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18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包含主动端、从动端、尾座;主动端包含第一圆盘、第一环形磁铁组,第一圆盘中心贯穿设置有主动轴孔,第一环形磁铁组包含若干第一扇形磁铁和第二扇形磁铁,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极性相反;从动端包含第二圆盘、第二环形磁铁组,第二圆盘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一从动轴孔,第二环形磁铁组包含若干第三扇形磁铁和第四扇形磁铁,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极性相反;尾座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二从动轴孔,第二圆盘底部设置有若干导向柱,尾座顶部设置有导向孔,尾座顶端分布有若干强磁铁,减少磁铁使用量,降低材料成本,可以在扭矩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分离,避免驱动源过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尤指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


技术介绍

1、联轴器是指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不脱开的一种装置。而磁力传动联轴器则属于非接触式的联轴器,它一般由内外2个磁体组成,中间由隔离罩将2个磁体分开,内磁体与被传动件相连,外磁体与动力件相连。磁力传动联轴器除了具有弹性联轴器缓冲吸振的功能外,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打破传统联轴器的结构形式,采用全新的磁耦合原理,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不通过直接接触便能进行力与力矩的传递,并可将动密封化为静密封,实现零泄漏,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对泄漏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市面上的磁吸式联轴器都是非接触式的,需要使用到较多的磁铁,并且要求磁铁的磁性较强,增加了材料成本,另外,当回转件由于被卡住而出现扭矩不足的情况时,联轴器只能打滑且没有自动脱离功能,容易造成驱动电机过载或烧损的情况,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另外,由于联轴器两端为非接触式,即两端之间存在缝隙,联轴器组装时存在夹上手指的风险,并且联轴器两端对吸时回转件侧主轴和动力源侧主轴都会受到向联轴器中心侧的轴向力,因此回转件侧主轴、动力源侧主轴上都需要额外增加负载避免联轴器两端接触,增加了设备成本和结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减少磁铁使用量,降低材料成本,可以在扭矩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分离,避免驱动源过载。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要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包含主动端、从动端、尾座;主动端包含第一圆盘、设置于第一圆盘底端侧的第一环形磁铁组,第一圆盘中心贯穿设置有主动轴孔,第一环形磁铁组包含若干呈环形阵列交替设置的第一扇形磁铁和第二扇形磁铁,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盘底端,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极性相反;从动端包含第二圆盘、设置于第二圆盘顶端侧的第二环形磁铁组,第二圆盘为导磁金属,第二圆盘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一从动轴孔,第二环形磁铁组包含若干呈环形阵列交替设置的第三扇形磁铁和第四扇形磁铁,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固定连接在第二圆盘顶端,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极性相反;尾座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二从动轴孔,第二圆盘底部设置有若干导向柱,尾座顶部设置有与导向柱对应设置的导向孔,导向柱活动设置于导向孔中,尾座顶端分布有若干强磁铁。

3、优选地,第一圆盘底端设置有与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内沿匹配的第一限位柱,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内沿与第一限位柱外沿邻接,相邻两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拼合连接,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第一限位柱外侧端面平齐;第二圆盘顶端设置有与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内沿匹配的第二限位柱,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内沿与第二限位柱外沿邻接,相邻两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拼合连接,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第二限位柱外侧端面平齐。

4、优选地,尾座顶部设置有与强磁铁匹配的容纳槽,强磁铁设置于容纳槽中。

5、优选地,还包含防护套,第一圆盘底端、第二圆盘顶端分别设置有与防护套内径匹配的第一限位盘、第二限位盘,第一限位盘、第二限位盘活动设置于防护套内部,防护套两端内沿均弯折设置有环形限位部。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将回转件侧的转轴连接在第一从动轴孔、第二从动轴孔之间,将驱动源侧的转轴连接在主动轴孔上,第一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与第三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磁极相反,第二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与第四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磁极相反,初始时,从动端在强磁铁的磁力作用下被吸附在尾座侧;当需要将回转件侧的转轴和驱动源侧的转轴联接起来时,先转动主动端以让各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分别与从动端侧的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对位,再将第二圆盘推向第一圆盘侧,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将分别与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产生吸引力,从动端将与尾座分离并向主动端侧靠近,从动端将吸附在主动端上,导向柱将沿着导向孔移动,从而实现了回转件侧的转轴和驱动源侧的转轴的联接,驱动源工作时即可带动回转件旋转;当回转件扭矩不足导致转速降低或卡死的情况时,负载扭矩超过设定值,主动端和从动端发生打滑且没有同步转动,各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分别与相应的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发生错位,导致主动端和从动端侧同极的磁铁相向并产生斥力,从而将从动端推向尾座侧,从动端向尾座侧靠近时在强磁铁的磁力作用下被尾座吸附住,实现了从动端和主动端的脱离,从而将施加在回转件上的动力切断,避免驱动源过载和烧损,对驱动源和回转件起到保护作用,起到了离合的作用,通过让主动端、从动端侧磁铁直接接触,可以减少磁铁的用量,无需使用到磁性特别强的磁铁,降低了材料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主动端、从动端、尾座;所述主动端包含第一圆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盘底端侧的第一环形磁铁组,所述第一圆盘中心贯穿设置有主动轴孔,所述第一环形磁铁组包含若干呈环形阵列交替设置的第一扇形磁铁和第二扇形磁铁,所述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圆盘底端,所述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极性相反;所述从动端包含第二圆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盘顶端侧的第二环形磁铁组,所述第二圆盘为导磁金属,所述第二圆盘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一从动轴孔,所述第二环形磁铁组包含若干呈环形阵列交替设置的第三扇形磁铁和第四扇形磁铁,所述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圆盘顶端,所述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极性相反;所述尾座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二从动轴孔,所述第二圆盘底部设置有若干导向柱,所述尾座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尾座顶端分布有若干强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内沿匹配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内沿与所述第一限位柱外沿邻接,相邻两所述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拼合连接,所述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第一限位柱外侧端面平齐;所述第二圆盘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内沿匹配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内沿与所述第二限位柱外沿邻接,相邻两所述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拼合连接,所述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第二限位柱外侧端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强磁铁匹配的容纳槽,所述强磁铁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防护套,所述第一圆盘底端、第二圆盘顶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防护套内径匹配的第一限位盘、第二限位盘,所述第一限位盘、第二限位盘活动设置于所述防护套内部,所述防护套两端内沿均弯折设置有环形限位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主动端、从动端、尾座;所述主动端包含第一圆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盘底端侧的第一环形磁铁组,所述第一圆盘中心贯穿设置有主动轴孔,所述第一环形磁铁组包含若干呈环形阵列交替设置的第一扇形磁铁和第二扇形磁铁,所述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圆盘底端,所述第一扇形磁铁、第二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极性相反;所述从动端包含第二圆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盘顶端侧的第二环形磁铁组,所述第二圆盘为导磁金属,所述第二圆盘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一从动轴孔,所述第二环形磁铁组包含若干呈环形阵列交替设置的第三扇形磁铁和第四扇形磁铁,所述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圆盘顶端,所述第三扇形磁铁、第四扇形磁铁的外侧端面极性相反;所述尾座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二从动轴孔,所述第二圆盘底部设置有若干导向柱,所述尾座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尾座顶端分布有若干强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型磁吸式联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华詹义恒张金塔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三恩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