)内侧且填充有活性炭的吸附腔(25)以及设于过滤架(22)内侧且位于吸附架(24)顶部的第二过滤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鸽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鑫惠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