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7729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在所述承台的顶面上设有转体结构,所述转体结构环绕墩柱外圈设置,在所述转体结构上设有至少一对支撑脚,一对支撑脚相向对称设置,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固定于转体结构上并可跟随转体结构旋转,所述支撑脚与墩柱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转体结构和支撑脚组成的转体系统可辅助老、危斜拉桥进行平直转体,也可辅助新建斜拉桥进行平直转体,在转体前墩柱与承台处于断开状态,转体结构可带动支撑脚、墩柱和主梁进行转体,而且该转体系统最大限度了保持了桥梁上部结构、主梁的原有受力分布,主梁的原有受力点并未变动,使得老桥、危桥的主梁不至于在后续的平直转体过程中因受力发生变化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专用于架设或装配桥梁的方法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


技术介绍

1、斜拉桥(cable-stayed bridge)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2、斜拉桥是将梁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柱上的桥。它由梁、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组成。斜拉桥是一种自锚式体系,斜拉索的水平力由梁承受。梁除了支承在墩台上外,还支承在由塔柱引出的斜拉索上。

3、为了使桥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环境等条件制约,减少对环境和道路交通的影响,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目前桥梁的施工常常采用转体法进行施工。转体法已成为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在上跨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铁路营业线行车安全,会采用转体法进行桥梁转体施工,可以使桥梁建设过程中不对列车通行造成影响;又如,在水域桥梁施工中,为了避免长期施工影响航道正常运行,会采用转体法进行桥梁转体施工。

4、另外,涉及到老桥、危桥的拆除方案,也需考虑其本身的特点,一些老桥、危桥属于已经严重缺损、不能正常使用的桥梁,其桥面的承载强度低,且承载结构具有不确定性,难以确定桥面重心和承力点。目前老桥、危桥的拆除方案具有以下三种:

5、1、采用传统的桥面吊机逐段拆除方案,其技术成熟,但航道范围内具有众多节段需要拆除,临时封航次数多,桥面吊机拆除具有连续性,拆除周期长,桥面吊机前支点受力大,对桥体主梁强度要求高,对于危桥来说,拆除前需要对主梁进行加强,而且,危桥本身承载结构具有不确定性,加强点难以确定,若扩大加强范围,则成本大幅升高;

6、2、采用船舶大节段拆除方法,其虽然拆除速度快,但拆除期间需中断航道,单次封航时间长,若水域的平潮时间短,涨落潮对船机实时调平要求高,工序繁琐,衔接要求高,控制难度大,风险高;

7、3、采用转体法拆除,针对老桥、危桥,主梁承受集中荷载很大,而且由于主梁的承载结构、受力点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主梁的受力点不易变动,目前常用的转体方案不适用。

8、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2、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在承台的顶面上设有转体结构,所述转体结构环绕墩柱外圈设置,在所述转体结构上设有至少一对支撑脚,一对支撑脚相向对称设置,所述支撑脚的底部支撑于转体结构上并可相对转体结构旋转,所述支撑脚与墩柱固定连接。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所述支撑脚为弧形结构,所述支撑脚的内侧环抱于墩柱外壁与墩柱贴合且与墩柱固定连接。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所述转体结构包括有环形滑道和转体牵引系统,所述支撑脚的底座落于环形滑道上。

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所述转体牵引系统包括有牵引反力座和牵引索锚具,所述牵引反力座设置于承台上,所述牵引索锚具设置于支撑脚上。

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在所述转体结构外圈的承台上设有多个限位导墙。

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在所述承台的外圈设有围堰,所述围堰环形设置以将承台环绕在其内。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专利技术中,转体结构和支撑脚组成的转体系统可辅助老、危斜拉桥进行平直转体,在转体前将墩柱与承台断开,转体结构可带动支撑脚、墩柱、主梁和塔柱进行转体,该转体系统最大限度了保持了桥梁上部结构、主梁的原有受力分布,主梁的原有受力点并未变动,使得老桥、危桥的主梁不至于在后续的平直转体过程中因受力发生变化而产生安全隐患。

10、本专利技术中,转体结构和支撑脚组成的转体系统可辅助新建斜拉桥进行平直转体,在转体前将墩柱与承台处于断开状态,转体结构可带动支撑脚、墩柱和桥面进行转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承台(30)的顶面上设有转体结构(90),所述转体结构(90)环绕墩柱(40)外圈设置,在所述转体结构(90)上设有至少一对支撑脚(80),一对支撑脚(80)相向对称设置,所述支撑脚(80)的底部支撑于转体结构(90)上并可相对转体结构(90)旋转,所述支撑脚(80)与墩柱(4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80)为弧形结构,所述支撑脚(80)的内侧环抱于墩柱(40)外壁与墩柱(40)贴合且与墩柱(4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结构(90)包括有环形滑道和转体牵引系统(110),所述支撑脚(80)的底座落于环形滑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牵引系统(110)包括有牵引反力座和牵引索锚具,所述牵引反力座设置于承台(30)上,所述牵引索锚具设置于支撑脚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体结构(90)外圈的承台(30)上设有多个限位导墙(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台(30)的外圈设有围堰(20),所述围堰(20)环形设置以将承台(30)环绕在其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承台(30)的顶面上设有转体结构(90),所述转体结构(90)环绕墩柱(40)外圈设置,在所述转体结构(90)上设有至少一对支撑脚(80),一对支撑脚(80)相向对称设置,所述支撑脚(80)的底部支撑于转体结构(90)上并可相对转体结构(90)旋转,所述支撑脚(80)与墩柱(4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80)为弧形结构,所述支撑脚(80)的内侧环抱于墩柱(40)外壁与墩柱(40)贴合且与墩柱(4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冠楠刘炜吴健马水英黄开开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